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主要内容

中国富豪疯狂购置艺术品

Art buying surges in China as the country shifts into a consumer-driven economy
中国经济增速放缓促使中国富豪远离动荡的股市和房地产市场而寻求新的投资避风港。随着中国转向消费驱动型经济,对珍宝资产青睐有加的中国巨富掀起艺术品收购狂潮,并开辟了全球第二大艺术品市场。
China economic slowdown has led the country’s most affluent citizens to seek investment safe havens outside its flighty stock and real estate markets. As China shifts into a consumer-driven economy, desire for treasure assets among China’s super wealthy has fueled an art buying frenzy and created the second largest art market in the world.  
 
 (大中报泊然报道)在11月10日的纽约佳士得拍卖会上,意大利绘画大师莫迪利亚尼(Amedeo Modigliani)的画作《斜躺的裸女》以$1.704亿美元落槌,创下艺术品拍卖史上第二高价,而将这幅天价名画纳入囊中的人则是上海亿万富翁刘益谦。
 
中国成为全球第二大艺术品市场
虽然中国富豪掀起艺术品收藏热潮已经不是新闻,但刘益谦的大手笔仍令人惊叹不已。同时其也突显出随着中国经济转型升级,中国富豪对基本工业商品的渴求开始降温,而对顶级画作的购买热情则持续高涨。
 
花旗银行的一份最新报告指出,在2000年时,中国甚至都没有所谓的艺术品市场,而现在中国已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艺术品市场。
 
据花旗银行的报告称,2014年中国艺术品拍卖成交额达到$44亿美元,占据全球市场逾四分之一的份额。报告同时指出,全球艺术品市场一度被美国和英国主宰,但大展强者之势的中国已经重塑市场格局。
 
但问题是,接下来将会发生什么。随着中国经济增长放缓,铁矿石和铜矿石等原材料的价格已呈现暴跌。与此同时,全球艺术品销售亦呈现降温之势,苏富比和佳士得最近的当代艺术品拍卖都未达到去年的水平,而这或许并不是巧合。 
 
不过,世界各地的收藏家仍然不吝花费巨资购买精品。据花旗银行称,类似刘益谦所购的《斜躺的裸女》这样的高价艺术品的价格涨速几乎达到市场平均水平的两倍。
 
据花旗银行称,大部分天价艺术品都被中国买家纳入囊中,目前在中国富豪投资者的净资产中古董和艺术品等珍宝资产已经占到近17%,该比例比美国富豪投资者高出近一倍。
 
中国艺术品收藏热将持续升温
炫耀性消费无疑是推动中国艺术品收藏热的重要因素之一,因为像刘益谦这样的中国新富豪从不避讳炫耀财富。刘益谦曾经当过计程车司机,他的财富主要来自股市和制药行业。
 
除此之外,中国富豪力图在中国动荡的股市和房地产市场之外寻求新的投资避风港,也是引发中国艺术品收藏热潮的另一个主要原因。据花旗银行的研究人员称,由于中国的投资工具不像其他国家那样成熟,对于中国投资者来说购买艺术品是相对安全的资金避风港。
 
而从以往的经验来看,中国投资者购买莫迪利亚尼的画作可能的确要比购买大豆或镍矿石更保险。据花旗银行称,在过去40年艺术品的每年的实际收益达到2.4%,而工业商品投资在同期却是亏本告终。
 
目前,全球艺术品市场面临的最大威胁可能就是加息。因为一旦利率上调,投资者对艺术品等非收益资产的兴趣可能就会减少。但是就目前来看,中国富豪对非收益资产的热情并不会立即烟消云散。因为就在刘益谦以天价拍得莫迪利亚尼画作的同一周,香港亿万富翁刘銮雄以$4850万美元拍下了一颗蓝钻,而在此之前几天,他刚刚以$2850万美元购得另一颗粉钻。
 
花旗银行的报告指出,中国从生产驱动型经济转向消费驱动型经济意味着国内对奢侈品的需求将会有所增加,而对钢铁、铜矿石和基础金属等工业商品的需求将会出现下降。
 
 

与本文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大中资讯网立场。评论不可涉及非法、粗俗、猥亵、歧视,或令人反感的内容,本网站有权删除相关内容。

请先 点击登录注册 后发表评论
You must be logged in to join the discussion

©2013 - 2024 chinesenewsgroup.com Chinese News Group Ltd. 大中资讯网. All rights reserved. 
Distribution, transmission or republication of any material from chinesenewsgroup.com is strictly prohibited without the prior written permission of Chinese News Group 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