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主要内容

疫情让留学生人数骤降,加拿大大学遭遇严重财务危机

来源: 大中报 王飞
 
 
(大中报/096.ca讯):根据环球邮报的报道,在COVID-19大流行期间,加拿大各个大学一直承受着留学生入学人数下降、校园关闭带来的严重财务危机。并且,加拿大落后于其他国家的疫苗接种计划,还将继续让各校的糟糕财务情况持续到下一年。

今天你也许关心的话题:
 
 
想要阅读与本文有关的话题?请点击本文末的链接!
 
留学生入学人数6年来首次下降
根据加拿大大学组织(Universities Canada)统计,在过去5年中(2015-2019)留学生的入学率一直不断攀升,增长了45%。
 
在2017/18年度,留学生为加拿大大学带来了近40亿加元的年收入。他们平均支付的学费是本地学生的5倍,占总学费的近40%。而且,许多留学生毕业后还会继续在加拿大,为经济增长做出了贡献。
 
在加拿大排名前三名的大学中,留学生人数至少占全体学生人数的1/4。
 
但是,由于疫情的限制,加拿大过去5年留学生不断增长的盛况可能已经结束了。2020年留学生的入学人数出现6年来首次下降2.1%!
 
留学生的流失,意味着巨额学费收入的蒸发。同时,学校宿舍、食堂、停车场等服务的收入也随着校园关闭大幅下降,给学校财务造成沉重的打击。
大学财务赤字严重、申请破产。

 
疫苗接种进度落后恐让情况雪上加霜。
 
穆迪(Moody's)信用评级机构的资深分析师Michael Yake预测:“总体而言,我们预计所有大学今年都将出现财务赤字。”
 
而且,现在判定COVID-19的最终影响还为时过早。

分享不同信息/观点,做明智判断/决策!请点击096.ca!
 
Yake警告说,“目前加拿大的疫苗接种速度缓慢,远远落后于全球其他发达国家,我们不认为在今年9月可以实现全民接种。而且,什么时候可以轮到留学生接种还是一个未知数...”
 
Yake认为疫苗接种速度的落后+变异病毒的出现,或将导致留学生入学率和校园收入进一步下滑至明年。
 
举个例子,UBC大学预计今年的赤字为2.25亿加元。而在疫情之前,该校预算盈余为6000万加元。更多的不确定性还将继续...
 
虽然加拿大大多数大学都已经做好准备,应对COVID-19带来的财务风暴。但是,本月初安省劳伦森大学(Laurentian University)突然宣布申请破产的爆炸性消息,还是引发了人们的担忧。
 
要知道,这可是史无前例的情况。
 
尽管专家称劳伦森大学的情况很独特,但其中一个令其最后破产的原因就是无法招收足够的留学生,导致没有了主要的学费收入。与此同时,加拿大还有许多严重依赖留学生学费收入的大学,也正面临著巨大的压力。
 
移民局多次放宽政策为挽留留学生
1. 移民局多次放宽留学生申请毕业工签(PGWP)的申请要求,先后2次延长境外上网课的时间限制。根据最新的政策,在2020年春季-2021年12月31日期间,留学生们在加拿大境外的学习时间都将计入PGWP的有效时间。
 
2. 另外,加拿大移民局还在近期宣布,即便留学生在进行100%纯网课后,仍然可以获得3年毕业工签(PGWP),完全不会耽误PR的申请。
 
3. 前不久,加拿大政府宣布将对留学生的毕业工签进行续签,并且时长高达18个月。

4. 2月13日上周六,留学生移民所需的EE CEC类别将池子里的2.7万人全部邀请,抽分75分历史最低!这是移民局为致力于在2021年实现401,000名新移民目标做出的努力!
 
留学市场竞争激烈,加拿大能否扭转局势?
在过去几年,美国的政治环境使加拿大的留学趋势受益,间接带动更多的留学生选择到加拿大上学。但是,随着新任总统拜登(Joe Biden)领导的政府对美国移民进行全面改革,留学生选择加拿大而不是美国的趋势可能会出现逆转。
 
并且,加拿大将面临更多在留学生生源方面的竞争。随着疫情持续的时间越长,越来越多的留学生将选择前往其他风险较低的国家学习,尤其是如果竞争对手的校园能够优先于加拿大安全重开。


   

与本文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大中资讯网立场。评论不可涉及非法、粗俗、猥亵、歧视,或令人反感的内容,本网站有权删除相关内容。

请先 点击登录注册 后发表评论
You must be logged in to join the discussion

©2013 - 2024 chinesenewsgroup.com Chinese News Group Ltd. 大中资讯网. All rights reserved. 
Distribution, transmission or republication of any material from chinesenewsgroup.com is strictly prohibited without the prior written permission of Chinese News Group 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