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主要内容

以为跳出火坑,却进了火海!一个逃离美国,到中国躲避疫情的故事

来源: 大中报 冯惠蓉



(大中报/096.ca讯):根据BBC的报道,新型冠状病毒肆虐全球,中国政府称本国疫情逐渐受控,与此同时欧美多国正处于爆发之中。航班骤减之下,仍有不少旅客排除万难,跨越重洋。有大批中国留学生和华人“组团”返回中国避险,也有人从东方到西方,两度经历疫情爆发。

在美国首都华盛顿生活多年的上海人Rachel(受访者英文名),因工作调动而搬回家乡。由于疫情影响,她的旅程几经波折。

今天你也许关心的话题:

3月20日周五下午1点疫情快报:安省新增50例 全国累计超过900 安省公校启用在线教育 周五午夜美加边境关闭
疫病恐慌很骨感
疫情重创加拿大 第一波解雇潮殃及数万名员工

想要阅读与本文有关的话题?请点击本文末的链接!



Rachel说,从华盛顿到上海,她亲历了“从没有防护到疯狂防护”的层层防疫升级。她幸运地赶在美国疫情扩散之初离境,却措不及防地成为首批入境中国后被隔离的海归旅客。因有咳嗽症状,她在抵达上海后立即被送往医院,经历了“一言难尽”的住院隔离。

以下Rachel的经历由她本人口述,BBC中文驻美记者冯兆音整理。

疫情之下的跨洋旅程
回想从华盛顿到上海的旅程,我一路上体验了从没有防护到“疯狂防护”的措施升级。我的心态从不敢戴口罩、怕吓到旁人,到暗自担心防护不足:“糟糕,我怎么就把手套扔了呢。”

我早在年初就定好要回上海履新,由于中国爆发疫情而延迟了一个月。我当时寄望中国疫情4月左右受控,抱着赌一把的心情,买了3月13日飞往上海的机票。

从美国到中国的机票2月就已经很不好买了。我差点买了在首尔转机的大韩航空,因为懒而拖延了一个周末,谁知懒癌救了我:周末一过,韩国的疫情就大爆发了。

我当下决定买东方航空纽约飞上海的机票,先从华盛顿坐美国达美航空到纽约,再转机上海,总费用大概1000美元。后来一名同机的男生跟我说,他比我晚两周买飞上海的机票,只剩下公务舱,要6万多人民币(约一万美元)。

谁想到我离开美国时,当地疫情愈趋严重,真的变化太快了。



戴不戴口罩的纠结
13日,我出发到华盛顿杜勒斯机场,包里带了4个N95、2个医用口罩。不过我犹豫再三,在Uber上还是不敢戴口罩,怕司机觉得我有病。

到了华盛顿机场的值机柜台,工作人员无一人戴口罩。一位空乘往手肘上打了个喷嚏,回头跟我说:“不好意思,你不要担心,我没有生病。”我无奈地报以微笑。

在机场看到零星的人戴了口罩,我感觉壮了胆,也就戴上了医用口罩。从华盛顿到纽约的一路,空乘人员完全没有防护,绝大部分乘客也没有戴口罩,如果我戴N95的话就显得过分了。

到了纽约约翰肯尼迪机场,戴口罩的人比例明显增多了,大概占三成,华人几乎全都戴着。我戴着口罩问路,一名安保人员似乎看到了我,但扭头就走了,我想她可能害怕我生病了。
在飞机上头套塑料袋进食

在东航的值机柜台排队的人,防护等级明显再升一级。许多人全副武装,戴着N95口罩、护目镜、塑胶手套,甚至有人在头上套了浴帽。

我在排队登机时,在机场电视上看到特朗普宣布美国进入紧急状态。当时我身边全是穿着各色防疫装备的华人,但白宫新闻发布会里的官员和记者几乎毫无防护,这感觉太魔幻了。



上飞机前、航程中和下飞机时,乘客都需要测体温,空乘人员都戴着带呼吸阀的口罩与护目镜,还有的穿着对付生化危机般的全套防护。机组广播告示,乘客必须全程配戴口罩,全程只发一次餐食,卫生间每小时消毒。

我以为我有口罩就达标了,没想到,坐我隔壁的乘客如临大敌,都钻到塑料袋里吃饭了。他先脱下医用手套,用洗手液反复消毒双手,再往头上套塑料袋,在袋子里取下了护目镜和口罩才用餐。

猝不及防的住院隔离
抵达上海后,由于我有点咳嗽,立即送院隔离观察,护照被贴上黄标签。被评估为风险更高的人,护照上会被贴上红标签。在隔离医院的发热门诊挂号时,看到有意大利回来、有红标签的人在挂号处吐了,我和几个同机抵达的人都很害怕,站得很远。

据说,我们是第一批从机场直接由救护车拉到医院隔离的。中国开始严防海外输入病例,而美国属于重点国家。

从海外抵达中国的乘客中,出现病症或近日吃过感冒药的人,都要留院观察,接受新冠病毒检测。检测结果为阴性的话,就送去居家或酒店隔离14天;如果结果为阳性,就送到方舱医院治疗。

我其实很愿意接受检测,我之前咳嗽了两周,没有发热和其他症状,但也有些许担心是中了新冠病毒。



回国前两日(3月11日),由于有咳嗽,又看了大量疫情新闻自己吓自己,我去了弗吉尼亚州一家急诊室看诊。自费大约300美元查了甲型、乙型流感,拍了胸片。医生诊断为上呼吸道感染,并无大碍。那家医院当时不能检测新冠病毒,医生护士也毫无穿戴防护。

