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主要内容

(更新)9月2日周四6pm疫情快报 安省发布新建模 只有85% 接种才可避免再次封锁 英国关于突破性感染的研究表明疫苗有效

来源: 大中报 青稞

 
(大中报/096.ca 综合讯)2021年9月2日周四10:30am ,安省报告新增865例确诊和14例死亡;这是自 6 月4日记录914例以来的最高病例数,新病例的 7 天滚动平均值现在为 728,高于昨天的701 和一周前的 646。

今天你也许关心的话题:
 
 
想要阅读与本文有关的话题?请点击本文末的链接!
 
在记录的 865 例新病例中,数据显示 540 人未接种疫苗,88 人部分接种疫苗,173 人完全接种疫苗,64 人接种情况不明。

多伦多有175例,皮尔区104,约克区91,汉密尔顿89,西姆科-马斯科卡51,温莎-埃塞克斯48,尼亚加拉区33。所有其他公共卫生单位的病例数不到 30 例。
 
报告有 14 人死亡。,其中 4 起死亡事件发生在上周,另外 10 起死亡事件发生在一个多星期前。

安省的活跃病例现在为 6,031,高于前一天的 5,861,也高于一周前 8 月 26 日的 5,305。

省级实验室处理了 27,293 个样本,阳性率至少为 3%。目前积压了13835个样本等待检测结果。
 
综合医院病房中有 320 人感染了 COVID-19(比前一天减少了 19 人),重症监护病房中有 162 名患者(减少了一名), 137 名患者使用呼吸机(增加了两名)。 



最新数据显示,在综合医院病房中,有 141 人未接种疫苗,12 人部分接种了疫苗,28 人完全接种了疫苗。

对于重症监护病房的患者,90 人未接种疫苗,8 人部分接种,14 人完全接种。
 
过去24小时,接种了35,152 种疫苗(第一针 15,692 剂,第二针 19,460 剂)。超过 990 万人接种了两剂疫苗,占符合条件(12 岁及以上)人口的 76.6%。 首剂覆盖率为 83.2%。

9月1日,安省省长福特宣布了一项针对室内餐饮、健身房和其他非必要室内活动的疫苗证书系统,该系统将于 10 月 22 日全面启用。
 
安省公布新的建模,需要接种率达到85% 才可避免再一次封锁

根据新模型,安省正面临 COVID-19 大流行的“实质性”第四波浪潮,在最坏的情况下,到 10 月,每日病例数可能会达到 9,000。
 
该模型由安省科学咨询委员会准备,表明如果安省人不减少接触,病例数在秋季可能会成倍增加。
 
在最坏的情况下,假设随着学生返回教室和一些工作人员返回办公室而接触人数增加,到 10 月 1 日病例数将超过 9,000,并继续上升。 
 
但在更乐观的情况下,基于接触者减少 30%,病例数可能会在几天内开始下降,并在 10 月之前降至 500 以下。
 
按照目前接触者没有真正变化的轨迹,到 10 月,每日病例数将达到约 4,000,超过春季第三波高峰期间达到的峰值。
 
在大流行中, 安省从未出现过病例数与历次省级建模中提出的最坏情况。
 
报告警告说。 “第四波将影响所有年龄组,有可能超过 ICU 容量,在最坏的情况下,到 10 月,ICU 中的 COVID-19 患者人数可能会超过第三波峰值(900)。
 
好消息是,最新的模型确实表明,如果居民将他们的接触减少到大流行前水平的 70% 并且疫苗接种率继续提高,那么安省医院最坏的情况是可以避免的。


 
在这种情况下,重症监护室的 COVID 患者人数可能会继续徘徊在 200 人左右。
 
科学委员会主任Peter Junior表示, 要避免再次封锁,安省需要将 COVID-19 疫苗接种水平“大大高于”85%,并减少人与人之间的接触。

Jüni 说,疫苗证书的引入将影响疫苗接种覆盖率并有助于减少传播。
 
在模型发布后的一份声明中,卫生厅长Christine Elliott的发言人表示,福特政府认为安省“目前正处于预测的中等和最佳情况之间的趋势”,

发言人称安省的重新开放是“全国最谨慎的”,与卑诗省和阿尔伯塔省相比,安省人均病例数较低。

新闻不断更新中   
 
截至9月2周四6pm,加拿大新增4020例,累计1,507,053,死亡累计26,991人。

魁省新增 699例确诊和1例死亡;
曼省新增 36例确诊和2例死亡;
萨省新增 264例确诊和1例死亡;
阿省新增 1339例确诊和5例死亡;
卑诗省新增 801例确诊和6例死亡;
 
加拿大西部省份在很大程度上推动全国第四波病例,有医生警告,放宽公共卫生措施和延迟推出防疫措施,增加病例数目和给医院带来压力。

目前卑诗省、阿省和萨省的感染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远远超过东部的省份,包括安省,后者的人口比最西部的3个省份的总和还要多。

