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主要内容

中美贸易战已让中国领导人心焦,猪肉短缺更是雪上加霜

来源: 大中报 王飞



根据纽约时报近日的报道,停滞的经济、令人厌烦的中美贸易战已让中国高层领导人夜不能寐,现在民生菜篮子的猪肉供应紧缺也让他们头疼不已。

具体地说,猪的短缺正迅速成为一个全国性的危机。

近日公布的数据显示,几个月来一直在上涨的猪肉价格,较去年同期提高近50%。这让消费者怨声载道。官员们在与一场摧毁了中国猪肉供应的瘟疫爆发作斗争的同时,也暗暗表现出一丝惊慌。

中国总理李克强和国家最高管理机构呼吁,要“态度更加迫切”地应对这个问题。上个月,另一名高级官员称猪肉问题“事关大局”。据当地新闻报道,至少有三个地方政府为了确保消费者能继续吃得起猪肉,已动用了国家的猪肉战略储备。



中国有猪肉战略储备,猪肉在这里的重要程度可见一斑。

即使采取了这些措施,但消费者的钱包还是受到了沉重的打击,由于正值与美国打贸易战,中国的食品价格已经在上涨。

“太贵了,太贵了,太贵了!我们买不起,”69岁的退休人员桂馥怡(音)上周在北京一家超市的肉柜前说道。这些日子,桂女士只买肉馅包饺子,而不是大块的肉。

9月10日上周二,中国公布的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显示,消费者的负担日益加重。与去年相比,食品价格上涨了10%。中美之间的贸易紧张关系导致对美国农产品和牲畜饲料征收的关税大幅上升,这加剧了食品价格的上涨。

“中国政府总喜欢说,中国能忍受贸易冲突带来的任何痛苦和影响,”加州大学圣迭戈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San Diego)副教授、研究中国经济问题的专家史宗瀚(Victor Shih)说。“但他们唯独不提的是首当其冲承受痛苦的老百姓。”



中国曾公开表示,与美国的贸易战不会影响国内的猪肉供应。但随着最新一轮关税于9月1日生效,中国正在对包括大豆、猪肉、海鲜和原油在内的美国产品加征额外的关税。

据分析师们估计,猪肉今年年底的价格可能会达到2018年时的两倍。就在官员们为更大幅度的价格上涨做准备时,北京面临的挑战也变得越来越严峻。

一年多来,中国一直在努力控制非洲猪瘟的恶性流行,这种高度传染性的疾病对人类无害,但让几乎所有患病的猪死亡。中国政府于2018年8月宣布了非洲猪瘟的首次爆发,那以后,全国各省都出现了疫情报告。

作为应对措施,当局禁止了农民用泔水喂猪,剩饭剩菜是猪瘟向健康猪群传播的主要渠道,因为猪瘟病毒能在粪便和生肉中存活好几天。官员们在爆发猪瘟的地方采取了隔离措施和运输限制。警方还将贩卖受感染猪的人逮捕。



但安全卫生标准一直很难在中国数百万个小型的家庭后院养猪场里得到执行,中国的大部分生猪是这些养猪场喂养的。政府说,为试图阻止瘟疫蔓延,目前已经宰杀了120万头猪。与中国去年全年宰杀的7亿头猪相比,这只是很小的一部分。

许多牲畜业分析人士说,官方数字并没有反映出疫情的严重性。

农民和中国的行业观察人士说,大量的非洲猪瘟病例并没有上报给有关部门,导致许多受感染的猪最后进入了市场销售。农民们说,在有些情况下,地方官员对发现的疫情反应迟缓或不愿承认。

非洲猪瘟已经越过中国边境进入越南、蒙古和朝鲜。其他亚洲国家也处于高度戒备状态。

随着猪肉价格上涨、中国家庭准备迎接几个重大节日,地方官员们开始寻找创造性的方法,试图平息人们的焦虑。



东南部沿海城市温州的市政府说,他们有足够的冷冻猪肉储备,可以连续四天保证每位市民每天有50克肉。在南方城市南宁市,居民们被告知,他们每天最多可平价购买一公斤猪肉。据当地新闻媒体报道,中国南部省份广东的政府已承诺将3100多吨冷冻猪肉投放市场。

中央政府还宣布了一系列鼓励农民重新开始养猪的措施,包括为建设或扩大养猪场提供补贴。为那些愿意养猪的农民提供的各种补贴加起来最高可达500万元。

但由于国内部分地区仍有非洲猪瘟疫情,养猪业的扩大可能会给瘟疫带来新的感染和传播机会。

“对政府来说,这确实是一项非常艰巨的任务,”荷兰合作银行(Rabobank)在香港的农业分析师潘成军说。“你不能说为了消灭这种瘟疫,我们必须停止生产。”



潘成军表示,不管政府出台什么样的激励措施,最终决定是否开始重新进入养猪业的是农民自己。她说,有足够多的农民知道病毒仍然存在,感染的风险远未消失。

中国官员在努力补充国内生猪供应的同时,也在推出新信息,强调少吃猪肉的好处。

中共党报《生命时报》最近在头版刊登了一篇题为《猪肉还是少吃为好》的文章。

虽然吃猪肉是中国人长期以来的传统,但文章援引一位名叫许淑芳的卫生官员的话说,吃太多猪肉会让人发胖。该文引用许淑芳的话说,“其实不管猪肉贵不贵,大家都应该改善一下现有的饮食结构,少吃些猪肉,多吃些白肉。”
 


与本文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大中资讯网立场。评论不可涉及非法、粗俗、猥亵、歧视,或令人反感的内容,本网站有权删除相关内容。

请先 点击登录注册 后发表评论
You must be logged in to join the discussion

©2013 - 2024 chinesenewsgroup.com Chinese News Group Ltd. 大中资讯网. All rights reserved. 
Distribution, transmission or republication of any material from chinesenewsgroup.com is strictly prohibited without the prior written permission of Chinese News Group 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