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主要内容

加拿大父母在孩子18岁后赶出家门就不管了?事实是31%的加拿大首次买房的人都会得到家庭成员的资助!

Which family you were born in may decide your future chances to own a home
来源: 大中网/096.ca 王飞

(大中网/096.ca讯)加拿大环球邮报(Globe and Mail)发表了一篇Preet Banerjee的评论文章。他是财富管理行业的顾问,专注于金融学研究的商业应用。评论说,在如今的加拿大,你出生的家庭越来越大程度地决定了你是否能拥有自己的家。

这不仅仅是市场波动。这是一种煮蛙(boiled frog)现象:源于十九世纪末美国康奈尔大学的一次著名实验。实验者将一只青蛙先后放入沸水和冷水锅中,观察其反应:在沸水中,青蛙立即跳了出来;而在冷水中,青蛙在缓慢加热的过程中因惰性未能及时跳出,最终被煮熟。

房价的稳步上涨、政策的逐步转变以及缓慢发展的供应限制,这些缓慢的变化在很大程度上没有受到质疑。当人们意识到危机的严重性时,许多未来的房主已经来不及反应了。

人们错失良机,不是因为人们没有意识到危机的来临,而是因为人们相信自己可以游的速度得比涨潮的速度更快。

联邦政府最近为帮助加拿大购房者而采取的措施,如将房贷期限延长至 30 年,将可担保的房价上限从 100 万元提高到 150 万元等,引起了不同的反响。有一点是明确的:这些措施使人们有可能背负更多的债务,而且时间更长。

此外,提高部分人住房负担能力的政策无意中降低了其他人的负担能力。那些没有家庭财富或没有资格获得援助的加拿大人会发现自己在一个因这些看似美好的干预措施的市场中竞争,从而加深了社会经济鸿沟。

最近的数据凸显了加拿大财富的分层。在加拿大帝国商业银行(CIBC)资本市场部门的一份报告中截至 2024 年中期的数据显示,自 2015 年以来,接受家庭成员援助的首次购房者比例增加了 55%(从 20% 增加到 31%)。

全国首次购房者的平均受赠金额已飙升至 11.5 万元,自 2019 年以来增长了 73%。在房价较高的安省和卑诗省,首次购房者的平均受赠金额分别为 12.8 万元和 20.4 万元。

搬到大房子的换房人士(mover-uppers)对家庭成员援助的依赖程度较低,但那些已获得援助的人,得到的援助也不少:全国的平均受赠金额为 16.7 万元,而卑诗省的这一数字为 23 万元。

这些数字表明,在加拿大购房越来越取决于家庭成员(尤其是父母)的经济状况。房地产市场不再是一个公平的竞争环境。在加拿大,勤奋工作和合理储蓄确保了所有人都能不愁吃喝。然而,代际财富越来越成为决定谁能买的起房的因素。

随着房价的飙升,加拿大人正背负着惊人的债务。加拿大统计局今年早些时候的一份报告显示,加拿大家庭债务与可支配收入的比率为185%,是七国集团中最高的(七国集团的平均债收比为125%)。其中房贷占了很大一部分,反映出加拿大人为获得住房不惜一切代价。这些债务不仅仅是一个统计数据,它还是影响人们心理健康和推迟人生成就感的压力来源。

相关阅读:统计局:股市上涨被房屋价格下跌对冲,加拿大人的财富稍有上涨 https://chinesenewsgroup.com/news/678820

高额的家庭债务给更广泛的经济带来了风险,不仅限制了消费支出,还增加了面对失业或利率上调等金融冲击的脆弱性。

对于那些无力购房的人来说,租房几乎无法缓解他们的压力。在需求旺盛和供应有限的推动下,房屋租金与房屋估值同步飙升。在许多城市,房租占据了人们收入的很大一部分,因此很难攒钱付出首付。

这种累积效应造成了代际危机。年轻的加拿大人发现,他们越来越难以实现父辈们认为理所当然的财务成就。传统的教育、稳定就业和购房之路充满了障碍,如果没有家庭财富,这些障碍往往是无法克服的。

这一现实影响的不仅仅是经济,更影响社会凝聚力、心理健康和未来前景。住房不仅仅是栖身之所,更是安全、社区和建设未来的感觉。如果获得住房的机会不公平,其后果将波及整个社会。

一个人在出生时就决定了拥有住房的机会,这凸显了社会鸿沟的加深。这对加拿大是机会均等之地的说法提出了挑战。相反,我们面对的现实是,父母的财富盖过了个人的努力。

对太多生来就没有家庭财富或无法享受利好政策的加拿大人来说,拥有一套住房的梦想仍然只是一个梦想。

与本文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大中资讯网立场。评论不可涉及非法、粗俗、猥亵、歧视,或令人反感的内容,本网站有权删除相关内容。

请先 点击登录注册 后发表评论
You must be logged in to join the discussion

©2013 - 2024 chinesenewsgroup.com Chinese News Group Ltd. 大中资讯网. All rights reserved. 
Distribution, transmission or republication of any material from chinesenewsgroup.com is strictly prohibited without the prior written permission of Chinese News Group 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