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主要内容

为何世界各国都不愿采用减轻疫情经济损失的措施?

来源: 大中报 冯惠蓉



(大中报/096.ca讯):纽约时报驻伦敦的欧洲经济记者Peter S. Goodman发表文章指出,掌握金钱的人对此寄予厚望。世界上最富裕的国家召集会议,对致命的冠状病毒暴发做出反应,这个消息在各经济体中回荡着,就像直升机为灾区运送救援物资时发出的嗡嗡声。

但事实证明,这些行动没多少抚慰的作用。七国集团领导人上周二临时磋商结束时只是发表泛泛的团结声明,没有具体行动——没有承诺削减利率,没有承诺政府协调支出——他们突显了一个令人不快的事实,导致人们对病毒的恐惧愈发加深:负责限制病毒的经济损害的政策制定者们,似乎认为他们手上根本就没有什么可用的工具。

今天你也许关心的话题:

疫情爆发以来 习近平首次到访武汉
港专家反驳中国研究数据 病毒传播距离应为1-1.8米 而非4.5米
3月11日/周三下午1点疫情快报 WHO宣布新冠肺炎为国际大流行病 加拿大病例突破100例 联邦拨款10亿应对疫情

想要阅读与本文有关的话题?请点击本文末的链接!



在华盛顿,美联储(Federal Reserve)紧随七国集团声明之后,出人意料地宣布将把短期利率下调0.5个百分点,一时间股市欢欣鼓舞。但投资者很快又重新开始了恐慌性抛售,因为他们意识到,更便宜的钱在抗击危机方面作用有限。即使放宽贷款条件,工厂的工人也仍然要困在家中以避免感染或传播疾病,工厂无法开工。

经济学家表示,各国政府拥有能够限制损失的工具,但一直不愿使用它们。他们可以给工作场所被关闭的员工发放现金,为小企业提供信贷,并为受影响最严重的行业(如航空公司和其他旅游相关行业)提供一揽子救助计划。

他们不愿采取这些措施,这似乎反映了政界对增加公共债务的普遍反感。

在美国,川普政府两年前发布了价值1.5万亿美元的一揽子减税——绝大多数好处由最富有的家庭和公司享有——然后开始警告需要减少预算赤字,并且寻求削减为穷人提供医疗和住房的计划。

在欧洲,冠状病毒再次引发了人们对经济衰退的担忧,欧元区的19个国家在举债方面已经多少余地。



这场危机让人们再一次看到世界最大的几个经济体的一个既定事实:公共资金经常用于减税,但在讨论几乎其他所有支出时,它们就消失在有关赤字危险警告的迷雾中。

“出于明确的公共卫生原因,让工人为自己的利益留在家里,不去传播病毒,这时候,如果不为那些不是因为自己的过错而失业的人花钱,相比之下,其他一切都是彻底的浪费,”前英格兰银行利率制定委员会成员、华盛顿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Peterson Institute for International Economics)所长亚当·S·波森(Adam S. Posen)说。

“我们有这样一种观念,就是我们总在超支,”波森还说,“但最终,我们只会在为企业、为特权利益集团做的事情上超支。我们从来没有为普通工人花足够的钱。”

无论国际领导人提出什么建议,他们都要应对一个非传统经济政策手法所能应对的可怕反馈循环。

对世界经济的根本威胁是冠状病毒的持续蔓延。疫情最初导致中国制造业大规模停产,威胁到从汽车零部件到电子产品等一系列商品的全球供应链。然后,它走向全球,从韩国、日本到意大利和德国,对工业造成冲击。



各国政府不顾一切地限制病毒的传播范围,实施隔离,鼓励工人待在家里,并广泛吓阻人们参与旅行、外出就餐、行业展会以及其他可能与他人相遇的活动。所有这些都造成了经济损失,引发了可能出现全球衰退的警告。