我早有回国隔离两周的心理准备,但没想到是如此严格的住院隔离。

不过,我和几个同机抵达的人都觉得,虽然住院隔离条件艰苦,但至少能确定自己没有感染新冠,回家之后家里人安全,也就放心了。虽然住院隔离来得猝不及防,我们都很配合,常跟机场检疫人员、医务人员说“辛苦了”。

四菜一汤、“云吃蛋糕”
我住的医院房间原本是肠胃科的化验室,临时改造为隔离病房。玻璃窗下本来是病人伸手臂进来抽血的一个小窗口,现在用一块木头堵住了。但窗户没有配窗帘,毫无隐私可言。

在这个非常时期,医院挖空心思创造隔离病房。整个隔离病区的大门,是临时用病床在内部挡着的,让人没法推门进来。

真的是没有条件创造条件,我也不在乎隐私不隐私的了,大家需要互相理解。

当时身边都是穿着严格防护的检疫、医务人员,把人带到一个特殊“战争状态”下,觉得环境艰苦些都是可以理解的。



护士每两个小时就来查房一次,测体温、送餐和日用品,还不时提醒生活起居细节,让我趁热吃饭之类的。在外地野蛮生长了多年,我已经忘了这种“有人管”的感受了,感觉忧伤而甜蜜,又挺安心的。

在医院里吃的饭菜很丰盛,四菜一汤还有酸奶、果汁,而且我刚从美国回来,吃啥中餐都香。

在隔离病房上厕所“一言难尽”
隔离病房里没有独立卫生间,没法洗澡。最一言难尽的是上厕所,要在袋子里解决。

我在塑胶马桶上套上医疗废物袋,再坐在上面如厕。解手完了往里面扔消毒片,大号就扔20粒消毒片,小号就放10粒。一放消毒片,就会升起呛鼻的烟,把眼泪鼻涕都呛出来。之后把袋子打结,扔到红色塑胶桶里。红桶满了就放到走道上,等穿着防护服的清洁阿姨来清理。

由于房间没有窗帘,上厕所也只能在房内视线死角偷偷进行。

我两天半没出过隔离病房,有什么需要就在门口喊护士,要出院时,都对这个房间有点留恋了。

最终,我的新冠病毒检验结果为阴性,临近病房的隔离者也全都没有感染,我悬着的心终于落地了。



在医院隔离期间,我的自付费用是900多人民币。

“像难民一样”
3月17日,住院隔离结束,卫生健康委员会派车送我回家,居委会在小区门口接应。

我三天没洗头,刘海油腻得打柳,带着大包小包。

我爸戴着口罩来接我,他笑我像逃难回来似的,让我在用中、英、日、韩四国语言写的“少外出、勤洗手、戴口罩”抗疫横幅下拍照。

我们俩都很激动,但是碍于疫情,不能拥抱。我刚想开启侃大山模式,正兴奋地拉着行李往家里走,就被我爸训了:“怎么可以从这么危险的隔离病房回来,就往家里走呢?!”

他马上拿出消毒液在我鞋底一顿喷洒,让我脱了鞋才能进门。进了家门,他又让我把外套放在门口,赶紧去洗澡,换掉全身衣服。他还向我多番宣导:到家要怎么消毒,口罩要怎么戴才规范,戴了不能摸脸……

我觉得,上海能防护得好,跟老百姓自己很谨慎有关系。我爸说:“这毛病这么结棍(上海话,意为厉害),我们能混到现在,全靠自己当心啊。”



签字配合防疫
居委会工作人员、民警、医务人员三人一起上门,要求我在隔离期内配合防疫,让我签字承诺14天不出门,每天在微信群里全家报告两次体温。

民警很严肃地说,我和爸妈要分开房间,在家也得戴口罩,不戴口罩会面临刑事处罚。他还问我,美国人是不是还不戴口罩。我告诉他,特朗普宣布国家紧急状态的现场,只有华人记者戴口罩,其他人还是不戴。他说,这是不行的呀,要出事情的呀。

现在,我和爸妈在家尽量少接触,吃饭也分开坐、用公筷。

我虽然已在医院隔离三天了,回到家还要重头开始隔离14天。家里的出门证被没收了,父母都不能出门。

家门前被贴上了红色的封条,像春联似的。我们如果需要取快递和外卖,居委会送上门,连倒垃圾,居委会也会代劳。他们会从门外打开封条,交接完物品,再贴新的封条。

如果把新冠病毒全球疫情分上下半场,前半场我在美国远程关注中国疫情,听美国各路专家的讲座答疑,整理资料分享给中国的朋友;后半场我亲历了中国的防疫措施,可以说是,把全球防疫都综合体验了一把,真是意想不到的人生经历。



与本文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大中资讯网立场。评论不可涉及非法、粗俗、猥亵、歧视,或令人反感的内容,本网站有权删除相关内容。

请先 点击登录注册 后发表评论
You must be logged in to join the discussion

©2013 - 2024 chinesenewsgroup.com Chinese News Group Ltd. 大中资讯网. All rights reserved. 
Distribution, transmission or republication of any material from chinesenewsgroup.com is strictly prohibited without the prior written permission of Chinese News Group 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