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主要内容

中美贸易对峙两不相让,中国是受益者?

来源: 大中报 王飞

 
大中报综合讯:根据纽约时报的报道,川普要大幅提高美国政府对中国进口商品征收的关税,他在4月6日上周五重申了这个威胁。这表明双方都没有做出足够大的努力来说服对方妥协。
 
根据BBC的报道,三月下旬,美国宣布征收钢铝关税,对象包括其几个主要盟友,但随后又对一些盟友进行了“赦免”,中国没有在赦免对象之列。对美国征收钢铝关税,中国官方反应还算温和,10多天后才出台30亿的反击措施。
 
这是贸易战第一回合的较量。由于在中国发布30亿关税反击措施之前,美国通过舆论又放出将对中国征收600亿美元商品的关税,这两个数字对比一度让人误以为30亿是对美国600亿关税的回应,从而在部分公众中引发了中国“未打先熊”的讥笑。
 
贸易战第二回合的较量。美国公布的500亿美元商品加征关税清单大大激怒了中国。

 
如果说在第一回合中国官方的反应尚属克制,那么,当美方公布清单不久,中国就出台了对美国大豆、汽车和飞机的加征关税清单。外交部、商务部和驻美使馆这三大处在贸易战前线的机构同时表态,决心和美国打一场“同等规模、同等程度和同等力度”的贸易战,并“奉陪到底”。从此开始,人们发现中国的反应变了,不但报复措施出台迅速,而且态度也较以往强硬。
 
针对中国出台第二轮报复措施,当川普表示将对中国加征1000亿美元商品关税之后,贸易战进入第三回合的较量。中国表态不但要“奉陪到底”,而且“不惜一切代价”和美国打下去。事情到此,人们已不再怀疑,中国这次真要和美国在贸易战中来真格了。
 
事实上,美国与中国之间不断加剧的贸易争端核心是哪个国家更愿意承受短期痛苦,以换取在高技术产业起主导作用的长期利益。


贸易战推动中国进行经济重组
 
中国为了重组经济,已经开始实施一项雄心勃勃、耗资巨大的计划,力图在机器人、航空航天、人工智能以及更多其他领域占据主导地位。川普曾说,中国的做法依赖于不公平和掠夺性的手段,还依赖于窃取美国的技术。尽管中国领导人说,他们希望避免一场贸易战,但他们依然在坚定地捍卫着自己的计划,几乎没有一点退让的迹象。
 
中国3000亿美元的政府扶植计划《中国制造2025》呼吁为前沿行业提供帮助,包括通过国有银行提供低息贷款,在国内保证大的市场份额,以及提供大量研究补贴。这个计划的目标是帮助中国企业收购西方竞争对手,开发先进技术,建设规模可观的巨型工厂。
 
中国政府提供资金的有计划的举措在某些方面已经取得了成效。从浦东国际机场开车前往上海市区,你会经过一连串看上去无止境的巨型飞机库,以及外观是巨大玻璃幕墙的设计中心,这是中国为与波音(Boeing)或空客(Airbus)竞争,创造一个商用飞机制造巨头努力的一部分。如果你前往上海工业园,或者去中国许多其他城市的郊区旅行,你会看到巨大的新建工厂,它们在准备批量生产电动汽车、电动汽车使用的电池,以及其他零部件。

 
中国已没有机会退让
 
根据BBC独立学者邓聿文阐述的观点指出,第一,中国官方认为自己已“退无可退”,再退下去,新一届政权不但在民众中会失去权威和“民望”,而且在国际上将会引起连锁反应,欧日可能“落井下石”,其他国家也会把中国当做“纸老虎”,从而在中美角逐中纷纷倒向美国,致使中国国际环境更加恶劣,崛起更加艰难。
 
在中国,不但官方,民间更是对美国“欺负”中国的行径耿耿于怀,助长了民众的爱国热潮。过去中美实力差距太大,民众只能忍着,现在两国实力正在逐渐缩小。如果这次在美国的大棒下被迫签下“城下之盟”,那么通过反腐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巨大权威在民众中就会迅速“流失”,这对依赖民粹和民族主义治理的新一届政权是不可承受之重。
 
在中国官民的认知中,美国不但以贸易逆差为由打击中国的高端制造业,阻扰中国经济转型,更由于同时在台湾和南海等问题上向中国发难,反映了川普政府要全面遏制中国崛起的态势。所谓“是可忍孰不可忍”,一旦在贸易战中形成了如此认知,中国要后退就非常困难,因为这不但关系“国运”,也直接关系到新政权自身的威信。何况,官方在贸易战的第二回合已经把话说“死”了,已经激发其民众的民族情绪,要后退已不可能。

 
第二,吸取日本和朝鲜分别同美国打经济战和打核战的教训与经验,认识到两军相遇勇者胜,有敢打贸易战的决心和意志非常重要。
 
众所周知,在上世纪80年代,美国为在经济上遏制日本对自己的威胁,和日本打了一场经济战,迫使日本签署了“广场协议”,导致日元大幅升值,泡沫破裂,日本由此进入“失去的10年”。不管这“失去的10年”是否真由美日经济战导致,在中国官方和经济学者眼中,日本在经济战中的应对不力是一个坏榜样,常常被学者们拿来作为反面教材,提醒官方避免出现这种后果。与此相反,朝鲜则是一个好榜样,成功地顶住了国际社会主要是美国(和中国)的压力,发展出了核武器。尽管中国不喜欢朝鲜的核武器,并配合美国对朝鲜施压了最大压力,但是朝鲜在发展核武器上还是没有后退。川普虽然一度对朝鲜发出了战争威胁,但最后却不得不和朝鲜谈判。
 
