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主要内容

加拿大近9万航空旅客豁免未有隔离 也有从陆路进关逃避隔离

来源: 大中报 王飞

 
(大中报/096.ca讯):根据国家邮报的文章披露,在所有抵达加拿大的航空旅客中,有三分之一免于在政府制定的检疫酒店中进行强制隔离。而专家认为,这种有争议的COVID-19控制措施的豁免规则可能会破坏全加拿大为抵抗COVID-19疫情而做出的努力。

今天你也许关心的话题:
 
 
想要阅读与本文有关的话题?请点击本文末的链接!
 
根据加拿大公共卫生部(PHAC)的最新数据,约有8.8万名到达的国际航空旅客被免除了隔离要求。但机构表示不会提供这些豁免的原因。
 
PHAC的数据显示,至少有30%的国际航空旅行者无需出示隔离酒店的预订订单,即可直接入境。而根据该组织的数据,到达加拿大的航空旅客的COVID-19阳性率为1.9%,即每100名旅客中几乎有2名旅客感染。如果这些旅客是高频旅行者或来自变异病毒泛滥的国家,则他们的感染可能性则会更高。
 
此外,许多旅行者完全拒绝强制隔离。根据最新数据,至少有798人被开出了罚单。其中606张是在安省开出,卑诗省则开出192张。卫生部表示,没有任何纪录显示在魁省开出多少张罚单,因为当地是由省检察官开出罚单,而不是执法部门。此外,阿省是否采取相关的执法行动也不得而知

分享不同信息/观点,做明智判断/决策!请点击096.ca!



根据规定,违规者每天会被罚款$3,000。而有不计其数的人,正在乘飞机飞往美国并通过陆路进入加拿大,从而规避隔离规定。根据PHAC的数据,从美国越过陆地边界入境的人阳性率为0.3%。
 
在过去一个月,公众卫生局发出的有关罚单数量几乎大增一倍。机构此前曾向CTVNews.ca表示,截至上月19日,当局已向拒绝隔离检疫的旅客发出404张罚单。
 
女王大学传染病科主任,金斯顿健康科学中心感染预防和控制医学主任杰Gerald Evans表示,检疫性酒店的豁免率“很高”。Evans说:“这意味着大约三分之一的旅行者可能无法得到有效隔离。目前,变异病毒很可能会通过国际旅行进入加拿大。相比之下,加拿大境内的病毒传染率很低。重要的是要注意,新型变异病毒可能直接导致传染率增高。获豁免的旅客,机组人员,基本服务人员,经常跨界工作的人,接受医疗护理的人以及政府官员,实际上可能具有较高的COVID-19阳性率。而现行法律中,接种2剂疫苗的人暂不符合豁免条件。
 
多伦多大学疫苗预防疾病中心临时主任,家庭医学和公共卫生教授Jeff Kwong说,这些数据表明国际航班仍然存在危险。
 
Kwong说:“1%到2%的阳性率听起来不是很高,但是在100人的航班中,每次都有1两个人感染就很严重了。这存在一个问题,机场传播了多少病毒?政府发现他的机会是多大?,抓住他的机会是多大?乘车去机场,排队等候,然后乘机,有多少人受到感染。不仅是已感染的旅客,其他旅行者可能也会被他们感染,然后又回到自己的社区。”
 
据报道,最近几个月入境豁免率有所提高。根据3月份的数据,截至2月底,约有26,000名乘飞机进入加拿大的旅客免于强制隔离,占该时期所有航空旅客的23%,而现在接近三分之一。
 
而且,隔离旅馆的规定甚至受到旅客质疑并排斥。已经有九个人在法庭上对这些规定提出质疑,他们声称强制隔离规定违反了宪法权利。联邦法院计划对这些上诉进行审判。
 
自2月22日以来,乘搭飞机抵达加拿大的国际旅客,必须在入境时接受检测,而除非获豁免,否则相关旅客必须自费到官方指定的酒店隔离3天,以等候检测结果,涉及费用最高达2,000元。公众卫生局强调,出国旅行后强制隔离检疫,属当局其中一项主要公共卫生措施,这些措施已被证明能有效遏抑新冠肺炎病毒传播,而拒绝到指定酒店隔离等同违反《隔离法》(Quarantine Act),当局可根据《违规法》(Contraventions Act)向违例者开出罚单,每天罚金最高可达3,000元。
 
大多数省份目前使用这种罚款制度,但公众卫生局称,阿省、沙省、育空地区、西北地区和努拿乌特地区不采用这种模式开罚单,尽管政府跟地方执法部门紧密合作,并根据《隔离法》获大部分执法行动的数据,但警方并非必须向本局呈报执法信息,因此,局方的数据未必包含执法行动的数字。
 
公众卫生局称,该局通过向旅客发送电邮以及通过相关人员或自动系统拨打电话等方式,每天接触逾6,500名旅客,敦促他们遵守检疫规定。除罚款外,那些拒绝到官方指定酒店隔离的人士,还会被转交地方执法部门优先跟进。

分享不同信息/观点,做明智判断/决策!请点击096.ca!
 
机构强调,尽管已向拒绝入住酒店检疫的国际旅客发出数百张罚单,但遵从边境措施的人仍十分多,自去年3月实施14天强制检疫措施以来,95%旅客都遵从相关防疫规定。


  

与本文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大中资讯网立场。评论不可涉及非法、粗俗、猥亵、歧视,或令人反感的内容,本网站有权删除相关内容。

请先 点击登录注册 后发表评论
You must be logged in to join the discussion

©2013 - 2024 chinesenewsgroup.com Chinese News Group Ltd. 大中资讯网. All rights reserved. 
Distribution, transmission or republication of any material from chinesenewsgroup.com is strictly prohibited without the prior written permission of Chinese News Group 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