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主要内容

美国大企业是如何让中国再次伟大的(上)

How America’s Biggest Companies Made China Great Again
来源: 大中报 冯惠蓉



美国通用电气公司(GE)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杰夫•伊梅尔特(Jeffrey R.Immelt)现在已经开始渐失信心,因为该公司包括电力和医疗成像在内的主要业务增速都开始低于公司预期水平。与此同时,中国政府监管机构的态度似乎也越来越敌对,开始貌似毫无理由地收紧许可证,并增加了对公司设施的检查次数。在罗马,伊梅尔特将自己的真实想法告诉了其他一些公司的首席执行官,据当时在场的几位高管称,伊梅尔特对他们说:“我真的很担心中国当局阻挠,我不确定他们最终是否希望我们(外国公司)当中的任何人成功,或是我们当中的任何人是否能够成功。”


 
在接下来的几年里,将会有越来越多《财富》世界500强公司的高管发出类似的抱怨。这些公司在中国的发展之路非但不会变得越来越轻松,反而会愈发艰难。但是,包括通用电气在内几乎没有公司想要通过向美国政府进行投诉,并经过正式的贸易投诉程序解决这个问题。因为这样做很可能会激怒北京。事实上,当伊梅尔特在罗马发表的言论成为金融媒体的头条新闻后,通用电气立即打了退堂鼓,发表声明称伊梅尔特的发言被“断章取义”。
 
目前,数十年来一直被视为是全世界最重要的双边关系——美中两国的关系已经降至冰点。在本文发表时,美国总统川普和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已经安排好在日本大阪举行的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峰会(G20峰会)间隙进行会面,而此时正值世界两大经济体的贸易战愈演愈烈之际。美中两国的经贸关系不断恶化只是逐渐拉开序幕的冷战2.0的一部分,现在这两个大国正在公开角逐在东亚及其他地区的影响力。
 
在美国,美中关系出现令人震惊的转变已经引发中国观察家和决策者日益激烈的辩论,而这些辩论所围绕的一个基本问题,同时也是产生深刻历史共鸣的问题就是谁失去了中国?


 
对于当前的惨淡态势,美国大企业所扮演的角色不容忽视。
 
在过去十多年里,曾先后担任《财富》杂志和《新闻周刊》的中国部总编的我亲眼目睹了美中关系是如何一步步地走到今天。作为全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中国一直是外商梦寐以求的大市场。在本世纪初,英国的衬衫制造商曾梦想在中国销售“10亿件衬衫”。如今,脸书创办人马克•扎克伯格(Mark Zuckerberg)又在学习普通话,以期有一天他能吸引13亿中国人使用脸书。
 
中国一直势不可挡
在邓小平成为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后,中国开始打开大门吸引外国投资,并且成果斐然:起初外企只是在鞋类和纺织等低技术行业寻找廉价劳动力;但随着中国通过经济改革变得越来越富裕,外企开始瞄准中国的13亿客户。


 
对于美国公司的首席执行官们来说,中国市场的巨大潜力意味着美国的对华政策必须围绕培育和扩大美中两国的经贸关系制定。正如美国中国商会前会长詹姆斯•麦格雷戈(James McGregor)所言,中国在很短的时间内就从一个孤立、敌对和贫穷的国家变成了一个拥有10亿消费者的开放国家,即便是中国在1989年发生震惊全世界的六四大屠杀后,其影响也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烟消云散。在六四事件发生仅两年后,美国对中国的直接投资便从1991年的$2.17亿元猛增至次年的近$20亿元。
 
对于美国的决策者和商人来说,当时的世界前景一片光明。苏联已经解体,而邓小平将中国带上了世界舞台。伊梅尔特的前任,时任通用电气首席执行官杰克•韦尔奇(Jack Welch)在几年前访问上海时曾告诉我,在那个时候“我们都祈祷中国的经济发展更上一层楼,后来的结果证明我们的祈祷没白费。”
 
