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主要内容

COVID-19疫情期间购房者将面对消费冲击

A financial shock is coming for those who jumped into the housing market during the COVID-19 pandemic
来源: 大中报 侯东南
 
 
(大中报/096.ca讯) 加拿大环球邮报日前发表了一篇金融专栏作家Rob Carrick的文章,他认为开放经济对最近的首次购房者来说是非常有教育意义的。

今天你也许关心的话题:
 
 
想要阅读与本文有关的话题?请点击本文末的链接!
 
对于首次购房者来说,这场疫情是加拿大住房市场有史以来最糟糕的事情。但是,即便购房者不得不面对飞涨的房价和盲目的竞价,他们还是有一个好处,就是疫情的封锁措施给了这些购房者一个机会,无处消费的他们可以轻松应对购房开销,类似于职业运动员在训练营中为赛季做准备一样。
 
现在,训练营即将结束。随着COVID-19慢慢消退,经济正逐渐重新开放,这意味着从封锁期减少的现金支出转向更正常的支出。
 
最近的购房者,现在就需要开始为未来更多的消费日子做准备。Carrick建议不要在没有计划管理支出的情况下被卷入漩涡。
 
人们广泛期待的COVID结束后的报复性消费狂欢,有多种口号,比如:"报复性消费";"YOLO",即活出精彩;"MUFLT",即弥补失去的时间等。最近的环球邮报的一个“个人理财专栏”警告称,这种消费的方式会增加债务的风险,该文章建议聪明的消费方式是从个人储蓄中提取资金消费。

分享不同信息/观点,做明智判断/决策!请点击096.ca!



但回到更正常的生活也会产生更微妙的财务压力。即使没有奢侈的旅行和其他购买行为,人们也会有更多的支出。
 
恢复更正常的生活意味着恢复必须支出的费用,如日托和通勤。购房者注意到最近的汽油价格了吗?油价网站GasBuddy显示,全国各地每升的平均价格已经从疫情肆虐之前的2020年初的大约1.10元,涨到最近的1.35元左右。
 
如果购房者因为在疫情中尽量少开车而获得了汽车保险折扣,那么现在保险公司需要知道此人是否恢复了正常的驾车里程。这部分费用会上升。
 
衣服是一个位于可以支出和必须支出边界上的例子。购房者的工作服和礼服已经冰封了15个月,虽然还是可以穿着,还是免不了需要做一些款式更新,以便在办公室或婚礼等活动中表现得更好。
 
加拿大皇家银行经济部最近的一份COVID消费跟踪报告的标题是 "加拿大人继续推迟服装消费计划",其中一张图表显示了2021年春天的封锁措施使服装消费水平远低于疫情前。
 
恢复社交活动也会改变购房者的支出。如果此人和朋友在露台见面喝酒,预计要支付两倍或三倍于在家里买酒和喝酒的费用。外卖的价格已经飙升,但它们仍然低于包括酒水和小费在内的餐厅堂食账单。
 
重新开业的临街商铺和大型商场会让购房者重新感受到冲动购物的魅力。在亚马逊和其他电商网站上寻觅购物,缺乏那种看到喜欢的东西,然后把它拿在手里的触觉冲动和即时满足感。
 
Carrick建议用一个家庭 "恢复正常支出计划 "来对抗随意消费的激情。列出在一个正常的生活中会出现的支出清单,并制定策略减去不必要的支出。
 
有些人可能会发现在不再需要为疫情做任何节省开支的功课。在过去一年多的时间里,有些人获得了大量在线流媒体服务的订阅,如果除了看电视还有更多事情要做,最好还是取消一些不必要的订阅。如果食物和烹饪失去了一些作为情感寄托的重要性,也可能有一些空间来削减食品杂货账单中的一些不必要的消费。
 
恢复正常的消费现象之一是可以储蓄的资金会减少。加拿大人有幸在疫情期间保持收入不变,在过去的一年里,由于被困在家里而不是在外面的大把消费,他们储蓄了大约2000亿元。
 
经济学家推测,由于人们对经济的担忧挥之不去,每张银行卡上的储蓄金额将缓慢下降。但是,最近的购房者可能会发现,转入正常的消费后,他们几乎没有什么可储蓄的。

分享不同信息/观点,做明智判断/决策!请点击096.ca!
 
在如今的房产市场上买房,就要面对高企的房价和捉襟见肘的钱包。

      

与本文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大中资讯网立场。评论不可涉及非法、粗俗、猥亵、歧视,或令人反感的内容,本网站有权删除相关内容。

请先 点击登录注册 后发表评论
You must be logged in to join the discussion

©2013 - 2024 chinesenewsgroup.com Chinese News Group Ltd. 大中资讯网. All rights reserved. 
Distribution, transmission or republication of any material from chinesenewsgroup.com is strictly prohibited without the prior written permission of Chinese News Group 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