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主要内容

4月19日预算案即将推出新的纾困措施

来源: 大中报 王飞
 
 
(大中报/096.ca综合讯):根据加拿大国际广播的报道,在新冠疫情泛滥加拿大一年多的时间里,特鲁多的自由党联邦政府开始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加拿大政府最大规模的赤字开支行动。

今天你也许关心的话题:
 
 
想要阅读与本文有关的话题?请点击本文末的链接!
 
加拿大联邦议会的反对党一直要求特鲁多政府向纳税人解释成千上万亿加元的疫情开支是怎么花的。
 
4月19日周一,特鲁多政府第二届任期第一个预算终于将由副总理兼财政部长方慧兰(Chrystia Freeland)在联邦议会公布。有消息指,财政预算案中,将提出新纾困措施,协助雇主增聘人手,同时拨款20亿元设立全国性托儿机制,并将赤字限定在4,000亿元以下。
 
随着疫情持续恶化及更严厉的限制措施推出,方慧兰将拨出120亿元,延长两个主要纾困援助项目:紧急薪资补贴(Canada Emergency Wage Subsidy,简称CEWS)及紧急租金补贴(Canada Emergency Rent Subsidy,简称CERS) ,并提出新的补贴项目,着眼于加快疫后的经济复苏。

分享不同信息/观点,做明智判断/决策!请点击096.ca!



获得的消息,现在正获取紧急薪资补贴的雇主,从今年6月起,可申请“加拿大复苏招聘计划”(Canada Recovery Hiring Program,简称CRHP)的援助,以跳出接受薪资补助的境况,转而雇用新员工或增加现有员工的工作时数。
 
这项为期6个月的计划,将取代企业目前获得的薪资补贴,企业每增聘一名员工,每四周可获最高1,100元的薪资补贴。
 
所有已经参与紧急薪资补贴计划的公司均可申请此计划,预计对一些在疫情中受到最沉重打击的行业来说,得到的助益会最大,这包括旅游、零售及其他高接触性的行业,尤其是小企业。
 
新计划属去年12月公布的1,000亿元刺激经济复苏计划的一部分。政府消息人士透露,计划预期只维持半年,假设到11月底,经济将摆脱疫情逐渐回复正常,但亦会视乎疫情发展而作适切的配合。
 
鉴于目前疫情发展走势,政府认为有需要把原定于6月届满的补贴计划延长数个月,包括紧急薪资补贴及紧急租金补贴延至9月底,如有需要,后者更可再次延长,至11月底。紧急薪资补贴至今已经耗用超过730亿元,租金补贴亦花费了26亿元。
 
此外,据CBC的报道,新预算承诺将支出超过20亿加元作为国家托儿计划的“起点”,用於启动全国性的价格可负担的托儿计划,该计划将以令安省人民羡慕不已的魁北克省的托儿体系为蓝本,托儿费每天10元,预计在未来12到18个月内付诸实施。
 
新预算推出的其他经济刺激措施包括关注气候和绿色基础设施计划,例如向多个部门开放的战略创新基金,并且可能会在遭受重创的特定行业提供有针对性的支持以及改善住房条件等方面新的细节,提振加拿大人的就业市场解决失业问题。
 
据知情人士告诉路透社,新预算包括自2022年起对价值超过100,000加元的新车和私人飞机以及价值超过25万加元的船只征收奢侈税。从7月起,将对在线平台和电子商务平台征收销售税,从2022年起,将对网络巨头Google和Facebook征收数字服务税。
 
财政部长在去年11月承诺在三年内提供高达1000亿加元的经济刺激方案,以启动可能在选举年中实现的经济复苏,联邦政府迄今为止仍然坚守这一承诺。
 
联邦环境部长Jonathan Wilkinson在接受CBC采访时证实,新预算将是雄心勃勃的计划,政府将投资於就业和增长以重建经济,尽管他补充说,财政支出将进入一个可持续的发展轨道。

分享不同信息/观点,做明智判断/决策!请点击096.ca!
 
新预算面临一个关键的政治考验,因为自由党是少数政府,必须取得反对党支持以使预算案通过。如果自由党无法获得另一个主要政党的支持,则新预算案可能被推翻从而引发联邦大选。
 
此前NDP曾发出信号,只要流行病肆虐,它们就会支持自由党政府,因此大选估计不会发生。


    

与本文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大中资讯网立场。评论不可涉及非法、粗俗、猥亵、歧视,或令人反感的内容,本网站有权删除相关内容。

请先 点击登录注册 后发表评论
You must be logged in to join the discussion

©2013 - 2024 chinesenewsgroup.com Chinese News Group Ltd. 大中资讯网. All rights reserved. 
Distribution, transmission or republication of any material from chinesenewsgroup.com is strictly prohibited without the prior written permission of Chinese News Group 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