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主要内容

关于刘晓波之死

来源: 徐山皕
 
读到曹长青先生的“别再胡扯‘暴力、非暴力’的假议题了”(http://cq99.us/collected-works-by-caochangqing/2017/07/4610/)这一痛快淋漓之作,赞赏之余,也想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我同意该文的主要观点,不要在“非暴力”,“无敌人”,“不仇恨”上纠缠,不能无原则地赞扬把非暴力作为促变革的唯一手段。鲁迅先生从来都是反对什么聚众请愿,甚至不惜痛哭跪求,指望当局受感动而大发慈悲,俯允所请。统治者从来都不会被感动发慈悲,更不会因哀求而宽纵“为民请命”者。请愿的结果,轻则敷衍欺骗,重则驱赶抓捕,甚至血腥镇压。古往今来无不如此,成效是绝对没有的。大不了是赢得观众的一声赞叹,洒一把同情之泪,事实上毫无助益。古已有之,于今为烈,六四就是最生动的例子。
 
不过,对甘地的不抵抗,非暴力的“不合作运动”,也未可一概否定。事实上甘地领导的民众运动是取得了很大的成效,迫使英国殖民当局不得不给国大党以合法的权利,使印度人民有了说话的声音。这当然也得亏大英帝国的“文明”理智,也因为甘地们所争的只是自己应有的权利,还不是要推行社会的变革—革命。这也只是一个成功的特例,此外再也没有相同的实例。以非暴力的和平方式求变革的结果,往往还是以流血作结束。
 
刘晓波的悲剧印证了刘晓波路线的失败,既然此路不通,那只好另辟蹊径。这也许倒是刘晓波路线的一个积极结果。如果再一味鼓吹刘晓波路线,就未免有混淆是非,甚至助纣为虐之嫌了。我们也应该注意到一些刘身后的社会反应,香港在当天就有数千人自发举行烛光游行,表示悼念和抗议。在大陆方面,当局因刘之死而手忙脚乱,封锁掩盖,仓促处理,无不表现出心虚理亏,及早消灭痕迹,让刘晓波尽早淡出记忆。这都说明刘的路线还有一定的威力,还有一点力量,还会让一些人害怕和不安。
 
这里我们应该对所谓“非暴力”“不抵抗”作一个比较明确的界说,迄今为止,人们对这个概念的认识还是比较模糊的。所谓“暴力”并非仅指动刀枪,施拳脚,流血,闹革命而言,游行示威(但请愿跪求不在此内),扯旗抗议,“聚众滋事”也可以算是“暴力”一类。甚至仅仅使用语言文字,比如严厉的批判,深刻的揭露,激烈的斥责,也可以算是“暴力”的表现。现在在法律上不是也有“语言暴力”一说吗?也有叫做“隐形暴力”的。(在家暴案例中常见)。如果依刘晓波、胡平、余杰几位先生的看法,这一切统统可以归之于“暴力”而加以反对了。他们把一切对抗性的做法统统归之于“暴力”,等于解除了自己的武装,对促进社会的变革不惟无补,甚至成为改革的阻力,是非常有害的,所以不能提倡,至少不应看作促进改革的主导思想。
 
我赞同曹先生的一种看法,即我们不提倡“非暴力”,并不等于叫大家拿起武器闹革命,打游击,而是用思想作批判的武器,来对付“武器的批判”。也就是不能回避思想的斗争。当然,使用“批判的武器”也不一定要用尖锐激烈的语言。我很服膺周有光、资中筠、茅于轼等几位老先生,他们用平和的语言,理性的态度,阐述深刻的道理,为中国的民主改革献出“余热”,特别是对国民做了许多“启蒙”工作,成为改革有力的推动者,为大众所敬仰。那是因为他们言虽平和,理却坚强,丝毫不回避斗争。他们不是刘晓波式的“和平主义者”。
 
曹长青先生的文章对刘晓波的“非暴力”“无敌人”的理念,作了严肃甚至严厉的批评,因而引起了余杰的激烈反对(这时他也不再实行他们的“非暴力”的和平主张了)。可是我读了大作之后却有了与余先生完全不同的感觉。在这两篇文字中,我看到的是曹先生对刘晓波其实是有深厚的感情,对他的死有着强烈的悲痛。曹先生对过去与刘晓波交往的回忆,对刘的执迷的“谴责”,都体现了挚爱和悲痛的感情。不然曹不会这样写。看到这里我不禁想起几年前看到的一条电视报道。一个缉毒警察在与毒枭的战斗中牺牲了,他母亲闻讯后不顾别人的阻拦,徒步奔波几十里赶到灵堂。见到棺材里儿子的遗体,老太太扒在儿子身上失声痛哭,真是痛断肝肠,催人泪下。突然,老太太站起身来,做出了一个让所有人都出乎意料的举动——她举起手来对儿子狠搧了两耳光,哭喊道“你原先跟我说好了的呀,由你送我上路,怎么你倒先走了呀!……”当时看到这里,我感到极为震撼。这才是最真实、最深切的悲痛。原来人表现悲痛,不仅是诉衷情似的诉说自己和死者感情,死者的优点好处,自己的悲哀痛苦等等,还可以有这种激烈的表现。曹先生对刘晓波的“批评”“指责”,又何尝不是一种巨大悲痛的表现?这是我对曹文的理解,是否如此?或许说不上是理解,只是个人的一点感觉吧。
 
