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主要内容

贸易战导致债券收益率下降 加拿大固定利率贷款的利率有望下降

Trade war drives down bond yields, fixed mortgage rate projected to drop
来源: 大中网/096.ca 王飞

(大中网/096.ca讯) 加拿大环球邮报(Globe and Mail)报道说,美国总统川普(Donald Trump)挑起与加拿大的贸易战,在不经意间对后者的国民经济承受能力产生有利影响:固定利率房贷的利率预计将在未来几周内显著下降。

加拿大贷款机构根据债券市场的表现来设定长期固定利率房贷的利率,而在川普周二(3月4日)确认美国将对来自加拿大和墨西哥的商品征收 25% 关税之前的几天里,债券市场大幅下跌。

加拿大五年期国债收益率这一贷款利率的最重要风向标,在关税生效后从 2 月底的 2.9% 左右的高点跌至 2.49% 的低点。周四(3月6日)中午,由于债券交易商收到美国关税中对加拿大汽车的豁免以及贸易战可能短时间内结束的传言,利率反弹至约 2.75%。

加拿大总理特鲁多3月4日曾表示,加拿大不会在美国发起的贸易战中退缩。他宣布,加拿大将按计划对价值1550亿元的美国商品分阶段加征报复性关税,其中针对价值300亿元商品的第一轮报复性关税当日生效。

债券收益率整体下跌是对美国对加拿大施加关税和加拿大对美施行报复性关税对经济造成影响的综合回应。该收益率跌至 2022 年初以来的水平,随后加拿大央行开始对严重的通货膨胀做出加息反应。

经济学家和房贷经纪人均表示,由于加美贸易战的影响,未来几周和几个月,固定利率房贷的利率预计将下降至 3% 左右。如果加拿大央行为在经济困难时期刺激加拿大经济而降低利率的幅度低于预期,那么浮动利率房贷持有人也会节省更多资金。

根据金融产品比较网站 Ratehub.ca 的数据显示,加拿大本周的五年固定房贷的最低利率为 3.84%。多伦多 Butler 贷款公司的创始人巴特勒(Ron Butler)表示,下周初的最低利率可能会降至 3.74%。

该网站还指出,房贷利率在过去的一个月里已经持续下降,四周前最低的五年房贷利率为3.99%。

在线费率比较平台Ratesdotca 的房贷经纪人兼专家阮先生(Victor Tran)认为,这将让那些在 COVID-19 疫情期间房地产热潮时购房、即将面临续贷的房主们松一口气。

他说:"冲击不会像许多人预期的那样严重,因此对于今年甚至明年即将续贷的人来说,这都是好消息。"

但巴特勒表示,持续的加美贸易战并不一定意味着债券收益率会持续下跌。债券市场会对长期情绪做出反应,而且有一些预期认为关税最终会导致通胀。这就是为什么他预计债券收益率将趋于平稳,房贷利率也将在3%左右的区间内趋于平稳。

与此同时,周二(3月4日)下午晚些时候,债券收益率从2.5%反弹至2.6%,这可能是贸易战可能迅速结束的传言所致,这表明关税的实际结束可能会带来债券和房贷利率的上升。

加拿大帝国商业银行(CIBC)副首席经济学家塔尔(Benjamin Tal)对整体前景持较为乐观的看法,他表示,不确定性将使债券收益率保持在低位,加美贸易战中的加拿大经济放缓将超过通胀。

塔尔在给客户的一份说明中说:“经济疲软和加拿大央行降息将给债券利率带来下行压力......谈到房贷利率,我们可能会在未来几个月看到一些下行动作。"

房贷经纪人阮先生认为,加拿大央行下周三(3月12日)公布议息结果时,情况会更加明朗,届时投资者希望加拿大央行行长麦克莱姆(Tiff Macklem)能更好地说明央行将如何应对贸易战。市场普遍预计,加拿大央行本月将把总体利率下调 0.25 个百分点至2.75%,预计到今年年底将总共下调 0.75 个百分点。

与此同时,任何现在续贷的人都将面临一个有利的环境。阮先生表示,房贷机构正在提供现金返还和积分奖励,以争取即将续贷的房主。

专家们建议,如果你的续贷还有几个月的时间,不妨锁定目前的最低利率,以防未来利率上升。

与本文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大中资讯网立场。评论不可涉及非法、粗俗、猥亵、歧视,或令人反感的内容,本网站有权删除相关内容。

请先 点击登录注册 后发表评论
You must be logged in to join the discussion

©2013 - 2024 chinesenewsgroup.com Chinese News Group Ltd. 大中资讯网. All rights reserved. 
Distribution, transmission or republication of any material from chinesenewsgroup.com is strictly prohibited without the prior written permission of Chinese News Group 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