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主要内容

社论转载:经济已经好转 为何你感觉不到?

Worth Repeating:Why don’t you feel as good as the economy looks?
来源: 大中报 梁楚怡
 
 
数据显示,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但人们却感受到,这是一个最坏的时代。

今天你也许关心的话题:
想要阅读与本文有关的话题?请点击本文末的链接!
 
数据显示,加拿大已经恢复了疫情期间失去的所有工作。全部,甚至还有富余。加拿大在11月增加了15.4万个工作岗位,失业率连续第六个月下降,仅为6%。现在有18.6万加拿大人在工作,比2020年2月时多。加拿大统计局上周五发布的最新劳动力市场报告显示,更多的全职工作,更多的兼职工作和更多的工作时间。总工作时间恢复到了疫情前的水平。

 
这并不是统计学上的错觉,你可能感觉到全职工作被非自愿的、薪水极低的自雇工作所取代。但事实正好相反,雇主的需求是如此强烈,以至于加拿大人从自雇转为受雇的速度比疫情之前还要快。自8月以来,加拿大的受雇人数增加了37.1万人,其中包括私营部门的27.5万人。
 
在过去两年中,工资增长了7.7%。工作不到三个月的职场新人是最大的收益者,平均每小时增加10%,即2元以上。
 
那么女性经济衰退(she-cession)发生了吗?并没有。核心工作年龄的女性,即25至54岁的女性,11月的就业人数增加了66,000人。核心工作年龄女性的就业率几乎达到81%,比疫情开始时整整高出一个百分点。这是加拿大历史上的最高水平。
 
然而,所有这些好处的背后都有坏处:劳动力短缺和通货膨胀的威胁。可是,重要的是要认识到,在大多数情况下,这些都是好消息的副作用。
 
在2020年初大部分经济被冻结,引发了比2008-09年经济衰退更尖锐、更肃杀的萧条后,人们曾认为爬出这个坑需要几年时间。相反,尽管疫情仍然存在,但疫情的衰退并不存在。
 
二战后,加拿大享受了长期的经济繁荣,因为刺激性政策、闲置资源的利用和对未来充满信心引发了经济繁荣。在过去的几个月里,除去旺盛的信心,其他条件都具备了。这可能由于前几代人的战争有了明确的结束,而我们还没有相当于战争胜利(VE Day)的喜悦。我们仍在与一个危险而活跃的敌人作战。
 
因此,在将近两年的时间里,我们对一个无处不在的病毒感到紧张和警惕,我们的集体心理仍然处于一种灾难化的状态。我们都在遭受疫情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的折磨。或者,鉴于疫情还没有结束,只能算疫情应激障碍(TSD)。
 
然而,经济数据,无论人们感觉如何错误,事实上都是正确的。尽管疫情对旅行和旅游等行业造成了破坏,但整个就业市场已经有一段时间没有对寻找工作的人如此有利了。加拿大统计局的最新信息显示,雇主的需求正在将创纪录的低技能工人,那些拥有高中或更低文凭的人,拉入劳动力队伍。

 
美国也有劳动力短缺问题,官方失业率甚至更低。但与加拿大不同的是,美国的部分情况是有几百万雇员退出了劳动力市场。上个月,加拿大的工作岗位比2020年2月多;在美国,工作的人数减少了390万。
 
多伦多金融Bay街和纽约华尔街最受欢迎的一句谚语是: "市场总是在忧虑之墙上攀爬"。自2020年3月下旬以来,忧虑一直高高在上,而市场已经爬过了它们。市场仍然有大量的焦虑,有人担忧Omicron是否会重新激发疫情蔓延并使经济瘫痪,有人担忧则完全相反,即经济是否会变得更加火热,以至于加拿大央行将不得不通过提高利率来给市场降温。
 
担心所有可能出错的事情是央行官员、政府和社论作者的工作。但是,把忧虑放在心上也很重要。通货膨胀的威胁是真实存在的,太多的钱追逐少量的商品和太多未填补的职位空缺。这也无限地优于它的另外一面:通货紧缩,需求崩溃,太多的失业者追逐少量的工作。
 
对经济而言,2021年12月远比2020年3月要好。即使人们没有这种感觉。
 
编注:以上是加拿大全国发行的最大日报——《环球邮报》发表的社论。大中报编译。
 
    

与本文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大中资讯网立场。评论不可涉及非法、粗俗、猥亵、歧视,或令人反感的内容,本网站有权删除相关内容。

请先 点击登录注册 后发表评论
You must be logged in to join the discussion

©2013 - 2024 chinesenewsgroup.com Chinese News Group Ltd. 大中资讯网. All rights reserved. 
Distribution, transmission or republication of any material from chinesenewsgroup.com is strictly prohibited without the prior written permission of Chinese News Group 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