日朝这两个一反一正的案例让中国官方认识到,只有像朝鲜一样,有敢于同美国打一场“史诗级”贸易战的坚强意志,才能把美国逼退。

 
第三,中国官方或许认为自己也有资本和实力同美国打一场贸易战。同时,新一届政权认为,如果能够借贸易战的压力逼迫国内利益集团让步,推进深层次改革和开放,贸易战也未尝不可以打。
 
单有意志还不够,也须有实力。一般来说,挑战国达到对象国80%的经济实力,基本可以和后者抗衡。中国去年的经济总量相当于美国的60%之多,而且中国还隐藏了自己的经济实力。假如在此基础上打个折扣,那么,中国的经济总量也许可以达到美国的80%左右。日本在上世纪同美国的经济战之所以失败,关键还在于实力不够,同美国有很大差距。日本当时的经济总量不到美国的40%,但日本国内却相信了经济膨胀的假象。另外,中国还有日本当年不具备的庞大的国内市场。
 
统计显示,中国的内需近年开始在经济发展中挑大梁,如果贸易战全面升级,官方可以加大政府投资力度,以应对短期困难,同时逼迫利益集团,开启多年不能推进的实质性的国内改革和开放,加快经济转型步伐,如果做到了这一步,在熬过最初几年的“苦日子”后,中国经济的内需基础更扎实,结构更健康。因此,从长期来看,官方也许会认为,打一场贸易战对中国并不是件坏事。

 
美国在贸易战中能得利吗?
 
对这场贸易战谁会赢的问题上,中国的经济学家们大多保持沉默,而美国的专家们认为美国会赢和中国会赢的声音,几乎不分伯仲。
 
川普曾在推特(Twitter)上说,贸易战“是件好事”,美国“很容易打赢”,这让人不以为然。但一些经济学家表示,在贸易战中逆差国比顺差国更有优势的说法是有一定道理的,从这个角度来看,川普的说法是正确的。但经济学家尼古拉斯·拉迪(Nicholas Lardy)则认为,中国会赢。他认为,中国的抗压能力更强,且美国受影响企业将会表达强烈抗议。拉迪认为,川普实施贸易保护主义的政治成本,将远远高于对中国开展贸易战的成本。
 
不错,如果从非贸易的角度看,川普发动的这场贸易战很有可能捡了芝麻丢了西瓜。中国对川普的反制措施,对全美各地的农业和畜牧业经营者带来极大的冲击,而位于美国中西部的豆农和养猪业者大多支持川普。



一位俄亥俄州的养猪业者表示,如果猪肉价格持续下跌而且长期无起色,他可能会放弃支持川普。如果支持川普的基本盘发生大的变化,无疑会对11月份的中期选举产生很大作用;那时,共和党不仅会失去对众院的控制,甚至还有可能失去对参院的掌控,而失去两院的川普,将是光杆司令,难以推动任何政策。
 
这场贸易战除了影响美国国内政治,还可能影响国际政治格局。据英国《金融时报》报道,索罗斯(George Soros)认为:对华贸易战将减缓美国经济增长,而川普的对华政策,最终将对中国有巨大帮助。索罗斯表示,“我认为川普将大大有助于中国被接受为国际社会的领导成员,他起的作用甚至会超过中国人自己。”
 
美国可以向世界贸易组织(World Trade Organization)投诉,世贸组织负责监管全球贸易规则,并禁止政府控制的银行以人为压低的利率发放大额贷款。但是,世贸组织需要大量合同和政府文件来证明案子成立;而在像中国这样的政府严格控制的国家,得到这些证据很难。

 
即使世贸组织作出对中国不利的裁决,说服中国服从裁决也是一个挑战。一项涉及中国对外国电子支付系统进行限制的裁决是将近六年前做出的。中国仍在考虑如何遵守裁决——尽管奥巴马政府曾多次抱怨,尽管川普政府最近仍在慢慢做工作。
 
于是,美国转向了关税。这意味着,美国在使用一种20世纪80年代的工具,来解决一个已经在影响21世纪的产业政策问题。
 
川普的高级贸易官员罗伯特·莱特希泽(Robert Lighthizer)曾在罗纳德·里根(Ronald Reagan)总统手下担任美国副贸易代表。莱特希泽在那些日子里用来威胁日本的关税与他现在正在使用的一样。但是,这两个时期在两方面有了很大的不同。

 

与本文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大中资讯网立场。评论不可涉及非法、粗俗、猥亵、歧视,或令人反感的内容,本网站有权删除相关内容。

请先 点击登录注册 后发表评论
You must be logged in to join the discussion

©2013 - 2024 chinesenewsgroup.com Chinese News Group Ltd. 大中资讯网. All rights reserved. 
Distribution, transmission or republication of any material from chinesenewsgroup.com is strictly prohibited without the prior written permission of Chinese News Group 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