阿省新增病例达到了5月初以来最高点, 周三报告了1300多例,根据一个非政府组织的新冠病毒新模型,指出在阿省目前放宽的防疫限制和停滞不前的疫苗接种率下,到9月中旬,由Delta变种病毒带动的第四波疫情,可能导致每天6,000多宗新病例,到10月中旬,每天新增病例可能超过17,500例。住院人数最多为5,500人,而入住深切治疗部人数约为1,000人。
 
截至9月2日周四6pm, 加拿大收到63,625,474剂疫苗, 已经接种了84.07%, 全国27,959,273人注射了第一剂, 占人口总数的73.44%,25,529,423人注射了第二剂, 占人口总数的67.05% 




 
英国关于突破性感染的研究表明疫苗的有效 
 
据CTV News 报道英国一项调查突破性感染的大规模研究发现,在接受第一剂 COVID-19 疫苗的 120 万人中,只有 0.5% 的人随后对该病毒的检测呈阳性,这令人鼓舞地证明了疫苗的有效性。
 
该研究还发现,如果感染病毒,接种一两剂疫苗的人患严重疾病或住院的几率明显低于未接种疫苗的人,并且出现长期 COVID 症状的几率也更低。
 
该研究于周三发表在《柳叶刀传染病杂志》上,追踪了今年上半年英国 120 万人接种了辉瑞、Moderna 或阿斯利康的疫苗,Alpha 和 Delta 变体都在传播。 
 
研究人员发现,感染风险显着降低——每 1000 人注射一剂辉瑞、Moderna 或 Astra Zeneca,只有 5 人发生突破性感染。
 
每 1,000 人接种两剂疫苗后,之后只有两人感染了 COVID-19。那只有 0.2%。
 
参与该研究的超过 971,000 人接种了两种疫苗。
 
Steves 指出,这些数字考虑了个人的暴露情况,并补充说,在暴露风险较高的某些情况下,风险可能会略高一些。
 
双剂接种疫苗的人住院的可能性降低了 73%。
 
大多数突破性病例是无症状的,或几乎没有症状。
 
该研究还首次表明,在接种疫苗的人确实被感染的情况下,两剂疫苗接种可将出现长期 COVID 症状的风险降低一半。
 
COVID-19 疫苗引起的并发症非常罕见。“它们比麻疹和脊髓灰质炎等更经典的疫苗更安全。
 
辉瑞与默克开发口服新冠药
 
辉瑞与默克药厂宣布,已开始就对抗新冠病毒的口服药物进行临床测试。
 
辉瑞表示,最新进行的中后期测试中,共获得1,140名自愿人士参与,这些人士被诊断为受新冠病毒感染的非住院患者,他们没有出现严重病征;测试中的患者,主要服用口服药物──PF-07321332,及抵剂量利托那韦(ritonavir),利托那韦是一种广泛用于治疗爱滋病的药物。
 
默克药厂则表示,正全新测试实验性药物莫奈拉韦(molnupiravir);该药厂表示,与合作伙伴Ridgeback Biotherapeutics,已经对非住院新冠患者进行后期测试,研究该药是否能够降低新冠患者的住院与死亡风险。
 
莫奈拉韦是1种抗病毒药物,目的是将错误引入病毒的RNA,阻止其进行复制。


 
辉瑞于7月时已开始1项针对PF-07321332药物的不同测试,主要针对受新冠病毒感染的成年人,而这些成年人因糖尿病等潜在健康问题,而面对出现重病的风险。
 
辉瑞表示,有关研究预期可于2021年秋季获得初步结果。
 
至目前为止,Gilead Sciences的静脉注射药物Veklury,通称为瑞德西韦(remdesivir),是美国唯一批准使用对抗新冠病毒的药物。
 
另外,罗氏药厂与合作伙伴Atea Pharmaceuticals,早于6月时曾表示,实验性口服抗病毒药物AT-527,从早期测试的数据显示,该药物可以降低新冠患者的住院风险及体内病毒数量。
 
默克于6月时也表示,如果证明有效,并获得监管机构的授权,美国政府同意为170万个莫奈拉韦疗程支付大约12亿元开支;该集团强调,预期最快可于2021年下半年,可向美国政府申请莫奈拉韦的紧急使用授权。
 
辉瑞于7月时则表示,如果PF-07321332的测试成功,将在第4季向美国申请紧急使用授权。


    

与本文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大中资讯网立场。评论不可涉及非法、粗俗、猥亵、歧视,或令人反感的内容,本网站有权删除相关内容。

请先 点击登录注册 后发表评论
You must be logged in to join the discussion

©2013 - 2024 chinesenewsgroup.com Chinese News Group Ltd. 大中资讯网. All rights reserved. 
Distribution, transmission or republication of any material from chinesenewsgroup.com is strictly prohibited without the prior written permission of Chinese News Group 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