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主要内容

中国依靠海水稻推进“一带一路”建设

China counting on saltwater rice in its One Belt, One Road aspirations
来源: 大中报 冯惠蓉

 
《环球邮报》8月25日发表的一篇文章称,40多年来,袁隆平一直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他的工作就是设法让稻田增产,以让中国各地的居民远离饥饿。
 
已是88岁高龄的袁隆平是中国最著名的科学家之一,最近他发现自己又重新回到了聚光灯下,这一次是因为他创造了又一个科学奇迹,培育出一种可以在含盐水中种植的高产水稻。这项创新之举再次使得袁隆平成为中国独一无二的人物,即便已经是近90岁的高龄,但这位老科学家仍然在发挥着政治作用。
 
事实上,中国现在的领导层已经重新发现了袁隆平的价值,因为海水稻既可以帮助中国利用“稻米外交”实现其雄心勃勃的国际化目标,还可以缓解中国国内的粮食需求。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已经五次接见袁隆平,海水稻也日益成为中国主导的“一带一路”计划的新元素。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旨在通过兴建新的公路网、铁路线、发电厂和桥梁重新连接亚洲、欧洲和非洲,以大幅扩展中国公司和资本的影响范围。
 
海水稻是遗传改良的品种,有望将大面积无法耕种的土地改造成良田。目前,“一带一路”计划的资金已被用于在迪拜郊外的广袤沙漠中建立试验田。中国官方媒体称海水稻纪念品将成阿联酋“国礼”,并强调袁隆平的海水稻团队一直秉承“一带一路”倡议的精神

 
中国官方媒体称,一直高度重视迪拜、阿联酋乃至整个中东及北非地区的粮食安全问题的阿联酋副总统兼总理、迪拜酋长穆罕默德•本•拉希德•阿勒马克图姆(Mohammed bin Rashid Al Maktoum)殿下在获知袁隆平领导的海水稻团队在中国取得测产成功后,便委派工作人员迅速与海水稻团队取得联系,并于2017年11月通过其私人办公室邀请袁隆平海水稻团队到迪拜沙漠地区开展海水稻的试验种植。海水稻团队秉承“一带一路”倡议的精神,在袁隆平的支持下,经过多次磋商,与酋长殿下团队迅速达成合作协议,双方一致同意建立长期稳固的科研和产业化推广战略合作关系,在迪拜和中东及北非地区推广海水稻种植。 
 
海水稻团队于2018年1月8日在迪拜启动项目建设,从5月至7月,试种的包括海水稻在内的80多个水稻品种分批成熟。来自国际水稻所、印度、埃及、阿联酋和中国等五名专家组成的国际联合测产专家组在5月26日对首批成熟的品种进行了测产,结果显示这些品种都超出了全世界水稻4.539吨/公顷的平均亩产量(来自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2014年的统计数据)。在随后一段时间内,海水稻团队又分别对逐渐成熟的品种进行了测产,又获得超过全世界平均亩产量的4个品种。这标志着海水稻团队此次在迪拜沙漠地区的海水稻试验种植取得了阶段性成功。为了纪念这一历史性突破,穆罕默德•本•拉希德•阿勒马克图姆殿下将收获的海水稻加工制成精美的沙漠海水稻纪念品,亲自命名为“AL MARMOOM”品牌,作为“国礼”赠送尊贵的客人。

 
目前,在东南亚、非洲以及中东其他地区进行海水稻试验种植的计划也已经开始启动。牵头进行海水稻试验的青岛海水稻研究发展中心(Qingdao Saline-Alkali Tolerant Rice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Center)执行副主任张国栋(Zhang Guodong)称,海水稻团队计划从2019年开始向多个国家推广这种水稻新品种。
 
张国栋称,中国推广农业技术的重要性不亚于在发展中地区进行铁路和公路建设。
 
张国栋称,为了发展当地的基础设施,这些发展中国家无疑需要更多投资,因此,中国的企业将会获得更多投资机会,众所周知,“一带一路”战略的首要任务之一就是将中国的技术和产品推广到海外,以帮助一带一路沿线国家。
 
从某些方面来说,中国也是在重演过去曾长期存在的的做法。美国农业部的伊丽莎白•古奇(Elizabeth Gooch)和弗雷德•盖尔(Fred Gale)在最近发表的一份名为《中国的对外农业投资》(China’s Foreign Agriculture Investments)的报告中称,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一家中国公司就曾在古巴建造一个占地5,000公顷的水稻试验农场,这似乎是在为“中国在古巴进行高达$1.5亿美元的酒店投资,以及在上海建造一个古巴主题的酒店”打基础。报告还称,实际上中国一直在利用其在稻米种植方面的技术实力作为向其他国家表达善意的工具。

