跳转到主要内容

多伦多警官二级谋杀审判开庭

High profile trial can be a game changer for police officers facing charges

32岁的多伦多警官弗西洛因为射杀18岁青年雅丁而面对二级谋杀审判。据《多伦多星报》称,随着公众和司法机构进一步加强对警察执法行为的审视,同时公众视频也起到越来越关键的作用,这场备受瞩目的庭审将会对加国司法系统意义深远,并有可能改变因平民致死而面临指控的警官的命运。

James Forcillo, a 32-year-old cop, is facing a second degree murder trial in the death of 18-year-old Sammy Yatim. According to the Star article, amid a growing public and judicial scrutiny of the police actions, and with surveillance videos increasingly playing a vital role, the high-profile trial marks a historical moment in Canada, and can become a game changer for police officers facing charges in the death of civilians. 

 

(大中报泊然报道)32岁的多伦多警官弗西洛(James Forcillo)在1013穿过摄像机和记者的重重包围,进入多伦多市区法院最大的法庭,但这次他是以被告身份出庭接受谋杀审判。

 

从全国来看,当值警官被控二级谋杀罪的案例非常罕见,如果弗西洛因为在2013年射杀18岁青年雅丁Sammy Yatim)而被判罪成,他将成为多伦多警队有史以来首位因为开枪致死而被判犯有谋杀罪的当值警官。

 

庭审备受瞩目

弗西洛的谋杀审判备受各方关注,该案的审判结果将会具有里程碑意义。虽然由12人组成的陪审团只会对被告警官作出有罪或无罪裁决,但实际上他们也是在对一些更大的问题作出非正式决定。

 

多伦多大学犯罪学家沃特利(Scot Wortley)表示,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弗西洛并不是唯一受审的被告,他认为加国现行警察问责制的合法性,以及现行公民监督机制也都在面对审判。

 

2013727日凌晨时分,雅丁在Dundas St. W.街上的一辆街车里挥舞小刀将其他乘客都赶下了车,在警察抵达现场后,街车里只剩下雅丁一人。弗西洛随后对雅丁连开九枪,在其倒地垂死之际,另一名警官又用电击枪对其进行射击

 

在此事发生一个月后,安省特别调查组(Special Investigations Unit )对弗西洛提出指控,最初他只是面对一项二级谋杀指控。但是在去年夏天,检控官又对弗西洛增加一项企图谋杀指控,而这也让一些法律专家深感困惑。

 

在这宗备受瞩目的案件开庭审讯之际,当地、全国乃至全北美的警察也正在面对前所未有的公众审视。在多伦多,一些批评家将雅丁与其他死于警察枪下的著名精神病患Edmond Yu,艾力根(Michael Eligon)和克莉比格蒂丝(Sylvia Klibingaitis)相提并论,认为这是警方不当射杀患有精神病或是出现情绪危机的人士的又一案例。

 

和最近引发轩然大波的美国警察枪杀黑人事件一样,在雅丁遭射杀不久后,许多义愤填膺的多伦多市民都走上街头抗议警方过度使用武力,并一度导致多市中心街道出现堵塞。

 

在目击者提供的手机视频在网上广为流传后,成千上万的人都目睹了雅丁的死亡过程。从目击者手机拍摄的现场视频中可以看到,弗西洛当时对雅丁连开九枪,其中有六枪是在雅丁在街车车厢内倒地后继续射击。

 

这段视频对于本案至关重要,许多律师表示,如果没有该视频,弗西洛不太可能接受审判。但与此同时,目击者视频也引发了一种特殊现象,那就是在案件开审前就有许多民众情绪激奋。

 

犯罪学家Akwasi Owusu-Bempah表示,人们都在密切关注此次庭审,因为他们希望看到正义得以彰显。

 

但是对于本案应该体现何种正义,每个人心中自有答案。虽然有许多人都认为执法机关出现公信危机,但一些警官和警察协会亦声称目前的反警察情绪已经太过火。还有些人则暗地里担心本案作出有罪判决可能会导致警官在必要情况下也无法使用武力。

 

在弗西洛被捕后不久,多伦多警察协会主席麦科马克(Mike McCormack)就表示其不适用无罪推定原则,因为视频网站YouTube已经对其进行审判和定罪。

 

而对于拒不认罪的弗西洛来说,此次庭审也是他期待已久的一个机会。弗西洛的辩护律师布劳迪(Peter Brauti)在上个月曾称,弗西洛尚未做过陈述,而他的陈述词有可能改变公众对雅丁以及对整个事件的看法。

 

沃特利指出,有些人坚决支持警方,从来不会质疑警方的任何行动;而有些人可能处于另一个极端,对警方的每个行动都心存质疑。因此普通民众对这起案件的不同反应将会非常有趣。