与此同时,美国的大企业也开始表明自己的立场,先是向克林顿政府,而后又向其继任者小布什强调对华贸易是美国的优先事务,而华盛顿也毫不犹豫地对此表示赞同。华盛顿的资深贸易分析家艾伦•托内尔森(Alan Tonelson)表示,《财富》世界500强公司和美国商会不仅影响美国的对华政策,他们也在参与制定政策。


 
美国大企业的第一个目标就是让美中贸易关系“永久”正常化(也就是PNTR,即永久性正常贸易关系)。在2000年之前,由于六四事件的后续影响,华盛顿每年都要决定是否准许中国像美国其他贸易伙伴一样进入美国市场。随着美国商会和美中贸易全国委员会成为华盛顿的明星,美国企业也加大了游说力度。有超过600家美国企业推动政府给予中国PNTR地位,最终他们如愿以偿。在与人权倡导者进行富有争议的辩论后,美国政府在2000年批准给予中国PNTR地位。
 
当时,美国的这些企业说客并未意识到由此对企业供应链产生的巨大影响最终可能会导致立法变革。正如经济学家贾斯汀•皮尔斯(Justin Pierce)和彼得•肖特(Peter Schott)在2016年发表的一份名为《中国冲击》(The China Shock)、着眼于研究美国的制造业就业是如何随着中国迅速崛起而走下坡路的研究报告所指出的,如果没有PNTR地位,中国不会如此轻而易举地进入美国市场,而美国企业也就不会越来越依赖中国供应商。而有了PNTR地位后,投资的闸门也随之打开,美国跨国公司也开始和北京携手合作,共同打造新的以中国为中心的供应链。


 
《财富》世界500强公司只是先头兵
在获得美国PNTR地位后,中国接下来的目标就是加入制定全球贸易规则的国际机构,即世界贸易组织(WTO)。加入世贸组织不仅有助于促进中国的经济增长,同时也是中国向全球贸易大国转型的终极信号。对此,美国企业同样力挺,美中贸易全国委员会当时曾发文称,这意味着中国终于同意按规则行事,同时也可以确保美国出口商受益于中国进口关税大幅削减。
 
在2001年12月,美国企业再次如愿以偿,中国正式加入了WTO。美国商会当时曾发表声明称:“毫无疑问,这对美国出口商和美国消费者来说是一场胜利。”
 
在中国加入WTO后,美国企业的在华投资迅速飙升,尤其是在新世纪头十年里涨速惊人。在2012年,我曾碰到美国田纳西州纳什维尔(Nashville)一个供应商的首席执行官詹姆斯•万斯(James Vance),他的公司专门制造步行靴、空气投影仪、吊索以及其他低端医疗设备。万斯称,中国加入WTO后不久,他的公司就将大部分生产线从美国东南部转到了中国东南部的广东省。原因很简单,那就是该公司想要大幅降低制造成本,并将自己的产品出口到世界其他地方,而不仅仅只是局限在美国,当时几乎所有美国企业都抱有同样的想法。到2015年时,在中国对美国的出口商品中,来自外资公司的商品占比已经多达60%。


 
在21世纪初,我在北京的一个邻居是福特公司在中国西南部城市重庆建立的大型新工厂的负责人。(他工作日都在重庆,周末回到北京和家人团聚)。在一个美国企业高管陷入政治不正确的时代,这位邻居有一天晚上告诉我,他认为福特最终还会将更多生产线转移到中国,其产品不仅面向中国国内市场(目前按汽车销售数量来看,中国是全球汽车最大消费市场),还会出口到海外。他称,中国会变得像日本一样,成为一个出口大国。(待续)

* 注:本文是《新闻周刊》6月25日发表的一篇文章,作者Bill Powell是《新闻周刊》亚洲编辑和首席国际通讯员。


 

与本文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大中资讯网立场。评论不可涉及非法、粗俗、猥亵、歧视,或令人反感的内容,本网站有权删除相关内容。

请先 点击登录注册 后发表评论
You must be logged in to join the discussion

©2013 - 2024 chinesenewsgroup.com Chinese News Group Ltd. 大中资讯网. All rights reserved. 
Distribution, transmission or republication of any material from chinesenewsgroup.com is strictly prohibited without the prior written permission of Chinese News Group 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