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主要内容

观点/评论:加拿大真的通胀过度了吗?事实并非如此糟糕

来源: 大中资讯 李子


(大中/096.ca讯) 加拿大环球邮报专栏作家David Parkinson日前发表一篇评论说,现在是加拿大的1月中旬。天气很冷且下暴雪了。由于一场Omicron疫情蔓延,加拿大人比平时更常呆在家里。也在这时,加国统计局说通货膨胀率达到了30年来的最高水平。

今天你也许关心的话题:
加国地产:住房支付能力危机已使多伦多,蒙特利尔人口大幅下降
想要阅读与本文有关的话题?请点击本文末的链接!



屋漏偏逢连夜雨,人们都认为现在是最困难的时候。

因此,本周三发布的月度消费者价格指数(CPI)报告的头条和大部分内容集中在消极的一面:去年12月份的全年通货膨胀率为4.8%,这是加拿大自1991年以来看到的最高通胀率。巧合的是,2019那年加拿大央行提出了2% 的通胀目标。这使得这份通胀报告严厉地提醒人们:加拿大央行在1月26日会认真考虑是否提息。

毫无疑问,加国面临着通货膨胀的严重挑战,加拿大央行将不得不开始一系列的加息,以努力抵御这些不断增加的压力。但是,即使是这一片乌云中,也闪耀着一丝阳光。当你看到加拿大统计局的通货膨胀报告的阴暗面时,不要忽视其中包含的一些积极内容。也许事态并不那么糟糕。

通胀下降了! 明显的下降!

尽管去年12月的同比通胀率有所上升,但与一个月前相比,CPI实际上下降了0.1%。这是一年来第一次出现这样的下降,而且是在10月至11月的月度通胀速度急剧放缓之后出现的。虽然这只是两个月,但它确实表明通胀开始有意义的减速。



汽油价格的下降(下降4.1%)是去年12月CPI逐月下降的关键因素,但这种放缓实际上是相当普遍的。上个月CPI的八个主要行业中有六个下降。服装价格下降了近5%。影像设备下降超过5%。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便宜了8%。看起来加拿大人的假日礼物购物期间有一些不错的便宜选择。

有一件事的发展方向正好相反,那就是航空旅行的费用上升,CPI逐月上升近25%。统计局指出,这可以归结为机票在疫情之前的普遍表现:在假期中旅行需求激增时机票销量飙升。所以,至少在Omicron感染激增之前,旅行表明人们生活接近正常。部分商品确实昂贵,但这也许是一个令人鼓舞的迹象。

透过基准效应看问题

在2021年的大部分时间里,同比通胀率都带有一个大的星号--经济学家称之为 "基准效应"(base effects)。从本质上讲,这意味着用于计算12个月变化的一年前的价格 "基准"异常低,原因就是在疫情的最初几个月中商品价格的暴跌。因此,过去几个月的价格上涨,被一年前的价格暴跌和如今的价格暴涨的简单对比所夸大。加拿大皇家银行首席经济学家Craig Wright最近计算出这些基准效应占目前通胀率的大约两个百分点。



如果你简单地将目前的CPI水平与2020年2月,即疫情前的最后一个月进行比较,你会发现在经历了疫情的所有起伏后,通货膨胀率年化为2.6%。如果你排除那段时间汽油价格的急剧上升,通货膨胀率只有2.1%。虽然高于加拿大央行2%的目标,但表明央行今后的目标是一个更合理和可控的通胀率。

好消息是,这些基准效应即将逆转,因为在疫情的早期,较低的消费价格在计算中占比越来越少,取而代之的是去年普遍的价格上涨。

统计局表示,因为2021年的较高消费价格将被作为同比比较的基础,在能源产品价格的带动下,价格的广泛上涨将对2022年上半年的消费通胀率产生向下的影响。

对房屋涨价的看法

有人会担心统计局的CPI衡量标准未能涉及到席卷加国的暴涨的住房价格?无需紧张,绝大多数加人也没有在平时的消费中体会到房屋价格上涨。

加拿大有超过1500万个家庭,去年的房屋销售总额为66.7万套。这意味着只有大约4%的加拿大家庭在去年的疯狂楼市中购买了房屋。而这些买家中约有三分之一在购买时卖掉了另一套房子,这意味着他们也从楼市价格飙升中受益。因此,实际上,只有不到3%的加拿大人真正兑现人人都在谈的房价上涨。

不要忘了,超过三分之二的加拿大家庭拥有住宅。这意味着大多数加拿大人实际上已经从房价上涨中获利,因为它增加了他们最大资产的价值,从而增加了他们的个人财富。担心对新进入市场的人的影响是合理的,但现实是,这些不断上升的房价并没有伤害到大多数加拿大人。

与本文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大中资讯网立场。评论不可涉及非法、粗俗、猥亵、歧视,或令人反感的内容,本网站有权删除相关内容。

请先 点击登录注册 后发表评论
You must be logged in to join the discussion

©2013 - 2024 chinesenewsgroup.com Chinese News Group Ltd. 大中资讯网. All rights reserved. 
Distribution, transmission or republication of any material from chinesenewsgroup.com is strictly prohibited without the prior written permission of Chinese News Group 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