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抛出一个预算案更糟的是瞎编一个预算案”(观点)

(大中网/096.ca讯) 加拿大环球邮报专栏作家 Andrew Coyne 日前发表一篇评论说,当卡尼政府新内阁5月13日成立,宣布不会在今年春季发布预算案,甚至暗示秋季也不打算发布预算案后,加拿大人普遍感到愤怒。在几天新闻发酵后,卡尼于5月18日在罗马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透露,将常规的秋季经济声明升级为全面预算案。
你可以理解为什么人们会不高兴。正如《环球邮报》的一篇报道所说,“批评人士指出,没有预算会让加拿大人对联邦财政的走向一无所知”。
没有预算案,加拿大人就不可能知道每项支出或税收如何与政府的整体财政计划相匹配,也不可能知道政府的优先事项是什么,或者政府是如何在它们之间做出选择的。
更重要的是,没有预算案,议员们就无法获得他们所需的信息,从而无法行使其职责,对政府进行问责,尤其是在筹集和使用公众资金方面。
实际上,有预算案和没有预算案一样,所有这些事情都会发生。当然,联邦政府最好是在今年春天提交一份预算案。但我们不要抱有任何幻想,以为这样就能让公众对联邦财政的走向有更多的了解,或让议会对公共财政有更多的控制。联邦政府的预算案实际上已经很久没有发挥这两种功能了。
诚然,预算案曾经是对公共账目状况相当直截了当的说明,以及政府计划支出和税收安排的广而告之。直到 20 世纪 80 年代,联邦预算案仍然相对简短,字数在 2 万到 4 万字之间,其他议会制民主国家也是如此。
从那以后,预算案出现膨胀到了4到5倍,厚厚一摞宣传材料,夹杂着晦涩难懂的账目核算,整个预算案的设计目的就是要让公众感到迷惑。
政府习惯于定期改变会计统计口径:毛额与净额、现金制与应计制、包括或不包括公共行业养老金负债等,这使得预算案年度间的比较变得极为困难,从而加剧了预算混乱程度。将资本支出与运营支出分开的做法将使这一系列令人费解的问题变得更加复杂。
国会议员们的负担变得更重了。从表面上看,预算案应该提供总体财政计划,而概算案(estimates)则填补细节。但大多数情况下,概算案的发布时间都远远早于预算案的发布时间,因此两者互相解释不通。更让人头疼的是,两者使用的会计术语也不同(概算案仍采用修正的现金制会计方式,而自 2001 年起,预算案则采用完全的应计制会计方式)。
如果预算案中的数据与实际的收支相符,联邦政府的花钱速度已经足够令人担忧了。过去,联邦政府会根据自己的喜好对经济预测进行天马行空的编纂。近些年来,由于联邦政府开始以外部经济学家的调查为依据后,这种做法已经不可能了。因此,现在他们只能在支出方面做手脚。不要说对未来几年支出的预测,即使是当年的支出预测也经常低估了政府的实际支出计划,少报了数百亿元。
但是,国会议员们不仅仅是对预算案进行投票支持或反对。年复一年,他们收到的都是长达 700 页或 800 页的长篇大论,其中不仅包括预算案,还包括政府的几十项准备出台的法案,涵盖了大量不同的主题。因此尽管这些长篇大论琳琅满目,花样繁多,但被裹挟的国会议员们仍需要将此作为一个整体进行评估和表决。
你想知道我们是如何陷入财政困境的吗?我们就是这样陷入财政困境的。议会根本失去了对公共开支的控制权。
当然,即使议会重新获得对公共开支的控制权,也不会有太大区别。你可以拥有任何加拿大人都希望的最纯净的预算,以无可挑剔的清晰度呈现的数字,由精英会计师团队批准,削减任何无关项目的立法,我们仍然会陷入债务之中——只要当时的政府花钱大手大脚,只要议员拒绝追究政府的责任,就像他们现在所做的那样,99.9%的时间都与他们沆瀣一气,我们仍然会被债务淹没。
因此,我们可以指责卡尼政府迟迟不编写预算案。但我们不要假装预算案横空出世就能解决很多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