 
长期以来,科学家们一直在探索在盐碱地种植水稻的方法,而中国直到2012年才正式开始相关研究,当时由袁隆平共同参与创建的青岛海水稻研究发展中心的科学家们开始搜集逾100种可以在咸水中生长的稻米样本。但是,这些天然的水稻品种通常都产量很低,没有商业价值。
 
下图是中国在1996年至2016年间的稻米进口量:

 
 
之后,科学家们采用曾于2004年荣获世界粮食奖(World Food Prize)的袁隆平帮助开发的杂交技术,开始了育种过程。去年,他们种植了187种不同类型的海水稻,其中有四种产量已经高得足以进行推广。海水稻的商业化种植试验将于明年进行。
 
据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估计,全世界有超过8亿公顷的土地要么是含盐地,要么是含碱地,和加拿大的总面积相差无几。据张国栋称,根据海水稻团队的计算,其中有近20%的盐碱地有望变成可以种植海水稻的良田。
 
尽管这种新品种水稻叫“海水稻”,但其耐盐能力只有0.6%,大约相当于海水含盐量的五分之一。中国水稻研究所的学者黄世文(Huang Shiwen)称,基于目前的研究结果,在正常含盐量的海水中种植水稻是绝对不可能的,并且他认为这在短时间内也是不可能实现的。

 
但袁隆平称,这并不是重点,其目标是在因为被盐化而被过度灌溉的土壤中,或是可能被认为不适合进行耕种的沿海地区种植水稻。袁隆平称,在台风多发地区,暴风雨会导致海水冲上岸,普通水稻在咸水中浸泡后会死亡,而海水稻却可以在这种恶劣的环境中生存,因此在积水退去后,海水稻仍会正常生长。
 
中国长期以来一直限制某些种子的出口。但黄世文认为在海水稻试验成功后,中国将会乐于和许多国家分享,尤其是像孟加拉国、印度、菲律宾和印度尼西亚等沿海国家,黄世文称,他认为这些国家都是潜在的受益者。
 
对于拥有全世界20%的人口和7%可耕地的中国来说,在开发海水稻的同时,该国也越来越依赖粮食进口。据中国科学家预测,到2025年时,中国粮食自给自足率将从2015年的94.5%降至91%,从而会越来越依赖粮食进口。目前,中国的稻米产量占到全世界稻米总产量的30%,但预计今年的产量将会有所下降。
 
下图是2016年稻米产量排名前十的国家:

 
 
战略咨询公司China Policy的农业高级分析师Even Pay称,实际上,这意味着促进中国境外的粮食安全越来越符合中国的战略利益。
 
当然,海水稻在中国国内也意义重大,这不仅仅是因为其能养活数百万人。袁隆平所扮演的角色已经远不止是卓越的科学家,正如美国马萨诸塞大学安默斯校区(University of Massachusetts Amherst)的历史学教授Sigrid Schmalzer所言,开发出海水稻使得袁隆平成为中国共产党领导层塑造的“理想英雄”人物的不二人选。
 
袁隆平称:“我现在还不能退休,即便我想退休,国家也不会让我退休。”
 


著有《红色革命,绿色革命:社会主义中国的科学种田 》(Red Revolution, Green Revolution: Scientific Farming in Socialist China)一书的Schmalzer称,在习近平寻求加固旧有的社会主义价值观,以便能在新自由主义和全球扩张日益 盛行的时期继续强调当今的繁荣都要归功于革命,并进一步巩固共产党执政的合法性及权力之际,他现在所取得的成功都在设法和中国过去的辉煌挂上钩。
 
但即便如此,袁隆平仍对海水稻的前景持谨慎态度,他称:“目前还不清楚我们是否能够取得更多进展,对此我们将拭目以待。”

 

与本文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大中资讯网立场。评论不可涉及非法、粗俗、猥亵、歧视,或令人反感的内容,本网站有权删除相关内容。

请先 点击登录注册 后发表评论
You must be logged in to join the discussion

©2013 - 2024 chinesenewsgroup.com Chinese News Group Ltd. 大中资讯网. All rights reserved. 
Distribution, transmission or republication of any material from chinesenewsgroup.com is strictly prohibited without the prior written permission of Chinese News Group 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