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主要内容

环邮专栏:政府举债超过7000亿元是加拿大通货膨胀的主因

G&M column: Who’s to blame for Canada’s inflation? The government borrowed more than $700-billion
来源: 大中网/096.ca 王飞

(大中网/096.ca讯) 加拿大环球邮报(Globe and Mail)发表了说,加拿大统计局11月16日(周三)发布了10月份的消费者价格指数(CPI),结果让广大民众颇为失望,10月份CPI同比上涨仍为6.9%,与9月份的涨幅持平。

今天你也许关心的话题:
美国亚裔学生面临的偏见也许会让你惊奇
多伦多空气质量急速下降 2040年实现零排放恐是梦想
20%富裕加拿大家庭扛起全国61%个税和53%的杂税

那么,加拿大通货膨胀的主因很简单:从2020年开始,政府举债超过7000亿元,而且大部分派发出去了。人们把这些钱花了出去,推动了物价上涨。

当然,在COVID-19疫情期间,政府帮助被严重影响的人和企业是应该的。债务和赤字不会自动导致通货膨胀。如果政府有一个可信的还款计划,加拿大可以借入大量资金而不会对价格水平产生影响。

但政府在借贷和支出方面走得太快太远,没有这样还款的计划。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是相关的。解除目前混乱局面的关键是,政府不再举债,并制定切实可行的还款计划。

加拿大央行对这个问题负有一些责任。它在通货膨胀爆发后等了整整一年,最终在今年3月将利率从0.25%提高到0.5%。央行行动迟缓是否使通货膨胀恶化是一个存在争议的话题,但它肯定没有起到正向作用。

其他流行的论点也没有帮助。供应链的冲击只会使一种商品价格相对于另一种商品价格上升,而不是所有价格和工资一起上升。能源价格多次上涨和下跌都没有引发通货膨胀。贪婪一直伴随着我们。

一些通货膨胀是从美国溜进来的。当美国出现通货膨胀时,加拿大必须跟随或调整汇率应对。加拿大政府最终选择了跟随。

值得庆幸的是,现在赤字正在消退,通货膨胀率从6月份的8.1%下降到9月份的6.9%。但情况仍然很危险。加拿大现在的债务超过了GDP的100%。而经济显然是在满负荷运行。

现在利率每上升一个百分点,债务的利息成本就会增加GDP的1%,从而增加了赤字并提高了通货膨胀。提高利率可能根本不会降低通货膨胀,而且加拿大也容易受到全球利率上升的影响。

然而,加拿大联邦政府选选择了授人以鱼,而不是授人以渔。结果是:人们在当下得到了满足, 但如今却债务缠身,还反过来指责政府不作为。政府还想继续派更多的钱,由此进入死循环。

在下一次经济衰退中,如果政府想用更多的救助和刺激来应对,那么这些做法会引发更多的通货膨胀。

经济停滞是更深层次的问题。加拿大的实际人均GDP只从2007年的53,834元增长到2021年的56,197元。以美元计算,它几乎没有任何增长,从42,097美元到43,945美元。反观美国,GDP从54,300美元上升到61,280美元。美国人的收入现在比加拿大人的收入高出40%,令人震惊。

通货膨胀告诉我们,加拿大不能通过借贷和消费来实现经济增长。那么,可以做什么呢?

一个强有力的供给侧增长方案是唯一的答案。它是解决债务和通货膨胀的最可靠的方法。在相同的税率下,较高的收入会产生更多的政府收入,并减少对支出的需求。相比之下,通过提高税收来解决财政问题就像缘木求鱼,求而不得。

加拿大在20世纪90年代初治愈了债务、通货膨胀和经济停滞,没有出现痛苦的衰退。同样的治愈方案可以再次发挥作用。首先,认真对待央行的通胀任务。解决通货膨胀仅仅意味着把目标对准通货膨胀,而不是就业、气候变化或其他适合留给政治家吹嘘的目标。

财政政策必须致力于打击通货膨胀,偿还而不是增加债务。此外,政府需要一个以支出和监管改革以及以供给侧增长为中心的经济方案。例如,让能源重新流动起来,取消住房限制,解决职业许可问题。去除阻挡经济发展的绊脚石。

过去每一次成功的消除通货膨胀都包括货币、财政和微观经济改革。试图在没有这三者的情况下阻止通货膨胀,通常都会失败。

与本文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大中资讯网立场。评论不可涉及非法、粗俗、猥亵、歧视,或令人反感的内容,本网站有权删除相关内容。

请先 点击登录注册 后发表评论
You must be logged in to join the discussion

©2013 - 2024 chinesenewsgroup.com Chinese News Group Ltd. 大中资讯网. All rights reserved. 
Distribution, transmission or republication of any material from chinesenewsgroup.com is strictly prohibited without the prior written permission of Chinese News Group 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