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主要内容

从昔日伙伴变为如今对手,中德两国何去何从?

来源: 大中报 冯惠蓉

 
(大中报/096.ca讯)华尔街日报(The Wall Street Journal)报道说,几十年来德国与中国形成的在经济上捆绑的非正式伙伴关系如今正在瓦解,随着中国这个亚洲巨头的强势回归,这对德国乃至整个欧洲在疫情后的复苏构成了威胁。

今天你也许关心的话题:
 
想要阅读与本文有关的话题?请点击本文末的链接!
 
德国为中国提供经济发展所需的机械设备,这样的双边关系帮助德国经济在金融危机后迅速复苏。但德国商界领袖表示,随着中国从合作伙伴变成竞争对手,这种模式已不再适用。
 
据德国公共和私营部门的经济学家称,德国今年的国内生产总值(GDP)应会收缩5.8%-7.1%,这比大多数其他西方经济体要好,但比中国2.5%的预期增长率要差得多。
 
虽然德国出口商正受益于国际贸易的复苏,但他们并没有像10年前那样从中国获得提振支持。德国7月份出口环比实现增长,但同比仍下降11%。而中国的出口已连续两个月超过去年同期水平。

 
经济学家和德国商界领袖称,中德经济形势的分化在一定程度上归因于中国政府鼓励国内制造商生产更精密机械设备的战略,这些机械设备相对于曾独步天下的德国高端资本品有更强的竞争力。
 
对于许多德国出口商来说,这一局面不仅意味着他们在中国的销售变得更加困难,也意味着中国公司正越来越多地在其他领域成为竞争对手。海瑞克(Herrenknecht AG)就是一家感受到这种压力的公司。
 
在本世纪的头15年里,这家高端隧道掘进机制造商在亚洲各地基础设施项目中起到了支柱作用,服务于北京和上海等大都市的地下工程建设。高端隧道掘进机是一种载有多层结构的大型机械,可在掘进隧道的同时铺设管线及混凝土。
 
2000年至2015年期间,这一家族企业的收入增长近六倍,达到约13亿欧元(约合15亿美元),其中多达五分之一来自中国,该公司的增长为其位于德国西南部的制造工厂创造了数以千计的就业机会。
 
不过,在过去四年中,海瑞克的年销售额下降了约5%。该公司说,中国的大型建筑企业已经开发出自己的钻孔机,不需要购买海瑞克的机器。作为海瑞克在大型机械市场的主要竞争对手,总部位于美国俄亥俄州的Robbins Co.最近与中国北方重工集团有限公司(Northern Heavy Industries Group, 简称:北方重工)合并。

 
“中国企业在国际市场上越来越有竞争力,提供的价格异常之低。”海瑞克发言人屈恩(Achim Kuehn)称。“他们出现的速度之快,令欧洲感到意外。”
 
今年可能是德中两国关系的一个转折点。中国既是德国最大的贸易伙伴,也是德国全球外交的一个长期焦点。
 
近20年来,中国需要进口德国的工业机器人、工厂设备和车辆,才得以成为全球最重要的消费品生产国。德国企业将对华销售实现两位数增长视为理所当然的事情。在本世纪初的几年里,这不仅帮助德国成为全球最大的商品出口国,领先于中国和美国,还在美国及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大量工业转移到中国的情况下,使德国得以保住自己的制造业工作岗位。
 
现在,中国公司正在法国供应风力涡轮机,在挪威销售巴士,在波兰建设电网,在全球各地销售先进的工业机械。在瑞典首都,一家中国集团最近刚获得了一份为斯德哥尔摩挖掘三条地铁隧道的合同。
 
HAWE Hydraulik SE董事长霍伊斯根(Karl Haeusgen)表示,在包括基建设备在内的高端制造业的关键领域,中国已经缩小了与德国公司之间的差距。HAWE Hydraulik表示,在用于风力涡轮机和机械设备的液压阀和泵产品方面,该公司已面临更多来自中国的竞争。
 
霍伊斯根说道:“中国不是一个发展中国家,根本就不是。中国是一个成熟的、拥有一流制造能力的国家。”

 
 
由于中国政府已努力控制住了国内新冠疫情的蔓延,加之中国出台了支持经济的政策,中国出口商现在抢占了全球出口市场的更大份额,而与此同时,其他国家仍在遭受疫情的拖累。
 
德国机械设备制造业联合会(Mechanical Engineering Industry Association)负责外贸事务的董事总经理阿克曼(Ulrich Ackermann)表示:“中国企业成为世界第一只是时间问题。”
 
据德国机械设备制造业联合会的数据显示,在截至2018年的10年中,德国在全球机械工程产品贸易中的份额从19.2%降至16.1%,而中国的份额从8.5%升至13.5%。机械工程行业在德国提供了大约130万个就业岗位。
 
而根据律所贝克‧麦坚时(Baker McKenzie)上个月发布的一项研究,中国在此后又进一步扩大了在与德国工程企业关联度最高的全球市场的份额,例如基础设施领域。
 
去年12月,中国工程企业中车唐山机车车辆有限公司(CRRC Tangshan Co.)获得了一份价值5,000万欧元的合同,为葡萄牙第二大城市的轻轨网络波尔图地铁(Metro do Porto)建造18列地铁列车。这是中国公司在欧盟获得的第一份轨道车辆建造合同,击败了德国西门子(Siemens AG)等公司。据一位知情人士透露,官员们认为这些地铁列车很坚固,在设计上几乎与意大利一样。

