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主要内容

中资投资「新热季」蓄势待发

来源: 白雪冰
 
今年开年「中资出海」降温,但并非「跑步入冬」,而是「挤泡沫」的良性过程。当此时机,中企强筋健体、练好内功,增加对外投资含金量,减少「面子工程」的注水量,为新一轮投资热季蓄势蓄能,方是明智之选。
 
一路开启狂飙模式的中国对外投资,於2017年元月进入「盘整时刻」。在中国马歇尔计划--「一带一路」火热推进的大背景下,中国军团出海开年遇阻、首现同比负增长引发外界关注。中国资本遭遇「寒流」,可谓内外多重逆风使然,由外观之,逆全球化潮起、发达国家加强投资审查,以内观之,资本外逃成势,当局监管趋紧,多重拦路石横亘其前,阻缓中国资本外投步伐。

当下,中国对外投资虽踩下刹车,但大势却不会就此改变,中国当局期待通过「一带一路」,实现经济与政治「双丰收」,以及「全球经济再平衡」;中企产业升级压力大,「走出去」动力仍劲。因此,当前中资出海的「盘整时刻」,并不会演变成大面积霜冻,而是会成为一个「挤泡沫」的良性过程。当此时机,中企须练好内功,增加对外投资含金量,减少「蛇吞象」式的「面子工程」和「注水工程」,为下一轮投资热季蓄势,方是最优选项。

从「高歌猛进」到「踩下急刹」
多年来,中国一直以「世界工厂」吸引了各国投资者的目光。但随着外需疲软,中国角色定位开始从「世界工厂」向「世界投资人」转变。自上世纪90年代末,中国官方提出「走出去」战略,中资海外「攻城掠地」版图扩大。

数据显示,2000年以来,中国对外直接投资高速增长,年化增速高达43%。2014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超越了实际使用的外商直接投资,成为净对外直接投资元年。

近年来,中国对外投资更是开启「狂奔模式」,这一高歌猛进在2016年达到了顶点。数据显示,2016年中国境内投资者共对全球164个国家和地区的7961家境外企业进行了非金融类直接投资,累计实现投资11299.2亿元人民币(折合1701.1亿美元),同比增长44.1%。

当年,中资共发起了729宗海外并购交易,同比增长73.16%,对美国和欧洲的直接投资增加一倍多,中企跨境并购金额超过所有其他国家,跃居世界第一。

与前几年的「烈火烹油」相比,2017年中国对外投资则进入降温时段。官方数据显示,2017年1月中国对外非金融类直接投资金额约77.3亿美元,同比大幅下降35.7%,较2016年12月环比降低4.6%。这是过去一年来,中国对外投资首次同比负增长。值得注意的是,1月份中国企业对海外房地产业的投资额较去年同期下降了84.3%,对文化体育和娱乐业的投资额不到2016年同期的十分之一。

尽管1月数据不一定能代表全年,但一叶知秋,鉴于当前世界经济复苏前景依然疲弱,保护主义升温态势短期内难以缓解,中国对外投资「大干快干」模式2017年料将进入盘整阶段。正如中国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孙继文所言,今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将「稳中趋缓」。黑石集团董事总经理、大中华区主席张利平亦预计,2017年中国跨境并购交易或减至上年度的一半。

中国对外投资遭遇五重逆风
今年中国对外投资结束「黄金时代」,步入盘整期,可谓多重原因使然。归纳而言,内外五重逆风,刮来降温寒流。

逆风一:逆全球化设障  以英国脱欧、美国特朗普上台为标志的逆全球化风潮,愈演愈烈。逆全球化风潮下,对中企出海提出了更严苛挑战。近期,国际市场特别是金融市场不确定因素增多,波动性加大,部分国家经济政策不确定因素增加,个别发达国家对中国,特别是对国有企业投资的限制壁垒增多,增加了中国企业投资的风险和不确定性。在2016年中国海外投资翻倍增长的同时,中企海外并购被叫停和被取消的交易金额亦呈现暴增态势。有数据显示,2016年中国海外交易被取消的金额总数超过了750亿美元,共有30多个对欧洲和美国企业的收购案因监管和外汇限制而被迫「流产」。2015年,被取消的交易金额约为100亿美元。

据美国外交关系学会(CFR)数据,2016年中国企业在美国和欧洲因「管理因素」被叫停的收购案价值高达750亿美元,是上年的7倍。受美国政府部门加大审查力度等因素影响,2016年共有30项中方收购案落空。据外媒报道,德国、法国和意大利正谋求对中国企业海外高科技并购交易拥有更大的否决权,三国致信欧盟委员会,呼吁欧盟授予其在收购案件中更多否决权,以抵御外国对欧盟敏感高科技企业的「不平等」收购。

