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主要内容

三成左右还不上月供的加拿大房贷借款人不得不延长还贷期限超过30年

Banks report longer amortization periods on mortgages as borrowers struggle with higher rates
来源: 大中网/096.ca 王飞

(大中网/096.ca讯) 加拿大环球邮报(Globe and Mail)报道说,加拿大一些大银行发现,还款期超长的房贷占比迅速增加到约30%,这是借款人在与更高利率斗争的另一个迹象。

今天你也许关心的话题:
加拿大皇家银行吞并汇丰在加拿大的各分行
投诉激增后,宾顿市议会通过法律,禁售禁放烟花
购买安省绿化带地块的开发商与福特政府关系暧昧


根据这三家房贷机构本周公布的最新季度业绩显示,满地可银行(BMO)还款期超过30年的房贷的比例在上个月达到31.3%,帝国商业银行(CIBC)的这一比例为30%,皇家银行(RBC)为27%。

这比7月底有所增加,当时30年以上的房贷占这三家银行房贷组合的四分之一。而7月份的数字已经比4月底有了大幅增长,当时超长期房贷占BMO投资组合的10.6%,占RBC和CIBC投资组合的12%。

根据其披露的信息显示,在加国央行开始加息之前的2021年10月,这三家银行都没有还款期超过30年的房贷选项。

还款期长的房贷比例越来越大,这表明有很多还款人在续贷时可能面临月供大幅增加的问题。

对于每月月供固定的浮动利率房贷持有人来说,加拿大央行的隔夜贷款利率的每一次上涨都会增加所欠的利息金额。借款人的月供如果保持稳定,那么他们的还款期限会被自动延长。

当这些借款人续签他们的贷款时,如果他们的还款期被要求缩回到原始合同中规定的时间长度,那么借款人将面临更高的房贷月供。借款人将不得不通过再融资来改变他们的还款期限。

每家银行都在密切关注隔夜利率提高对其浮动利率借款人的影响,并考虑为他们提供多种选择。

多伦多道明银行(TD)的个人银行业务负责人罗兹(Michael Rhodes)在讨论该银行第四季度业绩的电话会议上说:"当借款人续贷时,我们一般会考虑重新设定为还款期限,或者重新签订25年期限贷款。在个案的基础上,我们会考虑更长的期限。"

道明银行披露,截至今年10月底,其28.9%的房贷期限超过30年。道明银行此前没有透露其还款期超过原始合同期限的比例。截至今年7月底,该行只有1%的贷款期限超过了30年。

道明银行发言人戈尔登施泰(Elizabeth Goldenshtein)表示,该银行改变了最新一个季度的信息披露,以"与银行业惯例保持一致"。

由于今年的隔夜利率上升了3.5个百分点,借款人每个月支付的利息明显增加。

加拿大央行已经承认,其加息行为对房贷持有人来说是痛苦的。据估计,所有固定月供的浮动利率贷款持有人中,有一半已经达到了他们的临界点(trigger points),这意味着他们的每月月供完全用于支付利息,而不再包含他们贷款的原始金额(也被称为本金)。

如果利率继续上升,央行估计有65%的人可能在2023年中期达到他们的月供临界点。

当借款人达到月供临界点时,各银行会与他们联系,讨论他们的月供选择,这可能包括一次性大额(lump-sum)付款或增加他们的月供款额。

加拿大National银行首席执行官费雷拉(Laurent Ferreira)表示,他所在的银行的浮动利率借款人在大多数情况下都能够处理他们较高的月供款额。他和银行都已经注意到拖欠款项的"非常小的上升",即借款人无法支付他们的每月月供。

他认为,借款人在2023年下半年和2024年将面临房贷月供的大幅增加,届时有一大批固定利率贷款持有者将到期续约。他估计,限制每月1,500元的平均房贷月供到2024年将跃升至2,500元。

他说:"在2023年下半年和2024年,这将给消费者的贷款月供带来的冲击是相当大的。每个人都知道这一点。当然,加拿大央行也知道这一点。"

与本文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大中资讯网立场。评论不可涉及非法、粗俗、猥亵、歧视,或令人反感的内容,本网站有权删除相关内容。

请先 点击登录注册 后发表评论
You must be logged in to join the discussion

©2013 - 2024 chinesenewsgroup.com Chinese News Group Ltd. 大中资讯网. All rights reserved. 
Distribution, transmission or republication of any material from chinesenewsgroup.com is strictly prohibited without the prior written permission of Chinese News Group 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