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主要内容

加国经济:让央行是否加息头疼的问题!新冠疫情下不是啥都涨价

来源: 大中报 李子


(大中资讯/096.ca讯) 加拿大环球邮报年初报道说,在过去的20个月里,一个世纪以来最具破坏性的疫情导致了自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最强大的经济刺激,导致了人们见证了一代人中最大的通货膨胀冲击和20多年来最疯狂的美国股票市场。其结果证明,目前的状况完全是一个完全不正常的金融环境。

今天你也许关心的话题:
加国政治:外交部说 前往香港民众需保持高度谨慎
想要阅读与本文有关的话题?请点击本文末的链接!



在过去,股价高涨或通胀上升的时期总是会恢复到更平淡的水平,这往往是因为央行提高利率以迫使它们回到正常水平。但这次恢复常态将特别具有挑战性,因为根本不清楚新冠病毒在2022年将如何演变,也不清楚政策制定者应如何着手恢复事物的通常秩序。

例如,考虑一下中央银行的宽松货币政策。在加拿大和美国,政策利率都接近零。实际利率,即扣除通货膨胀后的利率,甚至远远低于零。人们必须一直追溯到20世纪70年代中期,才能找到类似的实际利率为负的时期。

在过去一年半的时间里,北美的各种疫情补贴一直是支持封锁中经济的关键。然而,它也助长了加拿大房地产投资者的购买狂潮,并帮助将美国股价推高到巅峰。

显然,这种投机热不能永远持续下去,否则会有市场不稳定的风险。现在的问题是如何尽快让经济摆脱对宽松货币的依赖。由于激增的通货膨胀主要因为利率极低,解决之道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们对通货膨胀怎么看,以及通胀可能持续多久。



在最近几周里,随着价格指数的持续飙升,那些认为目前的通胀激增只是一个过渡阶段的人的观点目前难被认同。而那些认为要提高利率来遏制通胀的人已经称他们说对了。

不过,各大主要央行还没有发出令人惶恐的警告。他们慢慢开始撤回他们的一些债券购买计划。英国央行正在提高利率,但没有一家央行准备大肆加息。大多数央行行长似乎对从仍处于COVID-19围攻之下的经济体中取消过多的财政补贴持谨慎态度,这是可以理解的。

如果你考虑到最近通胀激增的不寻常性质,他们的谨慎做法是有道理的。与过去价格上涨的时期不同,今天的通货膨胀大部分是令人惊讶的一边倒。耐用消费品的价格上升了,而服务行业的通货膨胀与流行前的趋势没有什么变化。

这种差异很难与那些将通货膨胀归咎于政府补贴过于慷慨,或货币过于宽松的理论相提并论。如果这两者都是问题的根源,那么所有的价格都应该上升,服务行业的通货膨胀应该与耐用品的通货膨胀或多或少地同步飙升。这就是1970年代高通货膨胀的情况。

解释为什么如今情况不同的最简单方法是说明一个显而易见的问题:疫情是一个不寻常的时期。封锁措施迫使消费者突然将他们的购买力从服务转向商品。几乎在一夜之间,家庭不再去餐馆就餐,不再去健身房撸铁,也不再出门度假。相反,他们订购了新的烧烤炉、新的健身自行车和无数其他的消遣品,以满足他们新的居家生活。难怪这股突如其来的需求浪潮将耐用品价格推到了前所未闻的高度。



如果这场疫情在2022年有所缓解,消费者回到更正常的消费模式,价格压力可能很快就会消失。但这只是一种希望,还不一定能实现。

一些聪明人认为事情可能会走向另一个方向。美国UC伯克利分校的著名宏观经济学家Jon Steinsson教授是那些担心通胀可能持续的人之一。

在最近与前美联储经济学家Claudia Sahm的讨论中,Steinsson教授认为,由于飞涨的资产价格和充足的家庭储蓄水平,人们的需求在未来一年可能会保持高涨。同时,供应将继续受到限制,因为人们不愿意重返工作岗位,而病毒肆虐仍然是一种威胁。

Steinsson教授表示,美联储将不得不采取比市场预期更积极的行动来抑制通货膨胀。他希望美联储在3月份开始加息,并准备在接下来的一年左右时间里将美国联邦基金利率(FFR, 现在接近零)提高到2.5%。

这种规模的加息周期将给全球的资产价格带来重创。但在北美,事情变得更加不确定。正如Steinsson教授所强调的,美联储应该根据收到的数据来调整其政策。换句话说,如果持通胀是暂时的观点是正确的,并且通胀在今年下半年迅速消退,美联储应该准备好宽松政策。如果是这样,任何加息最终都可能是相对温和的,对资产价格的任何影响也可能是如此。

投资者应该保持开放的心态。无论是通胀是暂时的,还是必须加息的观点的支持者,你都要准备改变你的观点。

与本文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大中资讯网立场。评论不可涉及非法、粗俗、猥亵、歧视,或令人反感的内容,本网站有权删除相关内容。

请先 点击登录注册 后发表评论
You must be logged in to join the discussion

©2013 - 2024 chinesenewsgroup.com Chinese News Group Ltd. 大中资讯网. All rights reserved. 
Distribution, transmission or republication of any material from chinesenewsgroup.com is strictly prohibited without the prior written permission of Chinese News Group 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