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主要内容

英国新首相走马上任 坚持脱欧不改变

来源: 大中报 菲尔



根据BBC的报道,7月24日,在罕见的酷暑热浪中,英国迎来了脱欧公投后的一位新首相。

曾经担任过伦敦市长、英国外交大臣的鲍里斯·约翰逊(又名莊汉生,Boris Johnson),在执政保守党党内投票中获胜,应女王邀请成为英国的第55任首相,组建新一届政府。

当天,这位55岁的新首相在唐宁街10号门前发表就职演说表示,英国将基于自由贸易和相互支持的原则与欧盟达成更好的协议。

他说,他完全有信心在99天内解决脱欧问题,即在10月31日最后期限之前实现脱欧。

他强调,前任首相特蕾莎·梅(Theresa May)做了很多工作,但还是有一些悲观主义者认为英国不可能实现脱欧。现在他要表示,那些批评者、怀疑者、悲观者都错了。



实现脱欧承诺
约翰逊指出,“那些下赌注不看好英国的人士将会输得精光,因为我们将恢复人们对我们民主制的信任,我们将履行议会对人民一再做出的承诺,将于10月31日脱离欧盟,这里不存在如果或但是。”

他表示,英国正在为实现脱欧后的未来做准备,他将改变税收政策以鼓励投资。 他说,他希望获得更多的自由贸易协议,这些协议已经使数以百万计的民众摆脱贫困。

他强调,经过多年的自我怀疑,现在是重新夺回英国历史性角色的时候了,他说这个角色就是宽宏大量,与世界保持接触。

约翰逊还表示,英国将寻求与欧盟建立密切的伙伴关系。他还感谢了身在英国的300万欧盟成员国公民,称新政府会保证他们拥有留在英国的权利。

与此同时,他指出仍要准备无协议脱欧:“我们必须为布鲁塞尔拒绝进一步谈判的极小可能性做好准备”,“准备只是常识。”



约翰逊接任首相后立刻宣布政府新内阁的主要大臣:他们是:财政大臣萨吉德·贾维德(Sajid Javid);内政大臣普丽蒂·帕特尔(Priti Patel);外交大臣兼第一国务大臣多米尼克·拉布(Dominic Raab);脱欧事务大臣史提芬·巴克莱(Stephen Barclay)。

英国在2016年6月23日举行公投决定脱离欧盟后,时任首相卡梅伦宣布辞职。继任首相特蕾莎·梅在两年多的时间内,与欧盟多番谈判达成的脱欧协议,却未能获得英国议会的通过,特蕾莎·梅被迫辞职。

因而有了新首相鲍里斯·约翰逊的上任。英国首相,堪称世界上最为位高权重的职位之一,手上掌握着8000亿英镑的财政预算、15万人的军队和核武器按钮。

如今,对英国上下来说,当务之急是新任首相使脱欧得以实现。

其实,在特蕾莎·梅辞职后,约翰逊成为新首相热门人选并不出乎意料。



新旧首相的交接
按照英国的传统,离任首相和继任首相之间的交接大约在一个小时左右。

离任首相先要到白金汉宫向女王递交辞呈,并向女王提名“推荐”下一任首相人选。如果执政党在大选中失败,那么离任首相将推荐赢得选举的反对党领导人。

紧接着,被提名推荐的继任人会收到女王私人秘书的传召觐见女王,之后应女王“邀请”授权组建下一届政府。

这些政治人物在进入白金汉宫觐见女王时,还被称为“女士”、“先生”,离开时,他们的正式头衔变为“首相”。

鲍里斯·约翰逊将是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在位期间的第十四位首相,而第一位恰巧是约翰逊非常崇拜、被英国民众选为有史以来最伟大的英国人温斯顿·丘吉尔。

在脱欧问题上,约翰逊一直发誓英国要在10月31日完成,用他的话说:“要么脱要么死”(do or die),也就意谓着如果英国和欧盟届时不能达成协议,他准备接受无协议脱欧的局面。

梅首相告别
在特蕾莎·梅前往白金汉宫之前,她最后一次参加在下议院举行的“首相问答”。



期间,英国主要反对党领袖科尔宾向梅首相致敬,赞扬她“为大众服务的精神”,但对她执政期间的经济、无家可归者问题以及脱欧问题提出批评。

特蕾莎·梅在回答科尔宾的批评时,列举了自己的政绩,包括改善学校、提升就业以及更多人拥有住房。

她说:“政治的关键,不是把政府公文转来转去,也不是出口成章,更不是成为媒体头条,而是我们每天所做的改变,影响到这个国家上上下下人民的生活。”

约翰逊:标准的上流精英
1964年6月19日,约翰逊出生在美国纽约,一头金发遗传自土耳其裔的曾祖父阿里·科玛尔。科玛尔曾是一位无畏的记者,还曾在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崩溃前担任过内政大臣。20世纪初科马尔举家定居英国后将姓氏改为约翰逊。科玛尔还表示,自己的孩子们有四分之一的印度血统。

约翰逊头脑敏锐、学业优良,朋友和同事们也能感觉到他的雄心勃勃。



约翰逊的童年是在家庭农场的田园风光中度过的。 他和兄弟姐妹们是团结而活泼的一群,可在学习和运动方面从不甘示弱。在同哥哥姐姐们的竞赛中,约翰逊总能领先。不过,他志不在此,他小时候的理想是做“世界之王”。

约翰逊的父亲斯坦利是英国保守党资深成员。七十年代早期成为首批欧共体专员,负责污染控制,因此举家迁往布鲁塞尔。不过,父母的离异让他不得不回到了英国的寄宿学校。

后来,他得到了著名的伊顿公学奖学金,成为了两位英国王子的学长。

1983年,约翰逊进入牛津大学学习古典文化,积极参与各种政治活动,凭借个人魅力赢得众人欢笑、欢呼、拥戴,当上了牛津辩论社(Oxford Union)主席。此前跟他争夺保守党党魁位置的麦克尔·戈夫也担任过这个精英组织的主席。

