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信任金融网红吗?如果回答肯定,那你得小心了!

(大中网/096.ca讯)加拿大环球邮报(Globe and Mail)发表了一篇 Preet Banerjee 的文章。他是财富管理行业的顾问,专注于金融学研究的商业应用。文章说,人们常常告诫自己不要轻信金融分析师。但事实证明,只需稍加等待,值得信任的人出现在人们的生活中。然后,人们会爱屋及乌(rose-coloured glasses),相信这个人所有的话。
金融分析师或金融顾问如果在社交平台上比较活跃,常常被人们称为“金融网红”(finfluencer)。安省证监会(OSC)的最新研究表明,加拿大人越来越多地根据他们在社交媒体上看到的内容做出投资决定。
尽管人们普遍不喜欢金融网红的高谈阔论,但他们却相信自己关注的特定网红给出的建议。从中钻空子的非金融专业人士就能获得更高的成功率和更多的佣金,人们就要为这种信任付出代价。
在关于社交媒体和零售投资的新报告中,安省证监会将金融网红分为三类:未注册个人、金融公司雇佣的未注册个人,以及注册投资咨询专业人士。但无论哪种类型,他们的最终目的都是一样的:吸引你的注意力,影响你下一步的理财行动。
值得强调的是,有些金融方面的内容创作者能提供可靠的理财指导。但问题在于,判断这样的理财指导是否优秀与是否喜欢内容创作者是两码事。
根据加拿大证券管理机构(Canadian Securities Administrators)的数据显示,2024年超过半数的加拿大投资者(53%)使用社交平台获取有关理财的信息,而 2020 年这一比例仅为 35%。在 18-24 岁的年轻人中,这一数字跃升至 82%。
YouTube、Instagram 和 TikTok 等社交平台占用了人们的休闲时间,46% 的投资者在浏览社交平台时偶然发现了 “投资机会”,比四年前的 29% 有了飞跃。
安省证监会的研究表明,83% 的受访者意识到,金融网红是为了自身利益提供理财的信息。但是,如果投资者真的决定根据某个金融网红的信息采取行动,似乎就太信任他们了。
最终遵循金融网红建议的投资者在社交媒体上报告自己被骗的可能性,比不听从财经风云人物建议的投资者高出 12 倍多。
同时,遵循金融网红建议的投资者的交易频率也更高,而且使用专业顾问的可能性也更低,这就加大了出错的几率。
研究人员分析了数以千计的金融网红建议信息,发现他们反复使用相同的六种策略来吸引投资者关注:
- 用丰厚利润或令人印象深刻的证书截图树立 “权威”(authority)
- 用倒计时制造 “稀缺性”(scarcity)
- 评论区充满推荐语和感谢信来 “证明”(social-proof)自己的实力
- 提供免费下载或技巧引发“互惠”(reciprocity)心理,加强人们的信任感
- 随意、贴近生活的故事则会增加“点赞”(liking)
- 通过每日挑战(例如分享投资者的财务目标或定期提供投资组合更新)来鼓励投资者“投入”(commitment)
通过精心包装的策略,可以轻而易举的绕过人们天生的怀疑态度。
当理财信息可靠时,这些策略可以说是助攻,给人们的生活带来积极影响,但人们如何判断什么理财信息是可靠的呢?
4月28日,艾尔伯塔省证监会(ASC)裁定金融网红弗洛雷尼(James Domenic Floreani)违反了该省的证券法。该证监会发现,他通过网络内容展示其金融知识和投资建议,但未充分披露其推广的四家公司的股票是受到赞助的。
证监会新闻稿中表示,弗洛雷尼在2020年11月至2022年3月期间,在YouTube、X(前身为Twitter)和Patreon等平台上发布了理财推广内容,但没有明确告知其受众这些帖子是由相关公司付费赞助的。根据艾伯塔省(Alberta)证券法,披露此类商业利益是强制性的,因为这有助于潜在投资者评估投资信息的客观性。
根据他社交媒体平台上的公众评论显示,有粉丝确实根据这些建议采取了行动。阿尔伯塔省证券委员会(ASC)裁定,弗洛雷尼在没有接受过正规金融或投资教育的情况下,将自己塑造成知识渊博且熟悉行业术语的形象,违反了该省的证券法。对他的制裁措施将在第二次听证会上决定。
艾尔伯塔省证监会提醒投资者在投资前进行核查,并意识到并非所有在线提供的投资建议和信息都来自合格人士。为保护自己,投资者应通过访问 CheckFirst.ca 网站上的“检查注册”(Check Registration)页面,核实投资专业人士、经纪公司和在线交易平台是否已注册。
社交媒体上的投资建议不会轻易消失,所以投资者需要用更有头脑的方法来判断。在对你收到的信息中的理财建议采取行动之前,请密切关注其话术:如果催的很紧、承诺非凡收益或奉承你的智商,那么就值得怀疑。不要急于行动。退一步想一想,哪怕是一夜之间,也能让你兴奋的大脑降温,不会影响你的判断。
保护钱包的最简单方法就是记住,喜欢某个金融网红没错,但并不意味着他的理财建议就是对的。请三思而后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