事实上,西方发达国家对中国利用并购获得核心技术一直心存警惕,在此情况下,近年来越发青睐高技术制造业和高技术服务业的中国投资者将面临更大挑战。而除了美国和欧洲等发达国家外,诸如巴西、阿根廷、印度等新兴发展中国家对中国的贸易摩擦、反倾销、反补贴的案例亦为数不少,同样不可忽视。

逆风二:盲目「蛇吞象」危机四伏  去年底以来,中国官方在不同场合多次就对外投资大潮下的潜在风险发出警告。中国国家发改委、商务部、人民银行、外汇局四部门负责人曾表示,对外投资在房地产、酒店、影城、娱乐业、体育俱乐部等领域出现了非理性对外投资倾向,一些企业在力所不逮、甚至资不抵债时还要去搞大额对外投资,中国海外并购陷入「蛇吞象」的「虚胖」危机。

事实上,近年来中国企业「走出去」步伐虽然加快,但仍处于初级阶段。从竞争主体上看,与欧美等发达经济体相比,中国真正意义上的跨国公司还很少,企业的综合实力和经营管理水准仍有较大差距。虽然中企出海尚处于「婴儿学步」阶段,但有不少企业热衷赴海外从事华而不实的炫富式投资。这些企业盲目蛇吞象,造成「母小子大」和高负债率,大量「面子工程」很可能会成为「烂尾工程」。有专家认为,中企出海应更重视如何融入全球产业链、价值链,在国际大市场、大舞台占据一席之地这个「里子」,而不是投了多少钱的「面子」。

当前,中国债务高企、占到国民生产总值GDP的250%,高贷款状况已经引发来自多方面的警告,而并购项目往往来自於企业向国有银行贷款。盲目「蛇吞象」的危险后果是,负债累累的企业债务雪球越滚越大,一旦企业现金流断裂,债务警报将随之拉响。

逆风三、高风险敞口危机四伏  官方披露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底,中投公司总资产已超过8100亿美元,受国际金融市场波动及美元升值导致汇兑损失等因素影响,2015年境外投资亏损近3%。

中投亏损3%的成绩单,尚属「差强人意」。另据中国国资委研究中心、商务部研究院等联合发布的《中国企业海外可持续发展报告2015》显示,完成海外并购的中国企业仅有13%盈利可观,基本盈利39%,有24%处于持平和24%亏损状态。而海外谘询机构的调查数据亦显示,中企海外并购的成功率不超过50%,海外矿业收购的失败率更是超过80%。

随着一国资本实力日益雄厚,过剩资本直接对外投资,有利於提高资本总体回报率。但细细观之,中国对外投资增长并非全是良性增长。根据波士顿谘询公司(BCG)所做调查显示:「中国买家的海外并购成交完成率远低于欧美等发达国家竞争对手」。此外,在完成并购交易后,企业内部整合也存在诸多问题,最终出现不少中国企业「高买低卖」,认赔出场的案例。估值不当带来高溢价风险。中国部分公司在海外投标的时候,会开出较别人高30%、50%,甚至有时候高100%的价格。高溢价带来的高亏损,短期内显然无法扭转,中国部分海外投资已经面临高风险敞口。

逆风四、资金外流隐忧浮现  大批中国企业海外攻城掠地,意图在全球经济低迷的背景下抄底「扫货」。中国企业的频繁出手亦被解读为是向海外转移资金的新方式。2月7日,中国人民银行公布数据显示,1月中国外汇储备为29982亿美元,这是自2011年2月以来中国外汇储备首次低于3万亿美元,且为连续7个月下降并创近6年新低。

去年,中国企业海外并购交易额达2200亿美元,相当於中国外汇储备的7%左右。而从年度国际收支来看,中国在2014年至2016年期间已经连续三年面临资本帐户净流出。年度资本流出规模呈现不断增长态势。有分析认为,2017年,跨境资本净流出的方向不会改变,人民币汇率贬值承压趋势亦将继续。在资本外流大背景下,中企的频繁出手并不排除有通过虚假交易实现资金转移的案例发生。去年底,政府层面加强对外投资审查,阻遏资本外流。中国四部委表态称,将对所有境外投资收购交易进行备案制管理,并将严格审理跨境投资交易。

逆风五、水土不服、功课不足  「出海」潮风起云涌,作为投资新兵,水土不服亦是中资出海频频受挫主因之一。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为例,这些国家很多经济发展水准较低,市场体系不健全,国内政局频繁动荡,给中企投资带来风险。投资所在地的地方规划、地方和法律条文亦与中国市场有所差别,对东道国的法律体系、文化风俗、社会习惯等缺乏研究,适应性较差,将国内的一些规则习惯性做法带到国外,如若功课不足,无疑会造成水土不服。