他在牛津娶了据称是牛津校花的姑娘。可惜这次婚姻只维持了不到三年。



记者出身
从牛津毕业后,约翰逊的事业起步并不顺利,第一份管理咨询的见习工作只做了一个星期。

1987年开始担任《泰晤士报》记者,但因编造了一句引语被解雇。该报当时的主编是他的教父,但还是决定炒他鱿鱼。

后来,《每日电讯报》看中了他,委以重任,1989年派他到布鲁塞尔担任驻欧共同体记者,1994年回伦敦总部担任助理总编,1999年出任The Spectator (《旁观者》)杂志主编,一直到2005年。

这期间,他和童年在布鲁塞尔的朋友、已经成为大律师的玛丽娜·惠勒再结连理,育有四个孩子。

他的新闻生涯蒸蒸日上,开始成功涉足电视。涉猎范畴从汽车专栏到小说、电视纪录片,无所不包,他的专栏文集也成了畅销书。

他不修边幅,口无遮拦,不拘小节,但很会讨公众喜欢。



政治抱负
约翰逊从小就有政治雄心。

1997年,初涉政坛,约翰逊作为保守党候选人代表在一个工党票仓选区参加大选,结果惨败。

2001年重新参选,在牛津郡亨利选区胜出。2005年再次当选议员。

不过,他在杂志上发表尖酸刻薄的文章,特别是挖苦利物浦人的评论,得罪了议会中的同僚。

当时的保守党主席虽然顶住了让他辞去议员身份的压力,却不得不让党的文化事务发言人向利物浦全体居民道歉。

2006年他又因关于巴布亚新几内亚“食人”的言论而向该国整个国家道歉。



到这时,他的动辄放炮、随后道歉和他那一头蓬乱的金发以及骑着自行车穿行伦敦的形象一起成了他的“商标”。

2007年,约翰逊参加伦敦市长选举,挑战工党候选人肯·利文斯通,2008年险胜,随后辞去议员职务。

2012年,约翰逊再次当选伦敦市长。那次胜利被认为是保守党在中期地方选举中屈指可数的亮点之一。

2015年,约翰逊重回议会,但保留了伦敦市长职位。当时就有不少揣测,认为他很可能会争夺保守党党魁职位,挑战牛津校友、时任首相卡梅伦。

约翰逊在2011年接受BBC《新闻之夜》采访时说,他在离任伦敦市长之后无意在政坛谋求重要职务。

不过,没多少人把这话当真。事实上许多人认为,约翰逊在英国脱欧公投议题上的种种言行,似乎暴露出他有更大的政治抱负。

脱欧坚定不移
2016年,英国举行脱欧公投前,约翰逊以伦敦市长身份表态,说公投是“一辈子只此一回的机会,投下真能有带来变化的一票”。这一表态引发空前关注。他父亲,前保守党政治家斯坦利·约翰逊在接受BBC采访时说,他想不出还有什么比儿子这一表态“更可能终结职业生涯的举动了”。



卡梅伦是坚定的留欧派,约翰逊则跟牛津校友、保守党盟友、司法大臣迈克尔·戈夫组成“梦之队”,主张硬脱欧。卡梅伦和留欧阵营大受打击。

公投结果揭晓,卡梅伦辞职,众目所向,约翰逊接任党魁和首相似乎没有悬念。但是,6月底他本来应该宣布参选,却最后一刻节外生枝,事态急转。戈夫宣布独立参选。约翰逊稍后退出选战。

约翰逊和戈夫的“梦之队”只生存了几天。它的解体为特蕾莎·梅入主唐宁街10号铺平了道路。梅上任后又出人意料地任命约翰逊担任外交大臣。

2017年议会选举中保守党失去议会多数地位,成了少数党政府,但约翰逊保住了议席,也保住了外相工作。

被任命外相时,很多人认为约翰逊的政治生涯就此告终。后来事实证明这是对他政治抱负的低估。



他任外相期间并没有直接参与脱欧谈判事宜,主要精力放在处理叙利亚和俄罗斯危机等外交事务,以及在海外为英国呐喊。

在他任上,英国驱逐了20多名持外交护照在英国工作的俄罗斯人,作为对索尔兹伯里神经毒剂事件的报复。英国政府认为双面特工被下毒这件事上俄罗斯脱不了干系。

不过,脱欧是这期间一切政治剧情的主旋律。

约翰逊坚持硬脱,而梅首相则坚持与欧盟谈判。2018年7月,梅在首相乡间别墅召集内阁要员开会,试图为她的“软”脱欧计划争取共识,达成一致。约翰逊当时虽然认定梅的脱欧计划“疯狂”,但一开始还跟其他大臣保持一致支持梅首相。

但脱欧事务主管戴维·戴维斯因为不满梅政府对欧盟“妥协太多”宣布辞职后,约翰逊也宣布辞职。

硬脱欧,准时脱欧,有没有协议都脱欧,是约翰逊争夺保守党党魁的口号。



与本文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大中资讯网立场。评论不可涉及非法、粗俗、猥亵、歧视,或令人反感的内容,本网站有权删除相关内容。

请先 点击登录注册 后发表评论
You must be logged in to join the discussion

©2013 - 2024 chinesenewsgroup.com Chinese News Group Ltd. 大中资讯网. All rights reserved. 
Distribution, transmission or republication of any material from chinesenewsgroup.com is strictly prohibited without the prior written permission of Chinese News Group 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