下面我想对“和而不同”谈点自己的看法。现在人们常说,“君子群而不党”,对不同的意见,常说应该容许“和而不同”。这当然很好,体现出一种宽厚包容,合乎谦谦君子之道。“群而不党”较易理解,就是不闹小圈子,不拉帮结派,不党同伐异。对“和而不同”的理解差异可就大了。关键在于对“和”字的理解。一般我们都把这个“和”字理解为和气,和平,不争吵,有不同意见可以各自保留,只要不怒目相对,唾沫相加就是了。那么如果涉及是非问题就不相争了吗?显然这样理解是不恰当的。孔子这句话中那个“和”字并不单指和平、和气,更恰当的解释应该是类似音乐术语中那个和声的和,诗歌中那个唱和的和。一支好的乐曲,可以用声乐表现,也可以用大型管弦乐演奏,还可以用钢琴,江南丝竹,甚至唢呐笛子演奏,使之更丰富,更融通,更流传广大。诗歌的好主题,引来众多的唱和者,产生出更多的好作品。一个美好的理想,一种崇高的学说,绝不会拒绝或排斥一切赞和,这样才能更加发扬光大,促其实现。所以,孔子说和而不同导致的最终结果就是“殊途同归”。如果“和”字仅仅指不争不斗,和平相处,是不能达到“殊途同归”的目的的。
 
现在海外民运人士多有分歧,甚至形成严重对立,互掐互斗。观点的歧异,本属正常,只要大方向,主要目的一致,就无须计较各自的分歧,更无须划阵线作声讨。如果都本着孔子“和而不同”“殊途同归”的理解,除非重大的原则问题,是无须乎把有限的精力投放在这种意气之争上的。为了中国的自由民主宪政的前途,还有多少须大家努力的事要做。当然,目前有些民运人士的行为令人遗憾,有识之士何必与他们一般见识。刘晓波之死如能起到一点唤起民众的作用,也算是一种积极的效应吧,就无须过于苛求指责。对于余杰先生这类不顾事实,不讲道理,不懂逻辑的人,与之争斗只能是浪费精力,窃为曹长青先生所不取也。
 
曹长青先生在海外身为一个自由独立的撰稿人,不群不党,特立独行,每有精到的评论文章,议论天下大事。我钦佩曹先生的心怀,爱读他的文字,当然,我也并不完全认同曹先生的某些观点。我是实行“和而不同”的理念的。前些时偶尔看到网上一些文字,好像还有两篇是攻击他的。看了也就放过一边了。我才意识到他所处的环境还颇不太平呢。处境和鲁迅当年有些相像。鲁迅就是一个特立独行之士,这才是真鲁迅的风骨。我很高兴看到曹先生身上体现的这种精神。也有点理解当年鲁迅不得不“广树大敌,八方应战”的处境了。“余岂好辩哉?余不得已也。”我还是希望曹先生少理会这些杂音,把主要精力投放到弘扬自由民主的大义上来。特别是不要生气,落入康德所说的“因别人的愚蠢,让自己受惩罚”的怪圈中。
 
注:八十多岁的徐山皕先生原在武汉任教,退休后回到哈尔滨定居。徐老先生笔耕不断,曾发表过“鲁迅的另一面”、“伊斯兰的暴力因子和排他性” 、“中国人需了解真实的里根”、“从另一角度看英脱欧”等文章。他的老友、原《当代武汉》杂志副主编李文熹在其专著《拈花一笑野茫茫——殷海光及其它文人旧事》(台湾秀威出版公司2013年出版)的后记“而今谁识书生”中这样介绍:老友徐山皕先生出身名门,是明朝开国元勋徐达后裔,满腹经纶,锦心绣口,勤于书信往返,诵读如赏水墨丹青,我曾委婉写诗相赠:“每读华章感慨深,牵人情趣一烟轻。低回可惜先生笔,不写民间疾苦声。”后徐先生佳作迭出,李文熹又用前韵送他一首绝句:“喜读华章意蕴深,如盘往事剪裁轻。人生不赋归来去,笔底惊涛拍岸声。”
 

与本文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大中资讯网立场。评论不可涉及非法、粗俗、猥亵、歧视,或令人反感的内容,本网站有权删除相关内容。

请先 点击登录注册 后发表评论
You must be logged in to join the discussion

©2013 - 2024 chinesenewsgroup.com Chinese News Group Ltd. 大中资讯网. All rights reserved. 
Distribution, transmission or republication of any material from chinesenewsgroup.com is strictly prohibited without the prior written permission of Chinese News Group 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