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主要内容

父母对孩子大声嚷嚷是最不明智的行为

来源: 大中报 紫馨



根据纽约时报的报道,50年来,父母用打屁股的方式来管教孩子的现象越来越少。但对孩子大喊大叫的方式几乎是父母在黔驴技穷时使用的最无用的方法,也是当今为人父母者最不明智的行为。

在经常大喊大叫的家庭里,子女的自尊心往往较弱,抑郁的比例更高。2014年发表在《儿童发育杂志》(Journal of Child Development)上的一项研究表明,冲着孩子大喊大叫会产生类似于体罚的后果:焦虑、压力和抑郁程度增加,问题行为也随之增加。

在你为人父母的经历中,你有多少次在对孩子嚷嚷后想过“嗯,这么做对不对”?
嚷嚷无助于你树立权威,这只会让孩子觉得你失控无能,让你看起来软弱无能。实话说吧,你之所以大喊大叫就是因为你没辙。嚷嚷甚于打屁股,是父母不知道还能怎么办的反应。



但大多数家长发现,不用嚷嚷就能度过一天真的很难。关于喊叫的最新研究向父母提出了两个问题:我应该怎么做?要怎么改掉这个习惯?

我们在这里讨论的,不是你大声喊叫提醒孩子小心汽车。我们说的是把吼叫作为一种纠正方式。作为一种工具,纠正性的大喊大叫是没有效果的,不过是对孩子习惯性的嚷嚷而已。我们每天会因为同样的事情对子女叫喊,而且由于觉得没有效果,还要越叫越凶,音量越来越大。“把衣服放好!”“下来吃饭啦!”“不要骑在狗身上!”“别老打你弟弟!”“快点快点,要迟到了!”“你为什么总是这样?”

耶鲁大学的心理学和儿童精神病学教授卡兹丁(Alan Kazdin)说,仅仅知道大喊大叫本身不好是没有用的。它其实并非一种管教孩子的策略,而是你自己的一种发泄手段。

卡兹丁说道,“如果父母的目的是宣泄,我想消消气,并且向你表明我有多生气,好吧,大喊大叫可能是完美的。如果目的是改变孩子的某些方面,或者在孩子身上培养一种积极的习惯,那么大喊大叫可就更行不通了。”还有其他的策略,无需你像疯子一样喊叫。



很多人认为,积极正面其实是一种懒惰的表现形式,就好像那些积极正面的父母根本不会管孩子。但不许嚷嚷需要父母有提前的规划和纪律,而嚷嚷则不然。

卡兹丁在推广一个名为ABC赞美法项目,它代表着前置条件(antecedents)、行为(behaviors)和后果(consequences)。前置条件是进行提前的设置,具体说,就是在你希望孩子做什么之前,先告诉他们。行为就是父母对行为进行定义、塑造和建模。后果就是当行为得到执行时,表达赞许,做出一种夸张的赞美,同时伴以表示赞同的肢体动作。

因此,不要每天晚上因为孩子把鞋到处乱丢对他大喊大叫,而是要在早上问他,能不能回家时把鞋子放好。确保你回家把自己的鞋子放好。如果你的孩子把鞋子放好了,乃至能把它们放在该放的地方附近,告诉他这样很好,然后拥抱他。



ABC赞美法是一种非常具体的技术。你必须热情,所以必须在脸上摆出傻乎乎的笑容,甚至举起手来挥舞。接下来你要用一种非常高兴、愉快的声音,说出你赞美的内容。第三步是抚摸孩子,并给他一些不用语言表达的赞美。这种傻乎乎是该项目的特性而不是缺陷。它让孩子注意到伴随正确行为而来的赞美。这就是重点。

卡兹丁表示,“我们要养成习惯,这种做法实际上改变了大脑,在这个过程中,你想纠正的行为,各种闹脾气和斗争,所有这一切都消失了。”此外,他指出,“作为一个副作用,当你做这些事情时,父母的抑郁和压力实际上会下降,家庭关系会好转。”

如果孩子表现得更好,那么我们就不会大叫。如果我们不大叫,孩子就会表现得更好。



拥有这样一个系统的美妙之处在于,它不是在孩子做了坏事之后做出反应,不是等他们搞砸事情然后生气。相反,你有一个明确的计划。但规划需要父母这边的自律,这非常有挑战性。“我们知道人类有所谓的消极偏见,”卡兹丁说。“用心理学术语讲,这叫‘正常’。这是大脑里的一种东西,对环境中的负面事物非常敏感。”

大喊大叫是我们固有的本能。这是一种生存本能,取决于那些它要保护的东西。大喊大叫是很难放弃的,因为它让我们觉得这是为人父母该做的。

在1960年代,94%的父母使用体罚。2010年的一项民意调查显示,这一数字下降至22%。这可能有很多原因,包括一些儿童发展教育者的影响。但肯定有一个原因是,如果有一种更有效的方式来改变孩子们的行为,而且不涉及暴力的行为,那么打孩子的原因就会消失。如果不起作用,为什么还要打屁股?这同样适用于大喊大叫:你为什么要大喊大叫?这对孩子无任何益处。

最终,纪律技巧是必须且有效的,要让孩子在一天之中做你希望的事情、不做你不希望的事情。赞美是有效的。而惩罚是无效的。

与本文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大中资讯网立场。评论不可涉及非法、粗俗、猥亵、歧视,或令人反感的内容,本网站有权删除相关内容。

请先 点击登录注册 后发表评论
You must be logged in to join the discussion

©2013 - 2024 chinesenewsgroup.com Chinese News Group Ltd. 大中资讯网. All rights reserved. 
Distribution, transmission or republication of any material from chinesenewsgroup.com is strictly prohibited without the prior written permission of Chinese News Group 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