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主要内容

移民生活:养儿防老

来源: 成铁妹

 
前段时间,我的兄长,病的很重,起先是忧郁寡欢,闷闷不乐,后来每况愈下,发展到夜不能寐,狂躁焦虑,说话胡言乱语,颠三倒四,且耳聋骤然严重,还拒绝饮食,危在旦夕,有不久于人世之趋势。在电话中,我不清楚的听到他说‘在世的时日不多了’。难过的我掉下了眼泪。家人在准备后事。侄子发微信说‘希望父亲能够安安静静的走完一生’。子女老伴之间,各有想法,有的认为,应送老年病医院看看是否还有希望。有的主张先不去医院,在家里有老伴在旁,精神和情绪会更好一些。最后一致认为,还是在家观察一段,再看情形。我则不明白,为什么一个头脑一惯清晰,思维敏捷,而且没有什么致命疾病的人,突然变成了失智的出乎人们意料之外的模样。
 
分析起因,是自从他们住进福利院后,尽管诸多条件很好,但他总认为,失去了与外界接触的自由,成了孤家寡人。饮食也只能是大锅饭,比起过去夫妻俩过家庭生活换着花样的调理,差之千里,因此对吃饭失去了兴趣。但更严重的是,住进某医院检查后,症状有所加重,幸运的是,经请教某医院专家后,遵医嘱按时服药,病情日渐好转,目前,夜里能睡整觉,不再狂躁折腾,也能吃进一些食物,且有了饿的感觉。来人还能打招呼,并能将客人送到电梯口。连楼里的住户见了他都说看到了笑脸。目前仍在向好的方面发展。

 
能够如此,固然药物对症起了作用,但孝顺的儿女尽心尽力的照顾更是病情好转的重要原因。养儿防老是中国人的传统美德。俗话说的好‘过日子就是过孩子’,没有孩子的家庭,不能算完整的家庭。因此,中国人对子女的投入和付出是无法用金钱估量的。所以,儿女对父母的回报也是理所当然。像我哥的儿女就是养儿防老的极其有力的印证。
   
在我哥病重期间,虽然也雇有专门护工,但按照一般惯例,儿女工作忙,定时来看望一下,就算不错了。更何况养儿防老这种观念,在有些人的头脑中已经逐渐淡化了。可他的儿女不是这样,儿子只要不出差,每天中午下班后,托人在机关买好饭,他即去到福利院,无微不至的照顾父亲,如帮助大小便、洗澡,推到院里晒太阳,同时用语言引导交流,日子久了,一到中午,父亲就会问老伴,儿子怎么还未过来。说明他有这种渴望和要求。因为在他的心里儿子和护工的位置是不一样的。儿子是亲情,护工是责任,两者同样是照顾,效果是不能相提并论的。再后来,他的神志清楚了之后,还说‘儿子小时我没有时间那么尽心照顾,她妈快要分娩时,我只送到医院就去工作了,现在他真有反哺的精神,不能不为之感动’。每到星期日,再忙儿子也要带他们去有名的山西面食馆去吃父亲爱吃的过油肉、拨鱼等面食。总之,为父亲增进食欲,想尽了各种办法,取得了父亲的欢心。

   
女儿则每天给他带来晚饭如小米粥、大米粥、面片汤、炒面、和各种炒菜、小菜,补充大锅饭吃不到的东西,还定期带人来帮他们洗衣服、理发。体现了儿女们的亲情与孝心。这样做的结果,哥的心情大为改观。食欲也恢复到了一般老年人的正常水平。看来,老哥的生命,硬是由于儿女们的精心照顾,从死亡线上拽回来了。这真是最有说服力的养儿防老例证。

 

与本文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大中资讯网立场。评论不可涉及非法、粗俗、猥亵、歧视,或令人反感的内容,本网站有权删除相关内容。

请先 点击登录注册 后发表评论
You must be logged in to join the discussion

©2013 - 2024 chinesenewsgroup.com Chinese News Group Ltd. 大中资讯网. All rights reserved. 
Distribution, transmission or republication of any material from chinesenewsgroup.com is strictly prohibited without the prior written permission of Chinese News Group 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