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主要内容

社论转载:为什么当前加拿大各省的财政状况好地出奇?

Worth Repeating: Why Canada’s provinces are (for now) in such surprisingly good fiscal shape
来源: 大中网/096.ca 王飞

大宗商品价格高涨使加拿大草原省份的公共财政大增,将预期的赤字转变为稳固的盈余。这里说的不仅是阿省,也包括萨省。

8月23日,萨省是最后一个宣布财政状况好于预期(better-than-expected)的省份。最近一些省份宣布了赤字缩减或完全消失。可是在疫情最严重的时候,这些赤字让省级预算难以为继。

今天你也许关心的话题:
加拿大新的奢侈品税9月开征 行业纷纷反对
多伦多8月房产销售量同比跌34%,环比增15%
卑诗省在加拿大最受欢迎 但不是因为那里的人 魁省排名倒数

对萨省来说,像邻省阿省一样,高油价是好消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且萨省是世界排名第一的钾肥生产商,也受益于钾肥的价格上扬。所有这些使2022-23年的预计收入飙升至191.7亿元,比3月份提交预算时的预测多出20亿元。资源收益占了大部分,石油价格比预期高出三分之一,钾肥价格高出约50%。预计2022-23年4.63亿元的赤字现在被转化为10.4亿元的盈余。

此类财政状况的重大改善趋势始于一年前。

疫情远未结束,但公共开支的最高峰已经过去。公共开支的努力在2021年中期开始得到回报,经济不仅在疫情开始时的全面封锁中幸存下来,而且恢复得比预期快得多。各省财政上的改善就是具体的证据:收入增加,紧急支出减少,赤字大大减少。

今年,这一趋势仍在继续。当然,这不会永远持续下去,一是超低的失业率不可能再低了,二是资源价格最近也有所回落,但如今,各省的财政状况明显比几个月前的预测要好。这意味着有更多的灵活性来进行重要的投资,从医疗保健到交通,并减少对债务负担规模的担忧。这不仅仅适用于萨省和阿省这样从资源丰厚中获利的省份。加国各省似乎都有财政盈余的好消息。



魁北克省在10月的省选前发布了一份财政报告;报告显示,之前预计的2021-22年73.5亿元的赤字可能会降低至2.94亿元。对于2022-23年,现在预测赤字为16.6亿元,低于3月份预算中预测的64.5亿元的赤字。(魁北克未来联盟党(CAQ)政府通过向大部分省民派发500元的福利支票而降低了盈余,并承诺如果再次当选,会有更多的盈余)。

魁省似乎也有望在未来几年内规避之前预测的价值200亿元的赤字。预计到2026年,魁北克的债务与GDP的比率将下降到37.7%,远远低于上次预测的41.9%。十年前,该比率接近55%。

各省收入增加和财政富余的好消息是值得欢迎的。但是,除了更合理地承担债务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问题是,各省用这些额外的资金做了什么。

在萨省,政府正在向所有成年人派发500元的福利支票--被称为 "萨省可负担性税收优惠(SATC)支票"。共派发90万张支票,耗资4.5亿元。在通货膨胀的时代,把更多的钱投入到火热的经济中是没有意义的,除非是想在支持率上做文章。这就是为什么不只有萨省在派钱;安省在今年省选前取消了车牌更新费用,每年为安省车主省下120元。

撇开给司机的福利不谈,安省财政状况改善的部分原因是没有增加支出。今年的赤字现在预测为189亿元,远远低于早先的277亿元的预测。未来几年的赤字情况预计将继续改善,但考虑到人口增长和通货膨胀,医疗保健支出的预算没有增加的话,那么实际将会出现下降的情况。鉴于安省目前的健康危机,以及安省已经是加拿大人均医疗支出最低的地区,再不增加医疗保健支出是不可为继的。

然而,总的来说,各省的财政状况越来越好,即使与几个月前相比也是如此。财政状况突然发生变化是不寻常的,主要是疫情的变化使之前一切都变得混乱无序。那是一个非同寻常的时期,当时特别巨大的赤字支出才能挽救经济。但所有那一切,无论是中招病毒还是治愈病毒都已成为历史。时代已迅速变迁。

编注:以上是加拿大全国发行的最大日报——《环球邮报》发表的社论。大中资讯编译。

与本文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大中资讯网立场。评论不可涉及非法、粗俗、猥亵、歧视,或令人反感的内容,本网站有权删除相关内容。

请先 点击登录注册 后发表评论
You must be logged in to join the discussion

©2013 - 2024 chinesenewsgroup.com Chinese News Group Ltd. 大中资讯网. All rights reserved. 
Distribution, transmission or republication of any material from chinesenewsgroup.com is strictly prohibited without the prior written permission of Chinese News Group 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