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主要内容

安省31个主要教育局提供的教职员工接种率统计方式不一,且透明度低

We asked 31 major Ontario school boards for their staff COVID-19 vaccination rates. Here’s what we found
来源: 大中报 梁楚怡
 
 
(大中报/096.ca讯) 加拿大星报报日前发表了一篇调查记者Kenyon Wallace和May Warren发表的报道,他们注意到开学一个多月以来,安省较大的教育局报告,教职员工的疫苗接种率从最高的94.8%到最低的76%不等。但是,星报对31个主要教育局的分析发现,这些教育局报告和展示这一信息的方式存在不一致的地方,这使得教育局之间难以比较接种率,而且在大多数情况下,家长不可能知道其所在教育局的教师接种率。

今天你也许关心的话题:
想要阅读与本文有关的话题?请点击本文末的链接!
 
尽管安省要求公立教育局教职员工披露他们的疫苗接种情况,但《星报》发现,超过15000名教职员工没有这样做,而且由于教育局没有按工作职位细分数据,因此不清楚这些人是做什么工作的。
 
在这些教育局的所有工作人员中,COVID-19疫苗的总体接种率在大多数情况下符合或高于安省的总体接种率。但教育局表示,职位细分信息属于私人信息,也就是说他们没有按要求提供教师的疫苗接种率,导致目前资格接种种疫苗的儿童可能与不知道是否接种疫苗的教师长时间相处。

 
在省里没有规定所有与儿童打交道的教育工作者必须接受免疫接种的情况下,总体接种率是评估风险的一个关键指标。一些教育局已经颁布了他们自己的政策,并表示他们将暂停不遵守规定的教职员工的工作。
 
虽然家长并不能知道他们孩子的个别老师是否接种了疫苗,但把所有工作人员混为一谈对他们来说也没什么大用。
 
Claudia Wilson有两个孩子在渥太华的St. Benedict 天主教小学就读,该校最近宣布结束了导致37个学生病例的疫情爆发。她认为,教育局告诉家长整体工作人员中接种疫苗的比例是多少是没有意义的,因为家长仍然不知道与孩子互动的是教师,还是行政人员。
 
在她看来,要么教育局告诉家长一切,要么什么都不告诉家长。
 
安省教育厅属下有15,000名员工没有提供他们的疫苗接种情况,这大约相当于《星报》所调查的教育局中适用这些政策的总人数的7%。教育局曾辩解,这些人中有许多是临时工或今年没有工作的人。
 
教职员工接种率最高的教育局是渥太华天主教教育局,为94.84%(10月20日更新)。
 
接种率最低的是多伦多天主教教育局,为76%(9月30日更新)。但这些数字包括所有工作人员和教育理事,并没有具体说明教师等需要与学生密切互动的工作职位的疫苗接种率。
 
在《星报》的调查中,没有一个教育局具体提供教师疫苗接种率的公开细目。教育局表示,他们只是遵循省府的指示,只要求每月公开报告 "汇总的、非个人的教育局层面的数据",或者说出于隐私考虑,他们无法报告教师的疫苗接种率。
 
在《星报》联系的31个主要教育局中,只有4个教育局在被问及教师的疫苗接种情况时,会提供细节:Peterborough Victoria Northumberland and Clarington 天主教教育局(93%),Upper Grand教育局(97.8%的长期教职员工),Hamilton-Wentworth Catholic 教育局(92%),以及Dufferin-Peel天主教教育局(据发言人Bruce Campbell称,4513名长期教职员工中 "刚超过4000人"接种疫苗)。
 
安省卫生厅在给《星报》的一封电子邮件中提及,关于员工疫苗接种率的数据只能以汇总的形式提供,不带任何身份信息,包括工作职位信息。卫生厅发言人Bill Campbell表示,家长可以自由地询问他们孩子的老师是否完全接种疫苗,"老师可以自愿披露这一信息"。
 
在《星报》调查的教育局中,许多教育局以不同的方式报告员工的疫苗接种水平,这些方式往往令人困惑,难以进行比较,这使透明度的缺失更加严重。一些教育局对员工的疫苗接种率进行了滚动统计,而另一些机构则每月更新一次。
 
例如,访问约克区教育局网站的家长看到的第一个百分比是 "92.8%",字体很大,上面写着 "提交完全接种疫苗证明的工作人员"。但这一数字只是反映了填写疫苗接种状况表的教职员工中的接种率。真正的教职员工接种率是81.2%,与其他数字一起公布在网站下面的图表中。

 
相比之下,多伦多天主教区教育局报告显示,截至9月30日,在已提交接种状况表的教职员工中,完全接种疫苗的比例为90%,而在所有教职员工中,实际接种疫苗的比例为76%。
 
其他教育局,如Halton区教育局和皮尔区教育局,没有公布任何百分比。相反,这些教育局只公布原始数字,如可以接种疫苗的总人数和证明已完全接种疫苗的人数,让家长自己计算。
 
