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主要内容

碧海: 加拿大必须严肃对待来自美国的难民

Canada must dissolve refugee protection deal with U.S
来源: 大中报特约 碧海
美国总统在竞选期间向选民所作的最大承诺之一是”确保美国的安全,不让来自穆斯林国家的极端分子进入美国,并对隐藏在美国各地的几千万非法移民采取行动,包括把他们中间的犯罪分子递解出境。
 
川普总统即刻采取的行动之一是,在90天内,禁止非洲和也门等地的六个穆斯林国家民众进入美国,第二是把几百万有犯罪记录的来自墨西哥的非法移民递解出境。这个行动的第一步,即禁止来自六个穆斯林国家的民众暂时进入美国的法令,不幸受到了法律的阻拦而暂时无法实施。但是处理有犯罪记录的非法移民的工作,则正在雷厉风行地推行。川普首先下令,在全国范围内逮捕和关押了一批有重大犯罪记录的非法移民,并准备尽快把他们递解出境。

川普的这个行动,已经引起了移民社区的骚动和混乱。反对这项法令的民众分别在美国各地进行了规模不同的各种形式的示威抗议,它也令部分因竞选总统失败的民主党政治势力,特别是激烈反对川普的选民以及政治势力和社会阶层,乘机加入全国范围的反川普示威活动。显然,美国的几千万非法移民连同他们的家属和亲朋,正陷入人心惶惶的境地。他们中间的一些犯罪分子,还躲入当地的天主教堂避难。更有部分非法移民,从美加边境,偷渡进入加拿大避难。

美国和加拿大本来订有共同防止非法移民偷渡入境的,称作“双边安全条约”(Save Third Country Agreement)的防止非法移民进入美加国境的双边条约。目的在于巩固国防,防止非法移民和罪犯偷渡国境。但是现在美加边境的情况,因川普总统执行反非法移民政策的结果,而令美国的众多非法移民,因急于逃避被美国政府拘禁和递解出境而四处躲藏和逃亡。而由于加拿大所实施的是远比美国宽松和人道主义的移民难民政策,令很多有犯罪记录的美国非法移民,纷纷来到魁北克和曼尼托巴等省的美加边境偷渡入境。到目前为止,已经有好几百名主要是非洲裔和穆斯林的非法难民进入加拿大。现在是严冬季节,如果形势继续发展下去,估计到了暖和季节,这样的偷渡,有可能成为大规模的非法难民潮。到时候,加拿大将面临严重的边境安全问题。有人把这种可能发生的非法移民潮危机,归罪于特鲁多总理对美国川普总统处理非法移民政策的不当表态。他声称,“加拿大是一个移民国家,我们的移民政策,一向是基于对寻找自己及其家人安全者的同情和仁慈”。他更向国会表示,“加拿大将继续欢迎到加拿大寻找安全和保护的人们”。

为此,有诸多法律专家向加拿大政府提出建议,我们应该首先考虑废除与美国订立的,防止非法移民进入国境的“双边安全条约”。而与此同时,我们的总理似乎忘记了每一个国家所应该考虑的,国境和国防应该具备的安全性和严格性。我们更应该关注由这些非法难民进入以后所可能引起的,国家民众和社会的安全和安好问题。原因是,毫无原则的爱心和对非法移民的关注,不能够脱离残酷的现实。那就是,任何国家,对受另一个国家的政府和法律禁止和拘捕的“避难者”,和处于逃避法律法规的有犯罪记录的“寻求保护和安全”者,加拿大是否也应该像天主教堂那样,一律给予无条件的偏护?又假如,从美国逃亡到加拿大边境的非法移民,是穆斯林恐怖分子,或杀人放火的犯罪分子或嫌疑犯,或国际贩毒罪犯,他们来到加拿大的最直接原因,固然也是“寻求保护和安全”,或是如假包换的逃避美国法律制裁的“避难者”,我们是否也应该站在“人道主义”的立场,予以全力保护?人道主义到底有无法律界限?有无是非原则?

每一个国家或家庭,都有国法和家教,每一个社会都有受众人所一致公认的法律法规,和必须一致遵守的安全纪律和规章制度,它们都是保障每一个人的生活安宁所订立的规矩。它也是有关国家衡量个人行为和行动准则的规矩和条例。一个国家的国防和防止非法移民进入的国法,不是可以随意加以更改,和应该由全体民众所共同遵守的神圣法制条例。谁也没有权利,凭借个人的“好心”和“仁慈”,而对任何有可能伤害广大民众生命财产安全,或导致社会安宁有重大威胁的“寻求安全和保护”的罪犯打开大门。加拿大或任何国家的移民政策,都必须基于只容许合法和守法者才能够进入的不变的铁律和规则。任何只凭个人的“软心肠”或毫无原则的“爱心”,而赋予像杀人罪犯,贩毒分子或恐怖分子进入国境的政策绝对无法被多数民众所接受。原因是,为逃避美国政府的法律制裁而“寻求保护和安全”的非法移民,毫无原则地提供“避难所”的法律法规,或“政治正确”的政府领袖的爱心和仁慈,都必须承担非常危险的政治责任和严重后果。
 
 

与本文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大中资讯网立场。评论不可涉及非法、粗俗、猥亵、歧视,或令人反感的内容,本网站有权删除相关内容。

请先 点击登录注册 后发表评论
You must be logged in to join the discussion

©2013 - 2024 chinesenewsgroup.com Chinese News Group Ltd. 大中资讯网. All rights reserved. 
Distribution, transmission or republication of any material from chinesenewsgroup.com is strictly prohibited without the prior written permission of Chinese News Group 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