 
波尔图地铁公司发言人莫尔加多(Jorge Morgado)说,中国竞标成功凭的是价格、技术质量和设计等因素,比波尔图地铁最初估计的购买地铁列车的价格低650万欧元。
 
依必安派特集团(ebm-papst Group)首席执行官布兰德尔(Stefan Brandl)表示,他三年前就意识到了这点,他发现来自中国的竞争性产品质量提升了。依必安派特集团生产用于汽车和家用设备的电动马达和风扇。
 
他表示,中国仍是该公司仅次于德国的第二大市场,但该公司在中国市场的销售甚至在新冠疫情暴发前就已经有好几个月停滞不前了,而此前其在中国市场的销售经常以两位数的速度增长。
 
NGC Europe总经理、德国人勒施纳(Tim Loeschner)说,德国各地开始重新开放大型贸易展会,不久前在这类展会上中国企业只是设立老式的小展位。他还说,而现在“你看不出许多中德制造商之间有何不同”。NGC Europe是中国高速传动设备集团有限公司(China High Speed Transmission Equipment Group Co., 0658.HK, 简称﹕中国高速传动)在德国的子公司。
 
汉诺威工业博览会的组织者称,去年中国参展商占总参展商的近五分之一,相比之下,2015年该比例为13.6%。汉诺威工业博览会是全球最大的投资品贸易展之一。

 
政府数据显示,德国2019年对中国的出口增速创下自2015年以来的最低水平。依必安派特集团首席执行官Brandl称,即使中国经济现在已从新冠疫情的低谷中反弹,但德国企业并没有像2008年金融危机后那样受益。他预计,依必安派特今年在华销售将下降3%-4%,明年才会恢复到疫情危机前的水平。
 
位于巴伐利亚州的工业设备制造商德国宝峨机械设备有限公司(Bauer Maschinen GmbH)的董事总经理鲍尔(Sebastian Bauer)说,德国中型工程企业常为家族所有,依靠银行融资,而他们面对的中国企业巨头有政府资金的加持,拥有巨大的规模经济,并且一切都是自产。
 
鲍尔说:“工业机器不是奢侈品,顾客既关注质量,也在乎价格。”
 
即使是德国传奇的汽车行业也受到围攻。中国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Contemporary Amperex Technology Ltd, 300750.SZ, 简称:宁德时代)目前是全球最大的电动汽车电池生产商。宁德时代正在德国建一家电池工厂,向欧洲汽车制造商供货,这家工厂的规模大约是特斯拉(Tesla Inc.)超级工厂(Gigafactory)的三倍。
 
与此同时,全球最大的汽车零部件供应商罗伯特·博世有限责任公司(Robert Bosch GmbH)说,尽管公司内燃机部件业务正在萎缩,但不会为电动汽车生产电池。相反,该公司表示正在与宁德时代合作生产电池。
 
分析师估计,电池约占一辆电动车成本的40%。德国政府在去年的一份报告中估计,随着电动汽车取代传统汽车,德国87万个汽车业岗位中可能有将近一半会流失。

 
去年,在德国老工业区Ruhr Valley的波鸿和盖尔森基兴等城市运营的Bogestra AG,成为第一家从中国订购电动巴士的公共交通公司。从比亚迪(BYD Auto Co.)订购的20辆巴士将与梅赛德斯-奔驰(Mercedes-Benz)和捷克制造商Solaris Bus & Coach SA.生产的较旧巴士一起使用。Bogestra的一位发言人称,该公司决定购买比亚迪车辆是基于后者的售价、车辆运营成本和质量。
 
很多德国高管仍将中国视为他们最大的市场。然而,他们在私下里表示,他们对官僚障碍、强制技术转让、补贴和各种保护主义壁垒正失去耐心,长期以来,这些问题一直被视为进入中国市场的代价。一些人呼吁德国政府效仿美国总统特朗普(Donald Trump)对中方采取强硬策略。
 
德国经济部前高级官员、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简称IMF)现任战略部门副主任策特尔迈尔(Jeromin Zettelmeyer)表示:“美国的强硬态度是有用的,因为这意味着德国可以采取两年前看起来咄咄逼人,但现在看起来合理的立场。”
 
德国官员最近发出了对中国采取更强硬外交立场的信号。他们表示,由于与中国在从市场公平准入到人权等一系列问题存在争端,德国将把重点转向包括日本和韩国在内的亚洲民主国家。
 
德国总理默克尔(Angela Merkel)的政治同盟、德国议会外交事务委员会主席罗特根(Norbert Röttgen)表示,只有德国保持技术优势,中国才会需要德国。
 
他表示:“我担心的是,这个窗口正在关闭,中国不断进步,在技术上的领先优势越来越多,而我们正在停滞不前。”

    

与本文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大中资讯网立场。评论不可涉及非法、粗俗、猥亵、歧视,或令人反感的内容,本网站有权删除相关内容。

请先 点击登录注册 后发表评论
You must be logged in to join the discussion

©2013 - 2024 chinesenewsgroup.com Chinese News Group Ltd. 大中资讯网. All rights reserved. 
Distribution, transmission or republication of any material from chinesenewsgroup.com is strictly prohibited without the prior written permission of Chinese News Group 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