 

视频起到关键作用

如果你请教法律专家弗西洛案为什么会不同于其他警官案件,你只会听到一个答案:视频。

 

实际上,目击者视频及监控视频在庭审过程中早就起到越来越关键的作用。但是据布兰登大学专门研究研究警务与技术问题的副教授施耐德(Christopher Schneider)称,弗西洛案的视频可谓是破天荒头一次,因为在此之前从来没有人赶在警方发表视频陈述之前在网上上传现场拍摄的当值警官致命枪击案视频。

 

据施耐德所知,这是加国首次出现此类视频,公众也因此可以自己解读事件,从而形成不同的观点,而在此之前,几乎都是由警察进行视频陈述。如果案件没有独立证人或视频,警方只会简单地告诉公众发生了什么。简而言之,枪击案中的有力视频证据可能会改变被控警官的命运。

 

多伦多刑事律师查尼(Davin Charney)称,在过去发生警察枪杀案时,警方可以轻而易举地改变说辞,加以修饰或是省略一些关键的事实,而法院通常都会毫不怀疑地采信他们的证词。但是现在随着更多人使用可穿戴摄像机和手机拍摄现场视频,庭审过程中的视频证据也越来越多,警察再也不能信口雌黄。

 

在雅丁枪击案中虽然有一些视频已经公诸于众,但还有视频尚未公开。预期在庭审过程中将会播放街车内的监控摄像头所拍摄到的雅丁遭枪击前的瞬间,而这有可能会令弗西洛处于更不利的地位,或是进一步佐证有关弗西洛是无理枪击雅丁的说法。

 

使用武力和正当自卫

弗西洛开枪射杀雅丁已经是不争的事实,因为来自目击者的高质量视频显示,弗西洛拔出他的枪对着雅丁连开九枪,其中前三枪已经导致雅丁倒地,但是在六秒钟后,他又连续开了六枪。

 

这里的一个核心问题是,弗西洛使用武力是否合情合理。多伦多刑事律师Reid Rusonik表示,弗西洛将会一遍又一遍地强调他是正当自卫。

 

Rusonik同时指出,在案件涉及正当自卫时,法官会重点考虑个人是否面对严重人身伤害或死亡的危险。此外,法律并没有对允许使用的武力进行量化,比如没有法律规定只允许当事人开五枪或是七枪,而检控官则会声称即便正当自卫行为的范围很宽泛,弗西洛也已经超出了必要的限度。

 

沃特利补充道,弗西洛还必须解释为什么在现场只有他一个人开枪射击,因为在当时还有数名多伦多警官也在现场,但他们都没有开火,而这对于本案可能很关键。

 

在雅丁的家人对弗西洛以及多伦多警方提起民事诉讼后,被告在去年夏天向法院递交了答辩状,人们或许可以从中了解被告方的辩护策略。据答辩状称,在弗西洛开了头三枪后,雅丁仍然“强硬”拒绝扔掉手中的弹簧刀,并继续作出危险的挥刀动作,这促使弗西洛又开了六枪。

 

答辩状还称,在雅丁身中八枪后,他仍继续“以危险的方式”持刀不放,因此警方必需使用电击枪对其进行控制。

 

沃特利指出,弗西洛的法律团队很可能试图将雅丁描绘称一个暴力分子或危险分子,以减少公众对他的同情,这是典型的防御策略。

 

其他多伦多警官案带来的启示

安省特别调查组于1990年成立,弗西洛是该组织成立25年来第七位被控误杀或谋杀的多伦多当值警官。但是,在1997年至2010年间因为三起开枪致死案而被控的其他警官最终都被法官或陪审团判决无罪。

 

法律专家指出,只有极少数警官被判有罪或许表明公众通常并不愿意怀疑警察,因为他们是宣誓维护法律的专业人士。温莎大学法律教授David Tanovic表示,在警察出庭作证时,他们的证词往往会因为他们的职业而享有更高的可信度。

 

Tanovic同时也指出,最近公众开始对警察执法行为进行更严格的审视也证明人们的观念正在发生转变,他们不再假设警察的证词百分百可信。

 

Tanovic称,公众的严格审视再加上目击者视频证据将会彻底改变游戏规则,令被控的多伦多警官无法再轻而易举地得到无罪开释。

与本文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大中资讯网立场。评论不可涉及非法、粗俗、猥亵、歧视,或令人反感的内容,本网站有权删除相关内容。

请先 点击登录注册 后发表评论
You must be logged in to join the discussion

©2013 - 2024 chinesenewsgroup.com Chinese News Group Ltd. 大中资讯网. All rights reserved. 
Distribution, transmission or republication of any material from chinesenewsgroup.com is strictly prohibited without the prior written permission of Chinese News Group 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