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亟需平等意识
来源: 艾望华

在加拿大住了十几年后,有很多原本在中国司空见惯的事儿现在忽然觉得不习惯了。父母回国观光时捎带一瓶五粮液酒厂出的无牌酒给我,透明方盒内的红瓷瓶上赫然写着“特供专用酒”五个烫金隶书字。喝起来的确是醇香厚重的好酒,但总觉得心里别扭得很。“特供”这个中国人民习以为常的词,为什么在加拿大或者美国从未见到过呢?我试过把它讲给几个邻居老外听,结果人家还是一脸茫然,不懂为什么会有特供这回事。
我的家乡武汉是个冬天比加拿大还难过的城市,原因是绝大多数百姓家里没有中央供暖。所以,这个四季分明的城市到了冬天家家户户室内外温差不大,常常要穿着毛衣毛裤钻被窝。可是,我有个发小家里从九十年代初至今都一直享受着冬天的“温室效应”,原因是他的家离省政府大院不到一公里,而输往那里的特供暖气管道就顺便把他家那一带给捎上了。离开祖国前,我经常去他家串门,对他家冬天里温暖的“运气”从未有过深思。
今天你也许关心的话题:
COVID-19敲响警钟,我们应该为老年做准备了
美国暗示吊销中国四家电信运营商在美的经营执照
澳大利亚人热衷下载新冠追踪应用程序,总理人气飙升
想要阅读与本文有关的话题?请点击本文末的链接!

不平等的现象在中国比比皆是,这本不是什么可怕的事。可怕的是,在互联网影响下的“地球村”时代,一个十三亿人的大国国民对不平等现象基本上是安之若素、无可奈何!
2007年回国时,我曾对老同学提到过:加拿大总理的父亲撰文批评医疗体系效率低下,某些检查和治疗项目等候时间太长,耽搁了他的病情。这回轮到同学们一脸茫然了,他们很难相信天下竟然有这样的事情:总理的父亲看病还要排队?!前不久去世的苹果公司大亨乔布斯可谓富可敌国,几年前他被诊断患有肝癌需要接受肝移植手术。美国加州的医疗制度规定,肝脏的供体要首先照顾那些重度肝硬化的患者。这样,乔布斯不仅要排队等候,而且与他同时登记的肝硬化患者会比他更优先。零九年他终于在政策较宽松的田纳西州等来了肝移植的机会,这使他在世上多奉献了两年多的成就。
人人生而平等在西方社会就像拧开龙头接自来水一样普遍而自然。有人会举出西方某些国家也有不平等的例子,那依我看就是拧开龙头没有水,属于特殊情况。中国的不平等现象就像西方的平等现象一样普遍而自然。基督教的一个基本教义是每个人都是上帝的子民,人与人之间都是兄弟姐妹,这无形中使得父母对子女天然的权威都被淡化了,更不要说其他方面。这就是西人平等意识的根源。在加拿大和美国的中小学,学生们接受的是公民教育,老师强调学习的目的是要为了今后做一个合格的公民,这无疑也培养了孩子们的平等意识。中国的中小学搞的是精英教育,在学习目的方面,老师灌输给学生的思想与学生家长的灌输相一致,那就是:“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

那么,中国人的不平等根源又在哪里呢?两千多年前的儒家经典《礼记》赤裸裸地载明:“刑不上大夫”,这就等于开了法律面前人人不平等的先河。孔子宣扬:“劳心者治 人,劳力者治于人”,硬是把社会不同分工的人群划出贵贱两拨。由于“圣人”的遗训,古代中国的读书人看不起一切需要亲自动手的工作,且不说普通的体力劳 动,就连钻研科学技术都被视为雕虫小技而不屑一顾!到如今,无数文化人还堂而皇之地把刘禹锡的《陋室铭》挂在自家的客厅,显示“谈笑有鸿儒,往来无布丁” 的清高。看不起布衣百姓的刘禹锡居然自诩“唯吾德馨”!更可悲的是,后辈文人们竟亦步亦趋地效仿这位千年楷模,以不与布丁为伍为荣。一个两千多年一直鄙视劳动者的社会注定了它根深蒂固的不平等。可笑的是,现如今这个社会也常见“公仆”二字,明明是治人的劳心者和以权谋私的贪腐者,却偏要欺世盗名地弄个贞节牌坊挡着自己。
中国也有平等意识很强的读书人,杜甫就算一个。他怀着悯人的大爱深入社会底层,用一首首诗歌记录下人民的疾苦和悲凉。还记得他的那首《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的结尾:“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宁可牺牲自己去换来人间的平等待遇,这是何等的胸襟!由于杜甫极为高尚的人格和炉火纯青的诗艺,所以后人封其为中国的“诗圣”。为什么“诗圣”这顶象征诗坛 最高荣誉的桂冠没有加封给李白、白居易、刘禹锡或者其他诗人,原因就在于杜甫不仅对老百姓有着最深刻的怜悯和关爱,而且有着中国知识分子少有的平等意识。
要实现社会的平等,必须建立合理的民主制度;而要想建立民主制度,必先在广大民众中间宣传和强化人人生而平等的观念!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大中资讯网立场。评论不可涉及非法、粗俗、猥亵、歧视,或令人反感的内容,本网站有权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