为了限制冠状病毒传播对全球经济的威胁,各国政府实施了损害全球经济的政策。

尽管各国央行的行动似乎笼罩着神秘的光环,但它们并没有什么神奇的力量来突破这种危险的状态。传统上,它们使用一种强有力的工具,即它们对短期利率的影响。

当经济陷入困境,工人面临失业威胁时,央行就会调低利率,降低信贷成本,鼓励企业和家庭借贷、消费和投资。当经济中所谓的需求面出现问题时,也就是当个人和企业因为担心潜在的危险而失去消费欲望,或者当工资下降、失业率上升、消费能力下降时,这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但是当供应端出了问题——也就是说,当企业因无法获得原材料,无法将产品运送上市或遭受其他方面的困难而难以制造产品时——降息往往是徒劳的。这就好比发购物券给顾客,并让他们去一个关了门的商店。



作为一个经济事件,这次的冠状病毒事件给我们带来一个不同寻常的组合:对经济供应端和需求端的同时冲击。它限制了工业生产,给供应端埋下混乱的种子,同时还限制了消费支出,因为去往购物中心或坐飞机都被看作是危险的行为。

与此同时,各中央银行在运作中的选项是有限的,因为它仍然还在应对上一次的重大威胁——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从北美到欧洲到亚洲,各中央银行已将利息降至零甚至低于零以促进贸易。

在许多经济体中——欧洲和日本尤为明显——利率徘徊在这个范围。当利率已经如此之低——意味着信贷对于任何能获得它的人都是廉价的——继续再降并不会产生多少改变。

“如果货币政策已经过于宽松,那么它的效力就会降低,”日内瓦的东方汇理财富管理公司(Indosuez Wealth Management)全球首席经济学家玛丽·欧文斯·汤姆森(Marie Owens Thomsen)说。“经济理论并没有真正为我们提供如何应对的模板。”

美联储的降息行动似乎并不是出于某种幻想,即降息是应对传染病蔓延下的经济的良药,而是希望改变人们对此的心理反应。降息传达的信息是,掌权者正在谨慎关注。



欧文斯·汤姆森说:“恐惧本身就完全可以导致衰退。”

但是心理影响起到的作用是多种多样的。有些人把美联储的行动——自金融危机以来首次紧急降息——看作是事情比想象中更糟糕的标志。

“此举的好处是看上去像是采取了行动,但乍一看让人感到恐慌,”伦敦的资产管理公司Equals的首席经济学家杰里米·汤姆森-库克(Jeremy Thomson-Cook)在一份声明中说。“很容易产生适得其反的效果,因为它会暗示极端负面的情形——很可能是一次经济衰退——即将来临”。

目前的股票价值实质上已经体现了降息的效果。未能达到预期效果,可能会被视为世界各国当局在疫情暴发时无能的标志。

但提升股价并不该是中央银行的关注点(即使这样会令吹捧股市上涨同时要求低利率的川普总统不爽)。相反,美联储的目标是寻求稳定价格和充分就业。

多年来有许多杰出的经济学家警告说,世界已经沉迷于货币政策,其滋生的产物——低利率——成为几乎每次经济问题的适当应对措施。根据这种观点,政府必须释放预算的力量。他们必须克服他们不愿花钱的趋向,并对富人增税以确保收入来建设更多的基础设施,巩固政府项目。



欧洲疫情中心意大利长期以来一直在寻求摆脱因使用欧元而产生的预算紧缩。但这与欧洲最大、最具影响力的经济体德国的政治相冲突,德国厌恶债务的文化促使德国政府在整个大陆实施预算紧缩政策。

七国集团成员在会议闭幕时仅泛泛地承诺按需采取行动,而在全球主要经济体中只有美联储采取了唯一的重大政策举措,有人认为公共支出再次被忽略了。

“当局能使用的经济工具在一定程度上受到限制,”伦敦商学院(London Business School)的经济学家理查德·波茨(Richard Portes)说。“但是在支出方面采取协调一致的财政刺激措施,并针对每个国家的情况区别对待,那会是一件好事。”




与本文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大中资讯网立场。评论不可涉及非法、粗俗、猥亵、歧视,或令人反感的内容,本网站有权删除相关内容。

请先 点击登录注册 后发表评论
You must be logged in to join the discussion

©2013 - 2024 chinesenewsgroup.com Chinese News Group Ltd. 大中资讯网. All rights reserved. 
Distribution, transmission or republication of any material from chinesenewsgroup.com is strictly prohibited without the prior written permission of Chinese News Group 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