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主要内容

新冠病毒大流行期间 捍卫家庭财富首先要做三件事

Pandemic personal finance update No. 1: Three things you can do right now to defend your family finances
来源: 大中报 王飞



(大中报/096、ca讯):环球邮报的金融专栏作家Rob Carrick提醒大家,疫情当前,在全球经济遭受重创的形势之下,该如何面对家庭财富的管理,民众可以从以下三点入手。

· 不要无休止地自责在股市投资上的损失
· 建立“非常时期”的家庭预算,削减不必要的支出
· 对自己的财务状况保持高度警惕

今天你也许关心的话题:

疫情带来大量失业 多伦多人排长队申请EI
卫生专家解惑:何时何地需要戴口罩?
疫情中的美国华人面临多重危险

想要阅读与本文有关的话题?请点击本文末的链接!



不要无休止地自责在股市投资上的损失
面对如今的疫情走势,对于这幅理想的画面-冠状病毒被控制、经济开始回升,股市大幅反弹-大家都觉得遥远不可及。从经济衰退的程度以及COVID-19的传播范围来看,股市要得到全面恢复,仍需要长期等待,可谓漫漫长路。

目前,接受现实是最好的选择,它可以有效地帮助保持心态的平衡:在北美,几乎每个人拥有股票,股市交易基金或互惠基金,目前的惨跌让每个人痛心不已。

有些人可能一直过度沉迷于股票投资,但就目前的形势来讲,放弃和观望是最好的选择。从投资者的眼光来看,这种市场暴跌是对过去长期牛市一个很好的平衡调节器,但对投资来说,如同坠入深渊。

经过一段时间之后,我们可以评估股市反弹的程度,以及它能有多快地回填目前正在形成的巨大深谷。那时,大家可以讨论如何应对在资金短缺时,采用怎样的投资策略来实现退休和其他家庭的目标。

有多种方法可以解决这些资金不足,例如,延长工作时间,勒紧裤腰带。已经有传言说,为应对未来经济的放缓,人们可能会采取一种新的储蓄方式和节俭心态。那些经历过上世纪三十年代经济大萧条的人们,余生都会痛恨债务和过度支出。



建立“非常时期”的家庭预算,削减不必要的支出
如果您的工作受到目前因疫情导致经济衰退的威胁,那么就需要制定一个“非常时期”的预算计划,其中包括预估一下未来几个月内的收入,来合理安排哪些是必付项目,哪些可作为推迟的计划支出。

银行和政府都已经宣布实施各种延期付款和其他利民政策。现在,民众还可以找到其他方法来降低家庭支出。一种方法是拿出最近经常使用的两三张信用卡帐单,查看哪些属于经常性的支出费用。

对这些帐单,你最好做一个查看并注销的行动,尤其是对那些不必要的支出项目。对于那些每个月都要支付会员费的项目,最好从支出的列表中划掉。对于和流量有关的、能帮助排解因隔离在家导致的寂寞孤独的服务项目,如手机,网络,电视等,可以选择一两个重要的,其他的只有忍痛割爱了。

在资金紧张的情况下,还可以减少诸如向免税储蓄账户、注册的退休储蓄计划和教育储蓄计划的供款。争取度过当今的困境,俗话说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对自己的财务状况保持高度警惕
如果自己不去申请推迟房屋贷款和其他借款的还款,银行是不会主动关照那些陷入困境客户的需要的,他们只会按规定给欠款客户降低信用评分。

银行可以使用从信用监控机构购买的数据来监视客户的信用评分。因为必须事先得到客户的许可。银行会处理大量有关这方面的问题。Equifax Canada的消费者宣传总监朱莉·库兹米克(Julie Kuzmic)表示,“几乎所有这些都包含在产品条款中。当客户申请新的信用卡时,您不仅向发卡机构授权可以检查自己的信用记录,包括随后的定期常规监测,以审查对客户随时的经济能力。”

这些信用监测被称为“软性查询”,而不用申请信用卡时所进行的“硬性查询”,定时监测并不影响客户获得的信用评分。

最后,信贷顾问建议大家,如果遇到经济困难,最好主动与您的放贷机构联系。在找到解决债务问题的方法之前,最好先去银行。




与本文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大中资讯网立场。评论不可涉及非法、粗俗、猥亵、歧视,或令人反感的内容,本网站有权删除相关内容。

请先 点击登录注册 后发表评论
You must be logged in to join the discussion

©2013 - 2024 chinesenewsgroup.com Chinese News Group Ltd. 大中资讯网. All rights reserved. 
Distribution, transmission or republication of any material from chinesenewsgroup.com is strictly prohibited without the prior written permission of Chinese News Group 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