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主要内容

加拿大满地可银行收紧 “受关税影响” 的钢铁和铝行业自雇人士的房贷放款规则

Self-employed in 'tariff-impacted' steel and aluminum industry faces new tightened mortgage rules from BMO
来源: 大中网/096.ca 王飞

(大中网/096.ca讯) 加拿大环球邮报(Globe and Mail)报道说,满地可银行(BMO)收紧了针对几个易受美国关税影响行业的加拿大自雇人士的房贷放款规则,批评人士认为此举在经济不确定时期给房贷申请人“添堵”。

由于美国总统川普对加拿大出口产品征收关税,从3月19日起,数十万在钢铁和冶铝领域工作的自雇加拿大人,以及满地可银行认为可能面临 “动荡经济格局 ”的其他九个 “高风险 ”行业,将更难获得有吸引力的房贷利率。

满地可银行对游离在外的房贷经纪人发出新的规则备忘录,其中警告说,建筑、运输、休闲/娱乐、零售、银行/金融、制造、农业/自然资源、批发贸易和公用事业都在其 “不感兴趣名单 ”上。备忘录称,这些行业的自雇人士将面临更严格的资格审查,获得的房贷额度也将减少。

拥有 25 年经验的抵押贷款经纪人戴利(Trevor Daly)说:“这样一刀切的做法让我摸不着头脑,简直就是添堵。尤其是现在,我们都要同仇敌忾,一致对外的情况下。”

据抵押贷款专家称,满地可银行的这一变化可能会导致受影响行业的自雇加拿大人可获得的房贷额度缩水。备忘录警告说,已把债务偿还覆盖率(Total Debt Service)从 44% 降低到 42%。

换句话说,房贷申请人必须证明他们的车贷月供和房贷月,以及地税、水电费和一些公寓费用不超过其收入的 42%。

考虑到多伦多独立式住宅的平均价格为 145 万元:首付 20% 后,每月房贷月供可能超过 6,096元。如果再加上每月地税(864元)、每月平均取暖费(150元)、每月平均信用卡还款额(127元)和每月平均车贷月供(500元),一个年收入 20 万元的家庭的债务偿还覆盖率将达到 46%,远远高于满地可银行的标准线。

如果想到达到满地可银行房贷放款新规则的最低要求,他们就必须在多伦多找到一套127 万元的房子,比之前低18万元,这样房贷月供可降低到 5,350元,债务偿还覆盖率可以降到 42%。

代表安省住宅房屋建筑商的行业组织 RESCON 总裁莱尔(Richard Lyall)说:"一家大银行决定在这个时候加价,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是令人失望的。有些自雇职业者财务状况良好。如果人们因为所从事的行业而被拒绝发放房贷,这是不对的。"

根据加拿大统计局的数据显示,2023 年加拿大有 260 万自雇职业者,约占劳动人口的 13%。其中自雇人员最多的是农业,农民和其他农场工人约占36%(超过 27.8 万人);其次是建筑业,约占 17%(仅住宅房屋建筑就有 14.8 万人)。

其他自雇行业一些常见工作包括运输行业的卡车司机(7.4 万人),以及金融行业的会计师和贷款经纪人(6.47 万人)。

满地可银行金融集团发言人罗曼(Jeff Roman)说:"金融机构在评估房贷申请时会考虑广泛的宏观经济因素,包括行业类型,这是非常普遍的做法。"

他还说:"房贷放款新规则不适用于公司员工,只是审查自雇申请人众多因素之一。每个客户的情况都是独特的、个性化的,因此贷款批核总是要根据个案单独考虑。"

"因此所有房贷放款决定都是根据具体情况做出的。"

批评人士认为,满地可银行声称将根据每个房贷申请人的具体情况进行判断,这与对某些 “高风险 ”行业设置高门槛的政策相冲突。

渥太华消费者权益倡导组织“公共利益倡导中心”执行董事兼法律顾问怀特(Geoff White)说:"这两个概念是不可调和的。如果你属于某个类别,就会自动受到区别对待。特别是当我们处在这个奇怪的地缘政治时刻,我们应该对那些房贷申请者更加宽容。"

另一些人则认为,对那些面临经济困难时期的企业收紧放贷规则是有商业理由的。

Integrated 贷款规划公司总裁兼经纪人拉洛克(Dave Larock)说:"我认为,当提供贷款的机构看到风险增加做出调整,还对他们横加指责是不道德的。我当然支持加拿大和 Elbows Up 爱国集会,但我同时不希望我们的银行倒闭。"

拉洛克还表示,虽然满地可银行已将他们的规则白纸黑字的写了出来,但其他主要银行未必没采取类似的规则。

至于是否会收紧加美贸易战影响范围内的“高风险”行业自雇人士的房贷发放,加拿大五大银行的其他成员(道明银行、皇家银行、帝国商业银行和丰业银行)的发言人皆拒绝发表评论。

与本文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大中资讯网立场。评论不可涉及非法、粗俗、猥亵、歧视,或令人反感的内容,本网站有权删除相关内容。

请先 点击登录注册 后发表评论
You must be logged in to join the discussion

©2013 - 2024 chinesenewsgroup.com Chinese News Group Ltd. 大中资讯网. All rights reserved. 
Distribution, transmission or republication of any material from chinesenewsgroup.com is strictly prohibited without the prior written permission of Chinese News Group 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