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主要内容

债务危机隐现 川普首任任期结束前可能就会迎来经济崩溃,金融专家称

There Could be a Financial Crash Before End of Trump's First Term, Experts say, Citing Looming Debts
来源: 大中报 侯东南
 
《新闻周刊》(Newsweek)9月23日报道称,据《纽约邮报》(New York Post)的一篇报道文章称,有金融专家指出,从一些不尽如人意的经济指标可以预测美国将会迎来比经济大萧条更糟糕的经济崩溃,在这些指标中包括持续飙升的学生贷款债务和美国家庭债务。
 
在此之前,华尔街知名投行高盛集团(Goldman Sachs)也曾预测美国政府今年的财政前景“并不好”,美国的高赤字、高债务情况可能会在下一次经济衰退时对该国经济安全构成威胁。高盛称,美国联邦赤字将从目前的$8250亿美元(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4.1%)大幅增加至2021年的$1.25万亿美元(占GDP比重5.5%),到2028年,美国联邦赤字将会进一步增至$2.05万亿美元(占GDP比重7%)。与此同时,自2008年房市危机致使美国纳税人解救大银行以来,美国的家庭债务水平便一直在升高。
 
专家称,全球债务总额在2018年升至$247万亿美元,也将成为下一次灾难性经济崩溃的主要导火索。此外,预计低工资和美国国家债务持续增加也将拖累美国经济增长。美国财政部数据显示,美国国家债务在今年5月触及$21万亿美元的历史最高水平,较今年年初增长了2.8%。在川普于2017年1月20日就任美国总统时,美国国家债务为$19.9万亿美元。目前,美国国家债务占其GDP(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约为105%,而在1981年时,这一比重仅为31%。

 
尽管美国近期的一些经济指标呈现积极迹象,比如失业率走低和企业信心上升,但一些经济学家却淡化了这些指标,并一再强调这种积极走势不会持续至川普的首任任期结束。至少已有一位专家已经预测,房屋和汽车销售在近期出现下滑可能就是美国迈向经济衰退的第一步。
 
金融预测公司Elliott Wave International的全球研究主管甘恩(Murray Gunn)在接受《纽约邮报》采访时称,该公司认为全球主要经济体正处于迈向过去十年来最严重经济衰退的关键转折点。该公司的分析显示,如果美国经济开始萎缩,高额债务会立即成为一个很大的问题。
 
一些专家还警告称,在过去十年里,美国有些经济指标变得更加糟糕,尤其是债务方面的指标。据纽约联邦储备银行的最新家庭债务报告数据显示,在2018年第二季度,美国家庭债务总额增长了$820亿美元,达到$13.29万亿美元,创下历史新高,同比增幅达到3.5%,远远高于2008年的峰值水平,这主要是因为按揭贷款债务大幅增加。
 
与此同时,美国的未偿还学生贷款债务总额也从2008年的$6110亿美元增至目前的逾$1.5万亿美元以上。此外,美国的汽车贷款总额也远远超过了2008年的峰值水平,目前已经高达约$1.25万亿美元。美国未偿还的信用卡债额则和经济大衰退前几年一样高。

 
由于在经济衰退期间各国央行都推出宽松货币政策刺激经济增长,从而也使得全球债务自2008年以来增加了一倍有余,从$177万亿美元升至$247万亿美元。
 
经济评论员希夫(Peter Schiff)向《纽约邮报》表示,美国即将迎来的经济动荡不能称之为经济衰退,因为情况会比经济大萧条更糟糕,与十年前相比,美国当前的经济状况要糟糕得多。
 
美国国民的支出和收入普遍下降,也意味着贷款违约率可能会在未来几年里进一步恶化。希夫亦指责美联储以及其他国家的央行对即将出现的经济崩溃负有一定责任。
 
希夫在接受《纽约邮报》采访时表示,他认为美国将会迎来美元危机,人们可能认为土耳其里拉危机现在看起来很糟糕,但是,当他们看到美元崩溃,美国出现主权债务危机时,就会知道现在的土耳其里拉危机只是小巫见大巫。到那时,美国政府将不得不在债务违约和通货膨胀失控之间做选择。
 

与本文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大中资讯网立场。评论不可涉及非法、粗俗、猥亵、歧视,或令人反感的内容,本网站有权删除相关内容。

请先 点击登录注册 后发表评论
You must be logged in to join the discussion

©2013 - 2024 chinesenewsgroup.com Chinese News Group Ltd. 大中资讯网. All rights reserved. 
Distribution, transmission or republication of any material from chinesenewsgroup.com is strictly prohibited without the prior written permission of Chinese News Group 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