《星报》还发现,包括渥太华天主教教育局和多伦多天主教教育局在内的一些教育局,把有无证明接种证明的教职员工人数混为一谈,使接种率更加扑朔迷离。
 
相反,其他教育局,如 Dufferin-Peel 天主教教育局和杜咸区教育局,则更透明地细分了数字,显示有多少教职员工已完全接种疫苗,有无证明文件。
 
在多伦多天主教教育局的案例中,发言人Shazia Vlahos告诉《星报》,教育局已经成立了一个小组来跟进那些没有提交证明文件的个人,以及那些尚未完成接种状态表格的人。
 
8月,安省首席医疗官Kieran Moore宣布,本学年对所有由政府资助的教育局教职员工提出COVID-19疫苗接种披露要求。该政策规定,他们必须做到以下三点之一:提供全面接种COVID-19疫苗的证明;提供未接种疫苗的书面医疗理由;或完成COVID-19疫苗接种教育计划,了解该疫苗的好处。没有完全接种疫苗的工作人员需要每周完成两次快速抗原测试。
 
已经有一个教育局,即多伦多天主教教育局,向未接种疫苗的教职员工发出了严厉的警告,如果他们不遵守每周两次的快速测试要求,就有可能被停职并停薪。
 
多伦多地区教育局在自己的疫苗任务上更进一步,要求所有教职员工、理事和其他与工作人员或学生有接触的人在11月1日之前接种疫苗,否则将面临无薪在家工作。

 
渥太华卡尔顿区教育局要求所有教职员工在11月15日前完成疫苗接种。发言人Darcy Knoll表示,那些拒绝透露自己的疫苗接种情况、回答说自己没有接种疫苗或没有完成疫苗证明的员工不能直接与学生在一起。
 
Knoll 补充说,在9月30日之前没有提供疫苗接种证明的 "一些教职员工 "被停职且停薪,但具体数字 "目前还不清楚"。
 
隐私法专家、瑞尔森大学林肯-亚历山大法学院教授Avner Levin 表示,没有任何隐私法可以阻止教育局按工作类别披露疫苗接种率。
 
他不能接受任何有隐私理由的说法。他表示,展示信息的关键因素是它是否能识别个人,统计汇总信息不能识别个人。
 
Levin 教授指出,事实上,在省级隐私立法中,有规定允许一个组织在有令人信服的健康和安全目的时提供信息。
 
他说:"有这样一种误解,认为COVID对儿童无害,但我们知道COVID和PIMS(小儿炎症多系统综合征)会导致儿童全身的大规模炎症。因此,无论是对孩子们还是对可能从孩子们那里感染的父母来说,都有一个非常令人信服的理由,即具体了解学校里的那些人正在将他们置于风险之中"。
 
渥太华的家庭医生Nili Kaplan-Myrth 曾组织过大规模的疫苗接种活动,他认为父母应该知道他们的孩子是否与可能没有完全接种疫苗的工作人员一起去上学。
 
她指出,教育局网站公布的接种率完全缺乏透明度,它不应该把问题抛给家长,让他们计算数字,试图弄清楚,现在什么对自己的孩子最安全?
 
她补充,这个问题源于该省在疫苗授权方面 "不想主动出击",而是由各个教育局来决定是否需要为员工接种疫苗。学校现在已经开放了几个星期,如果没有一套统一的疫苗规则,"它使整个事情处于危险之中,就像一座摇摇欲坠的房子"。
 
同时,在美国纽约,所有公立学校的工作人员需要在9月27日之前接种第一剂疫苗,否则他们将被安排无薪休假,这促使成千上万的教职员工去接种疫苗。

 
家长Nora Fayed 表示,教育局在跟踪疫苗接种方面缺乏透明度、清晰度和标准化,这意味着没有良好的证据基础来制定高风险的政策和决定。
 
去年春天,Fayed与其他有关的家长一起成立了儿童联盟(the Coalition for Kids),一个倡导在安省采取以儿童为中心、以数据为导向的大流行病对策的团体。他认为这是一个真正的大问题。他说:"出于某种原因,当涉及到我们学校的孩子时,缺乏标准化的数据似乎是可以接受的。"
 
Fayed  也是安省皇后大学的教授和专门从事儿童福利研究的职业治疗师,他补充说,政策制定者需要就什么是儿童的最大利益做出决定。
 
他补充说:"做到这一点的唯一方法是拥有令人信服的数据,而我们没有。"


    

与本文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大中资讯网立场。评论不可涉及非法、粗俗、猥亵、歧视,或令人反感的内容,本网站有权删除相关内容。

请先 点击登录注册 后发表评论
You must be logged in to join the discussion

©2013 - 2024 chinesenewsgroup.com Chinese News Group Ltd. 大中资讯网. All rights reserved. 
Distribution, transmission or republication of any material from chinesenewsgroup.com is strictly prohibited without the prior written permission of Chinese News Group 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