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主要内容

评拜登的百日施政演说

来源: 大中报特约 原乡

 
由于刚过去不久的美国总统选举中,川普的得票与当选总统拜登的得票几乎五五开,美国内部的分裂几成趋势。面对新冠疫情的肆逆、经济的衰退以及社会的撕裂,拜登的施政优先,当以弥补裂痕、摆平左右和团结民众重振美国,作为他百日施政的演说重点。

今天你也许关心的话题:
 
 
想要阅读与本文有关的话题?请点击本文末的链接!
 
看得出拜登对其在众院的百日施政演讲,下了很大的功夫,数据引用的娴熟和对国情的了解,流利激情的演说,真令人见识了老练政客的功力。左拥社会主义讨好民主党内的左派,在全面推动施打疫苗的运动下,抛出1.8兆的家庭计划和4.1兆的国内振兴计划,从幼儿服务到改善教育到提升最低工资到$15/H,号召加大基建投资、提振制造业和提高绿能及农业等,明确提出“买美国货”,创美国工作,改善蓝领处境,造就中产阶层。免除或降低中低收入者的所得税,对富人及高收入者加征所得税,对儿童补贴、改善医疗降低处方药价格,以支撑其社会计划的实施,并欲推行两年义务专上教育提高就业率。

分享不同信息/观点,做明智判断/决策!请点击096.ca!



加拿大人也许较关注拜登的“买美国货”,是否会如川普般对加国造成冲击。而大洋彼岸的北京,更关心的则是拜登的印太新战略。虽然拜登在演说中,约4-5次提到中国及习近平的名字,关于在印太出现如北约式的框架,那还是模糊的隐喻或者是威慑性的警告。与其说是向北京示警,不如说是对美国国内喊话,以迎合美国内由川普掀起的恐中反中的情绪或潮流。企图以抑制中国崛起保持美国第一,作为美国国内左右两派和民族主义或国家主义的最大公约数,以此达到团结泛众塑造全民总统的形象。

虽然拜登从意识形态出发,认为美国“创造了人人平等”,但不能对其他地方置美国的(民主)原则而不顾,吹起了以怼中的美式国际主义。川普的单边主义以及美国多年来,在国际信任和道义信用上大幅滑落,在中国并无领土及地缘政治的扩张之前提下,欲建立“印太Nato”谈何容易。目前来说,充其量只是个别相关国家的自我恐惧心理在作祟而已,或者是在反中怼中风气/潮流中赶一把时髦而已。印度并未放弃外交的不结盟国策,与中国有漫长的边境线,凭什么放弃自己的发展和崛起机会,直接站在第一线与中国对抗。澳洲虽地处印太,但人口稀少技术落后、离1、2岛链甚远,只能在待老美击败中国等着分杯羹的幻想中打转,但却难以经受其资源和货物失却中国市场的痛楚。韩国地连朝鲜,让大量美军进驻乃保全自己而已,根本无意对抗朝鲜或直接与中国对抗,故美韩2+2会谈的公告很谨慎。日本比韩澳与中国的经贸关联更密切,碍于日美安保条约,既要老美的军事安全保护,又基于地缘和经济利益无决心与中国太闹僵,故菅义伟拜登会谈的公报英文版与日本媒体的日文版明显有差异,日方刻意淡化对中议题,仅希望台湾海峡保持和平。最尴尬或倒霉的是台湾,夹在美中之间,身不由己却无实质利益可资期待,有的只是风险。台湾的命运安危和前途,本质上取决于美中关系的演变,台湾位处第一岛链的中心被老美放在最前线,亦为中国沿海7省之门户,北京岂能轻易放手?香港赌烂,大陆虽有损失,但最大的输家却是港人自己。台人是根本无本钱可赌,一不小心身家性命及子孙后代的处境,可能连两蒋时代的状态都不保。台人岂能甘心置自己于险境。目前除了老美的一头热外,还是从欧洲拉几艘船舰来,远比本地那些各有盘算却并不坚定的伙计来得管用。
 
其实拜登演说的中国议题,亦是为拢合国内各派政治势力,盼引领大家共同解决目前问题重重的内政。这同时也印证,拜登对内政问题的解决怀着深深的焦虑。明显的事实是,内政不靖,国力滑落,老美凭什么重回世界老大领导地位,又何以压抑中国崛起?拜登的国际蓝图,与其说是愿景,不如说是大内宣。这还真让美国人再认识了一把民主党,欲说拜登的运气如何,其实也联动着川普及美国的右翼在未来4年会否复出的运势。

分享不同信息/观点,做明智判断/决策!请点击096.ca!


   

与本文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大中资讯网立场。评论不可涉及非法、粗俗、猥亵、歧视,或令人反感的内容,本网站有权删除相关内容。

请先 点击登录注册 后发表评论
You must be logged in to join the discussion

©2013 - 2024 chinesenewsgroup.com Chinese News Group Ltd. 大中资讯网. All rights reserved. 
Distribution, transmission or republication of any material from chinesenewsgroup.com is strictly prohibited without the prior written permission of Chinese News Group 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