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主要内容

民调显示,57% 加拿大人认为联邦自由党应该撤换特鲁多,另请高就

Poll shows more than half of Canadians want Trudeau to be replaced as the Literal Party leader
来源: 大中网/096.ca 王飞

(大中网/096.ca讯) 加拿大环球邮报(Globe and Mail)报道说,一项新的民意调查显示,大多数加拿大人认为自由党在下次联邦大选中应该换个人参与竞选,只有 24% 的人认为总理特鲁多(Justin Trudeau)应该继续留任。

民调公司Nanos Research的这一项新的民意调查还显示,57%的人认为应该由其他人来带领联邦自由党,15%的人没有偏好,4%的人不确定。

一些自由党议员敦促特鲁多在下届大选前卸任党领,特鲁多拒绝了。下届联邦大选必须在2025年10月底之前举行。

在2023年进行的两次调查中,认为自由党应该选择新党领的加拿大人比例为55%,而在2022年12月进行的调查中,这一比例为51%。

Nanos Research创始人纳诺斯(Nik Nanos)表示,还有一个更令特鲁多感到不安的消息:调查发现,在过去一年中,反映个人财务状况恶化的加拿大人比例激增。

41%的受访者有这种感觉,高于2021年8月回答类似问题时的28%。

这一次调查是在11月4日至6日期间进行的,21%的受访者反映他们的经济状况有所改善,37%的受访者反映他们的经济状况没有变化。

财政部长方慧兰(Chrystia Freeland)会在近期发布秋季经济报告,估计焦点会聚集在经济问题和人们生活支出的焦虑上。发布日期尚未公布,但此类报告通常在 11 月底或 12 月初发布。

秋季经济报告可以用来预示来年春季预算案的公布,而鉴于渥太华目前的政治动态,春季预算案可能会成为联邦大选的导火索。

这一次调查的投票意向结果为,特鲁多领导的自由党继续落后于波利耶夫(Pierre Poilievre)领导的保守党。保守党的支持率为41%,自由党为25%,新民主党为19%。

纳诺斯认为,选民对个人财务状况的负面情绪通常对现任政府来说是个坏消息。他指出,在最近的美国大选中,在一系列调查显示美国人感觉财务状况恶化后,美国人抛弃了总统拜登(Joe Biden),转而投向共和党川普(Donald Trump)。

他说:"我认为我们的情况与此类似。执政党必须接受现状。"

Nanos的调查结果与另一民调机构Environics研究所最近的一项调查结果显示的情况类似,该调查发现,认为自己的经济状况比父母那一代更糟的加拿大人比例达到了历史最高水平。

加拿大人已经经历了数年的经济混乱,2020 年和 2021 年与Covid疫情相关的停工之后,加拿大的通货膨胀率达到了 40 年来的最高水平。这引发了加拿大央行一系列加息,而直到最近才开始慢慢降息。

在全球经济动荡之后,世界各地的选民纷纷更换了不同党派的政府上台。

同样,特鲁多也因其政府的一些关键经济决策而受到批评,比如在没有确保住房市场能够消化增量需求的情况下批准大量移民入境。

波利耶夫之所以成为民调领跑者,与他始终关注特鲁多的气候变化政策及其给消费者带来的相关支出有关。

另一个调查问题问加拿大人,自由党赢得下届大选的最佳方式是什么,共有六个选项:

38%的人认为应该让特鲁多以外的人领导自由党,这是人们选得最多的选项;其次是30%的人说什么都不会选自由党;18%的人更加关注经济问题;5%的人支持自由党保持目前的政策重点;只有3%的人认同特鲁多参选下届大选;6%的人不确定。

这些答复是对1,010名成年加拿大人进行的综合调查的一部分,误差率为+-3.1个百分点。

纳诺斯表示,这些结果表明,特鲁多和联邦自由党如果想提高在加拿大人心目中的地位,就需要在竞选政纲中提出一些新的东西。

他说:"研究结果还表明,如果自由党想在联邦大选中炫耀他们过去的功绩,那是非常不明智的做法。"

与本文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大中资讯网立场。评论不可涉及非法、粗俗、猥亵、歧视,或令人反感的内容,本网站有权删除相关内容。

请先 点击登录注册 后发表评论
You must be logged in to join the discussion

©2013 - 2024 chinesenewsgroup.com Chinese News Group Ltd. 大中资讯网. All rights reserved. 
Distribution, transmission or republication of any material from chinesenewsgroup.com is strictly prohibited without the prior written permission of Chinese News Group 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