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主要内容

周日吃什么,真是个难题

Weekend family meals: stress of cooking may outweigh the benefits
来源: 成铁妹


周日在不知不觉中一个接一个来的那么快,可周日究竟吃什么,还真是伤脑筋的事。在外面工作回家吃饭的人,周一到周五,都是清一色的米饭炒菜加鱼肉,除周末当晚在馆子里吃一顿换换口味,周六、周日两天就得在家过了。而常年在外吃饭的孩子们吃了那么多顿汉堡包、三明治、麦当劳之类的洋食品,到了周日也想品尝下具有中国特色的有滋有味的食品了。而作为长辈的我们,更看重的是他们的归来相聚。愿意尽量做些满足他们可口的食品,觉得才算尽责。可大餐、大菜我们不会做,所以,周日我们家就在吃饺子、馅儿饼、包子、烙饼中度过了。但这些带馅儿的食品,工序复杂,靠一个家庭主妇完成有困难,而且由于我们怕吃仅仅是肉丸儿的馅儿,所以要加些海鲜和菜进去,因此,还要花些功夫剁肉、剁菜、挤水,为了要吃自己擀的有韧性的皮子,又多了一道工序。至于拌馅儿,那更要靠技术了。所以,还得有专人擀皮,通常这个任务就落在两个外孙子身上了。可他们也不一定准在家。即便在家也还要睡懒觉,为此,一切准备就绪后,还得一等再等,直等到一两点钟才吃饭。往往惹得性急的我不耐烦,发誓不再有下回。可真正到了下回,家常菜没有了兴趣,还得回到饺子上来。这就是我说的犯难的地方。

中国人代代相传,视和子女的相聚为天经地义的事。我们年轻时无论是母亲还是公公、婆婆非常看重周日的和子女相会。像我母亲随父亲走南闯北,学的一手好厨艺,周日她很少做饺子等带馅儿的食品。为了 让子女们吃个新鲜,多数是拨鱼面、拉面。拨鱼转着碗拨,一根有筷子那么长,外滑内松,非常可口。拉面更是驾轻就熟。佐料多以过油肉、红烧肉、肉丝炒蒜苗、肉丝炒青椒拌面,脂油饼越发拿手。吃完了,使大家有一种余味犹存的感觉。还在回忆家人们一起吃饭相聚时的情景。

到了婆婆那里,就是吃大餐了,都是婆婆亲自动手。如炖肘子,早一天要慢火在蜂窝煤炉上,从早到晚炖一天,其他如四喜丸子、海参等等都有湖南味儿的特色。公公喜欢边吃边谈天说地。借此机会和子女们交流。有时大家还准备了节目,即席表演,气氛活跃,博得大家欢欣。有时还去北海的‘漪澜堂’和中山公园的‘来今雨轩’喝茶,直玩儿到下午四、五点钟才尽兴而归。

我们那个年代,可能是受传统教育的缘故,子女们深知父母辛劳之不易,对于周日的聚会,没有特殊情况都会到齐。有事也会事先打招呼。可发展到后来,时代不同了,世风日下,有的年轻人不理会父母的苦心,为他们准备了大桌的菜,居然等不回忙碌中的子女,饭摆在桌上,左等不来右等不来,接踵而来的是一个个的不能回去了的电话。弄得老人望着丰盛的菜肴发呆。令人看了心酸。所以,后来有人写了‘常回家看看’的歌曲,既动人又动情,填补了失落父母心灵空虚的空白。

转瞬间,我们已到了长辈们那时的年龄,甚至比他们还老,可却没有他们的本事。只能用那几种简单的花样应付晚辈了,有时还真为自己的厨艺匮乏而感到内疚呢。其实想开了,抛开中国人的传统,少了那些牵挂,自然也就解脱了。更没有必要为晚辈们吃不上更多的花样过意不去啊。
 

与本文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大中资讯网立场。评论不可涉及非法、粗俗、猥亵、歧视,或令人反感的内容,本网站有权删除相关内容。

请先 点击登录注册 后发表评论
You must be logged in to join the discussion

©2013 - 2024 chinesenewsgroup.com Chinese News Group Ltd. 大中资讯网. All rights reserved. 
Distribution, transmission or republication of any material from chinesenewsgroup.com is strictly prohibited without the prior written permission of Chinese News Group 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