在准备不足情况下,诸多中国投资者「出海」都处于较为被动的状态,甚至会存在被「忽悠」被欺骗的可能,从而收购一些海外本土机构并不看好的项目。而这些错误投资不仅增加资金成本,亦会给后续的项目处理带来诸多困难,加剧企业财务风险。分析人士指,不仅中企在海外投资中需要适应过程,面对中企崛起和大面积出海,海外市场也需要一个适应过程。诸多国家并不了解中国,更无法想像中国已从「世界工厂」发展成为「全球投资人」,彼此调适亦需要时间。

中资出海大势不可逆转
尽管中资出海遭遇多重逆风,2017年开年,中资走出去的狂奔模式更是切换成降温模式,但总的来看,中资出海大势不可逆转。

其一:布局「一带一路」需要  伴随中国走上世界舞台中心,中国政府近年一直宣导推动的「一带一路」战略,需要中企「走出去」落地具体项目,需要中资保驾护航。有投行人士认为,「一带一路」涉及60多个国家、44亿人口和大约40%的全球经济;按绝对美元价值计算,规模是马歇尔计划的12倍。「一带一路」被视为中国重振连接欧亚古丝绸之路的宏伟计划,其所产生的深远影响可能会远大於马歇尔计划或是欧盟东扩。

布局「一带一路」,需要中资企业加速出海。中国官方数据显示,中企已经在「一带一路」沿线20多个国家建设了56个经贸合作区,累计投资超过185亿美元,为东道国创造了近11亿美元的税收和18万个就业岗位。「一带一路」计划,将助中国实现经济与政治「双丰收」,以及「全球经济再平衡」,推进步伐不会减慢,因此,中资出海实乃大势所趋。

其二、输出过剩产能需要  「去产能」是中国官方确定的五大供给侧改革任务之首。在中国国内行业产能过剩、产业结构调整、消费乏力的大背景下,中企通过海外并购可以拓展境外市场,消化过剩产能,升级先进技术,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可谓一举多得。此外,中国经济正处于深度调整期,「资产荒」严重,国内优质投资标的难寻,而海外并购,将成为抢筹突围和实现品牌组合优化的捷径。

当前,中资对外投资领域已显多元化,从投资目的国分布来看,中资出海已从最初的发展中国家转变为现在的「穷富兼顾」,境外并购目标不仅有资源丰富的发展中国家,更有发达国家。从投资领域分布来看,中资出海除能源、基础设施和地产领域外,金融、传媒、通讯、高端制造、消费品等,都有涉猎。中企海外并购行业的多样化体现出了海外并购的结构正在不断优化,从传统产能过剩的行业向新兴领域过渡。

从内外双重背景下观之,中资扬帆出海既是国家战略需要,亦是企业寻找全球机会、保值增值的需要,可谓不可逆转。因此,今年开年中资出海的刹车降温,最终形成大面积霜冻可能只是小概率事件,中国对外投资和利用外资的规模料将趋於平衡。

强筋健骨为新一轮投资蓄能量
虽然中资出海大面积霜冻概率不高,但在当下盘整时期,中国资本应正视当前挑战,并积极绸缪、练好内功、强筋健骨,蓄势待发等待反弹入场时机。

一、调整方向、开拓新路  在发达国家对中国投资歧视性限制增加,逆全球化风潮愈演愈烈大背景下,中企对外投资继续走老路已然行不通,应调整方向,新拓路径。

首先,企业自身要做好功课,对投资的国家、项目和产业风险进行精准把握;其次,要制定全球风险治理的新规则,在制度设计上掌握主动,再次,要调整出海出发点,中资出海收购不是仅为了把国内的产业做强,而是真正实现全球布局。在投资方向上,由於欧美投资审查趋严,中企应考虑积极开拓新兴市场,尤其是「一带一路」市场。

二、稳字当头、拆弹风险  当前,全球金融市场不确定性因素增大,全球资本流动亦在放缓,中资出海稳字当头,正是抵御风险的必要之举。对于政府而言,对企业继续提供必要的便利化服务和政策支援,及时发布风险提示和资讯引导,确保企业投资的安全性和可持续性至关重要;与此同时,加强事中事后监管,特别要加强对重大项目的关注和跟踪,亦是题中之义。为企业走出去投资保驾护航、拆弹清障,政府责无旁贷。

对于中资出海而言,今年的开年降温,并非「跑步入冬」,而是「挤泡沫」的良性过程。当此时机,中企强筋健体、练好内功,增加对外投资含金量,减少「面子工程」的注水量,为新一轮投资热季蓄势蓄能,方是明智之选。

编注:本文由香港《镜报》供稿。
 

与本文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大中资讯网立场。评论不可涉及非法、粗俗、猥亵、歧视,或令人反感的内容,本网站有权删除相关内容。

请先 点击登录注册 后发表评论
You must be logged in to join the discussion

©2013 - 2024 chinesenewsgroup.com Chinese News Group Ltd. 大中资讯网. All rights reserved. 
Distribution, transmission or republication of any material from chinesenewsgroup.com is strictly prohibited without the prior written permission of Chinese News Group 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