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主要内容

“柿子捡软柿子捏”,中国从加拿大开刀

China smells weakness – so it’s picking on Canada
来源: 大中报 冯惠蓉

 
《环球邮报》日前发表的一篇由Macdonald-Laurier Institute执行董事Brian Lee Crowley撰写的文章称,因为华为首席财务官孟晚舟(Meng Wanzhou)的引渡案而与中国发生争执,并不是加拿大想要做的事情。但是,现在越来越清楚的是,这是一场加拿大输不起的仗,因为中国在对抗西方的全球竞争中显然认为加拿大是个好捏的软柿子。
 
在最近闹得沸沸扬扬的谢伦伯格(Robert Lloyd Schellenberg)案中,北京几乎不加掩饰地利用中国法院向渥京施压,导致加中两国关系变得剑拔弩张。特鲁多总理指责中方“随意”判处被控走私毒品的加拿大毒贩死刑。中国外交部则要求加拿大政府停止“这种不负责任的言论”。与此同时,加中两国都针对对方发布了旅行警告。
 
众所周知,中国对涉毒罪行一直予以严惩,哪怕其中涉及到外国人,但值得注意的是,尽管导致北美及其他地区出现阿片危机的芬太尼主要是来自中国,但中国严打毒品犯罪的举措并未延伸至其国内生产和出口芬太尼的行业领域。此外,再加上中国当局拘捕了加拿大公民康明凯(Michael Kovrig)和斯帕弗(Michael Spavor),以及鉴于中国有将刑事审判政治化以巩固共产党政权的悠久历史,这显然很难让人相信中方会像加拿大对待孟晚舟一样,运用本国法律对外国公民进行公平审判。

 
毫无疑问,中国的矛头是指向加拿大,而非美国,因为他们认为加拿大既软弱,又渴望与中方建立更紧密的经贸关系。鉴于渥京此前一味讨好,中国对此更加深信不疑。如果说加拿大人之前并不了解本国政府一直代表他们去奉承的中国政府的可憎和残暴本质,那谢伦伯格案会擦亮所有人的眼睛。
 
中国尊重强者,而不是软柿子。为了保护加拿大人和加拿大的法制精神,加拿大必须清楚表明不会任由这种令人发指的暴行继续下去,并对中国当局不断升级的挑衅行为作出坚决回应。
 
加拿大可以立即采取以下措施:驱逐中国大使;利用《马格尼茨基法案》(Magnitsky)制裁中国;加强和台湾的关系。尽管因为政府行为而惩罚中国老百姓可能会令人不快,但加拿大当局还是可以考虑收紧签证条件。
 
加拿大还应该加入大多数盟友的行列,拒绝华为参与本国未来的5G通信网络建造,以明确表达反对中国进行要挟和恐吓的决心。在加中两国关系正常时,华为就被认为会构成国家安全威胁,在中国对加拿大进行报复和攻击之际,允许这家必须听命于中国共产党的公司涉足加拿大通信基础设施的核心应该没有希望了。

 
但是,加拿大只靠自己行动并不足够,还必须和盟国紧紧团结在一起。如果中国对加拿大的恃强凌弱行为会影响到其与西方的关系,那北京就会三思而后行。加拿大应该表明在此事上期待华盛顿的全力支持,因为加拿大是因为回应美国的引渡请求才遭到中国的报复,而中国对强大的美国有所忌惮。在此时此刻,这是安全受到北京威胁的加拿大人的最大希望所在。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中国针对加拿大的咄咄逼人之举会适得其反。因为针对孟晚舟的引渡程序并不只是走过场。根据加拿大的法规,司法部长可以基于明确的理由酌情拒绝引渡请求。
 
实际上,中国的恃强凌弱之举已经导致其失去促使加拿大动用部长酌处权的机会。不仅如此,中国还撤去了遮羞布,暴露出其黑手党式政权的本质,在这种政权下,解决问题主要是通过威胁和恐吓,而不是理智而有诚意的谈判。
 
但人们可能仍然没有忘记,特鲁多曾经因为“钦佩”中国的“专制政权可以轻而易举地改变经济发展方向”而引发轩然大波。
 
关于“中国专制政权”是如何运作,加拿大人刚刚上了一堂课。这与经济无关,而是关乎共产党轻而易举就可以操纵作出改变,以加拿大公民的性命做威胁,以期藉此逼迫加拿大放弃法治精神的中国司法系统。这就是中国政权的本质,没有什么值得钦佩的,倒是有很多遭人反对的地方。
 
 

与本文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大中资讯网立场。评论不可涉及非法、粗俗、猥亵、歧视,或令人反感的内容,本网站有权删除相关内容。

请先 点击登录注册 后发表评论
You must be logged in to join the discussion

©2013 - 2024 chinesenewsgroup.com Chinese News Group Ltd. 大中资讯网. All rights reserved. 
Distribution, transmission or republication of any material from chinesenewsgroup.com is strictly prohibited without the prior written permission of Chinese News Group 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