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主要内容

如此结束生命的中国留守儿童

在中国,成千上万名外地劳工涌向中国城市寻求经济生机,同时数百名儿童被父母抛弃,成为留守儿童大军中一员。这些长年见不到父母的孩子感情深受伤害,有些采取极端手段结束其难以忍受的痛苦,而有些则遭到虐待并成为刑事暴力的受害者。

In China, millions of young children are “left behind” by their parents as Chinese migrant workers pour into the city to seek economic prosperity. Growing up without seeing their parents, the abandoned children suffer  pain. While some of them resort to extreme way to end their ordeal, others are vulnerable to abuse and become victims of violence.  

对于孩子来说,有父母的地方才是家。但是,留守儿童无法享受到正常的亲情关爱。久而久之,无助感、失落感和被遗弃感逐渐形成,严重影响心理健康。这些留守儿童心理异常,性格内向、孤僻、并脾气暴躁、冲动易怒。而他们所遭受的心理伤害也会使他们成为刑事暴力的受害者。

9岁男孩自缢身亡

我和民警赶到现场的时候,看到孩子安静地平躺在门板上,小身子已经没有任何生命迹象。安徽省望江县华阳镇派出所所长常星神色悲伤地说。

这是2014120发生在安徽省望江县的一起悲剧。9岁留守儿童小林(化名)在放寒假当天上吊自杀。就在这一天,他听到了母亲今年又不回家过年的消息。

这一天,离2014年春节仅仅还有11天。

他平时都在桌上吃饭,但那天却只夹了些菜,端着碗站在饭厅门口吃,眼睛还直勾勾地盯着厕所。

2014120,是小林所在的华阳中心学校发放寒假成绩单的日子。当天上午,大部分学生都由家长陪着到学校领成绩单,只有小林是独自一个人到校的。这个9岁的孩子,父母离异,且都在外地打工,因此从小就住在外祖父母与舅舅家中。

孩子这学期成绩不太好,语文只考了40多分,所以那天从学校回来有点没精神。华阳镇司阁村一名村干部说。

家人并没有察觉孩子有何异常。下午3点左右,小林还询问外婆是否去华阳镇购物,并要求给他带回两只笔芯。

晚饭时一切似乎很平静,小林吃了两碗饭。但是事后,当家人拼命回忆孩子当时的举动时,才发觉那些不同寻常的迹象:他平时都在桌上吃饭,但那天却只夹了些菜,端着碗站在饭厅门口吃,眼睛还直勾勾地盯着厕所。家人说。

据村民称,就在那天晚饭前,小林外婆接到了女儿打来的电话。吃饭时,外婆告诉小林:你可怜哦,去年你妈妈没回来过年,今年又不回来过年哦!

谁也没有预料到,可能就是从那时起,孩子开始安静地策划起自己的死亡。晚上6点晚饭后,外婆洗完碗发现小林不见了,赶紧喊小林舅舅去找。他们很快发现令人震惊的一幕:小林悬挂在厕所的横梁上,脖子上套着一种用来编织网兜的塑料绳。

120急救赶到时,孩子已经没有了生命迹象。晚上9点,家人报警。华阳镇派出所和县刑警大队的民警经过现场勘测认为,孩子系窒息死亡,颈部伤处符合自缢特征。而翻阅孩子生前的学习用品、书本,均没有找到他最后留给这个世界的只言片语。

一个9岁的孩子就这样悄无声息地离开了人世。

孩子母亲要求孩子父亲与她一起给孩子守灵,但是父亲拒绝了。

记者采访了解到,小林刚出生20多天就成了留守儿童:父亲一直在外打工,母亲带着他回到外公外婆和舅舅家居住。两年前,小林父母离异后,母亲也出去打工,并且父母都已经分别组织家庭,父亲甚至又有了一个孩子。

他父母的关系一直不好,这么多年,他爸很少过问他的生活。与小林同村的村干部介绍,小林父母离异时,孩子被判给母亲抚养,父亲每年支付2600元生活费。但是这两年,父亲都没给。小林曾经去找父亲讨要,父亲推脱说会在他满18岁后一次性给。

令小林感到伤心和失望的应该不仅仅是父亲。在华阳镇中心学校读一年级下学期时,母亲再婚,将小林转到了继父家所在的村小。母亲和继父双双外出打工后,小林就由继父的父亲照顾。在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生活半年之后,小林又被外公外婆家要回去,转到华阳镇中心小学就读。

校长杨林庆说,小林已经读到三年级,但他的父母从未陪他拿过成绩单,平时学校开家长会,都是外公外婆和舅舅来参加。父亲和母亲在这一年中仅仅在学校出现过一次,平时也没有与老师联系,关心孩子的学习。学校里大部分学生都是留守儿童,其中父母双双在外打工的近200人,接近学校学生总数的四分之一。杨林庆说,但是,像小林这么可怜的,只有他一个。

杨校长说,小林在学校比大多数孩子要听话得多,他也知道,自己爸妈离婚了,又都有新家了,没人护着他。其他留守儿童的爸妈都会常常打电话给孩子,也会跟老师联系,所以孩子能感受到亲情。但是小林都没有。

