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
民调发现,53%加拿大人希望移民人数少于渥太华目标人数
Poll finds more than half of Canadians want fewer immigrants than Ottawa’s target
Poll finds more than half of Canadians want fewer immigrants than Ottawa’s target
(大中网/096.ca讯) 据加拿大环球邮报(Globe and Mail)报道说,周二(9月12日)一项新的民意调查显示,超过半数的加拿大人希望联邦政府在2023年接收的移民人数少于其计划接收的人数,这一比例比3月份的三分之一大幅上升。
今天你也许关心的话题:
联邦保守党开年会准备夺权,党领波利耶夫在就财政、筹款和法语问题发表演讲
为何美元再次戴上皇冠?
马斯克:曾关掉星链网络阻乌克兰反攻

今天你也许关心的话题:
联邦保守党开年会准备夺权,党领波利耶夫在就财政、筹款和法语问题发表演讲
为何美元再次戴上皇冠?
马斯克:曾关掉星链网络阻乌克兰反攻

民调还发现,55% 的加拿大人希望加拿大接受的国际学生人数少于渥太华今年预计的 90 万。
Nanos民意调查发现,在过去六个月中,认为加拿大接受的移民人数应少于渥太华2023年46.5万目标人数的加拿大人增加了近20个百分点。
53%的受访者希望加拿大接受的移民人数少于联邦计划,而3月份这一比例为34%。略高于三分之一的人希望渥太华接受的移民人数与预计的差不多,而8%的人认为加拿大应该接受更多的移民。
Nanos民意公司主席纳诺斯(Nik Nanos)表示,住房压力是民调结果变化的一个因素。他认为,这些回答反映了"住房负担压力与移民观点的冲突"。
他说:"这些问题可能更多的是加拿大人感到他们所承受的经济压力,尤其是住房开支,而不是其他任何问题。"
在2023-2025年的移民水平计划中,渥太华将今年的目标设定为引入46.5万新永久居民,2024年的目标是48.5万,2025年再增加50万。
加拿大新任移民部长米勒(Marc Miller)上个月表示,加拿大今年有望引进创纪录的 90 万名国际学生,大约是十年前国际学生人数的三倍。
民意调查发现,超过半数的加拿大人希望国际学生人数少于渥太华的目标,仅有不到三分之一的人认为人们应该接受这一数字。7%的人希望国际学生人数超过渥太华的目标。
上个月在PEI查洛城举行的联邦自由党内阁会议上,新任住房部长弗雷泽(Sean Fraser)也就是前移民部长,提出了加拿大允许国际学生人数上限的可能性。
(相关阅读:砍摇钱树?魁北克拒绝接受渥太华为解决住房危机而限制国际学生数量的方案http://chinesenewsgroup.com/news/678240)
政府数据显示,自总理特鲁多(Justin Trudeau)2015年上任以来,加拿大的国际学生人数已经翻了一番多。截至2022年底,在册国际学生人数为807,260人。
他指出,与政府每年设定目标的移民目标不同,学习签证计划是一项临时居民计划,由申请量决定,没有设定上限。
他认为,国际学生项目的增长主要集中在加拿大的一些地区,这给当地就业市场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契机",但对住房市场的需求则"更为明显"。
该民意调查于9月2日至4日通过电话和网络对1,044名加拿大人进行的,其发现,不同省份的加拿大人对移民和国际学生的看法各不相同。


在草原省份,人们更赞成限制移民人数,61%的人认同加拿大接受的移民人数应少于渥太华设定的46.5万的目标。
但在卑诗省,只有43%的人支持将移民人数减少到政府目标以下。
民意调查还发现,在35至54岁的人群中,57%的人希望加拿大减少国际学生人数。而在 55 岁及以上的加拿大人中,52.9%的人支持减少国际学生人数。
曼尼托巴大学加拿大移民未来研究主席威尔金森(Lori Wilkinson)认为,人们对移民的态度 "正在向负面转变",部分原因是有政党暗戳戳使用"替罪羊策略"(scapegoating tactics),让人们误以为是移民占用了住房,导致了反移民情绪增长。
她说:"根据许多国际研究,几十年来加拿大一直是最能接受移民的国家。超过 75% 的加拿大人支持新移民的到来。与七国集团(G7)和其他富裕国家相比,我们在接受新移民的意愿方面表现突出。这一点不足为奇,因为加拿大23%的人口并非在此出生。还有18%是新移民的子女。"
"一些政党错误地将当前住房短缺的原因归咎于移民和国际学生。这是在推卸责任。省府和联邦政府多年来一直忽视住房和无家可归问题。双方都指责对方不作为。当市镇政府试图解决这一问题时,又无能为力。"
我们鼓励所有读者在我们的文章和博客上分享意见。We are committed to maintaining a lively but civil forum for discussion, so we ask you to avoid personal attacks, and please keep your comments relevant and respectful. Visit the FAQ page for more inform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