记者采访了解到,即使在小林自杀后,村干部通知父亲回家,父亲起初还不愿意。后经过村干部劝说,父亲也赶了回来。但是就在孩子的遗体前,母亲和父亲还起了争执。

孩子母亲要求孩子父亲与她一起给孩子守灵,但是父亲拒绝了。村干部说,在调解之下,父亲答应拿出2000元钱给孩子置办一副棺材,之后就再也没有过问。

对小林来说,母亲不回家过年对他打击很大。校长杨林庆说,本来放寒假是留守儿童最快乐的时候,因为父母就快回家过年了。而小林父母已经重新组织家庭,平时不管不问,过年甚至都不回家,这种反差之下,孩子更觉得有一种被抛弃、无依无靠的感觉。

12岁女孩遭祖母杀害

20076月,湖北省黄梅县一户留守女孩家庭发生了人间惨剧。父母外出打工的12岁留守女孩小丽(化名)与奶奶发生争执,被奶奶用毛巾活活勒死,并沉尸水塘。

69日傍晚,黄梅县一个村子的几个农民发现村小学附近的水塘里浮着一个鼓鼓的蛇皮袋。他们捞起来打开一看,里面竟是一具尸体。经警方查验认定:死者为12岁左右的女孩,属他杀,沉尸多日。

幼女被害沉尸,案情非同一般。黄冈市公安局刑警支队、湖北省公安厅重案处相继派人赶往现场,指导案件侦查。黄梅县公安局连夜调集20多名侦查精兵组成专案小组。侦查人员查到一村民的孙女失踪多日,便将老夫妻找来询问。他们说孙女63放学后不知去向,并声称连续几天来都在到处寻找,但未找到。通过衣物指认,确定死者就是他们的孙女小丽。

小丽到底被谁所害?经过多方侦查,嫌疑集中到被害人的爷爷奶奶身上。最后,老夫妇二人交代了勒杀孙女并沉尸的犯罪事实。

“六一”儿童节的早晨,小丽发现自己的红领巾不见了,于是划了根火柴在屋子角落里寻找,不小心把铺地的塑料布烧着了,小丽匆匆弄灭火后上学去了。没想到余烬复燃,把房里的东西全烧了。奶奶非常生气,为此几次打骂孙女,发生争吵。2日晚,奶奶再次责骂追打孙女时遭到顶撞,被激怒的奶奶捡起一条毛巾缠住孙女脖子,一头用牙紧紧咬住,一头用手使劲一拉,将小孙女勒死。见孙女瘫倒在地,慌了神的奶奶连忙叫来爷爷,两人商量后,决定沉尸水塘了事。他们便把孙女的尸体装进蛇皮袋,丢进离家200多米的水塘。

小丽的家掩映在一条国道旁的树林中,两层的小洋楼外墙整齐地贴着磁砖。透过深色的铝合金窗户,隐约可见室内悬挂的窗帘。显然,这是一个较为富裕的农村家庭,但这个家庭的生活却与这幢漂亮洋楼形成巨大反差。

小丽1岁多的时候,父亲就外出打工。如今在福建为一个老板开车,每年有3万多元的稳定收入。在小丽10岁时妻子也跟随他去了福建。父母走后,小丽和弟弟与叔叔的儿子一起都由爷爷奶奶照顾。村小学校长说,父母双双外出打工后的两年多来,小丽的变化很大,经常旷课逃学,还小偷小摸,同学们都不愿跟她玩,她的性格也变得越来越孤僻。

曾在部队服役的小丽父亲事后并没有流露出对父母的怨恨之意。他认为是他们夫妻俩外出打工赚钱,误了对孩子的教育,才导致悲剧的发生。他说,父母已年近70岁,种了5亩多地,还要照顾3个孙子。老人的知识和精力有限,对孩子只能管个温饱。他们每天从早忙到晚,没有心情也没有时间同孩子进行感情上的交流。

小丽母亲说:“我们在家时,孩子害怕父母,会老老实实做作业。我们不在家,两个老人管不了,孩子变得天不怕地不怕。10岁的儿子一天10元零花钱还不够,硬逼爷爷奶奶多给,不给就把头往墙上撞;女儿经常偷家里的钱去县城玩,有时一玩几天不回家过夜,不回校上课。我们一年除学费外还给两个孩子3000多元零用钱。以前给现金,不管藏在家里什么地方,女儿都能翻箱倒柜找出来,偷出去乱花。后来我们只好办了张银行卡交给老人管。”

由于福建路途遥远,小丽父母一年只能回家一次。在小丽被害的那年春节,爷爷奶奶已多次抱怨,两个孩子太顽皮,不能再尽责抚养了。但小丽父母还惦记着外面那笔稳定收入,多次给老人做工作。可他们万万没想到,这一托付竟带来奶奶勒死孙女的惨剧。女儿死了,老父母一个涉嫌故意杀人、一个涉嫌包庇被逮捕。

专家认为,要让留守儿童不再有爸妈在哪儿的锥心之问,首先要继续拓宽留守子女跟父母随迁到打工城市的路径,让他们享有入学、医疗等基本权利;其次,学校和社会机构应加强对留守儿童的心理疏导和干预;更重要的是,通过产业引导,让农民实现就近工作,减少外出流动引发的家庭问题。

 

与本文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大中资讯网立场。评论不可涉及非法、粗俗、猥亵、歧视,或令人反感的内容,本网站有权删除相关内容。

请先 点击登录注册 后发表评论
You must be logged in to join the discussion

©2013 - 2024 chinesenewsgroup.com Chinese News Group Ltd. 大中资讯网. All rights reserved. 
Distribution, transmission or republication of any material from chinesenewsgroup.com is strictly prohibited without the prior written permission of Chinese News Group 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