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主要内容

加拿大考虑颁发疫苗护照方便国民旅行 但数据安全引担忧

来源: 大中报 王飞

 
(大中报/096.ca讯):根据CBC的报道,近日,加拿大卫生部长哈吉杜(Patty Hajdu)表示,联邦政府接受“疫苗护照”的概念,为了让国民再次出国旅行,将发放接种疫苗证明。但个人健康数据是否能得到很好的保护也引发了担忧。

今天你也许关心的话题:
 
 
想要阅读与本文有关的话题?请点击本文末的链接!
 
哈吉杜上周六接受CBC专栏The House节目访问时说:“国民渴望旅行,旅游规定产生了变化。我们将确保国民为出国旅行做好准备。”
 
一方面新冠病毒疫情在不断发生新的变化,一方面包括加拿大在内的西方国家的民众疫苗接种率在不断提高,西方国家政府开始积极讨论如何恢复国际旅行的问题。其中一个办法是颁发电子疫苗护照或疫苗证书。
 
欧盟国家计划推出被称为数字绿色证书的疫苗护照,以让欧盟旅行者向外国边检当局证明其完成了两针COVID-19病毒疫苗的注射、注射的是什么疫苗、是否新冠病毒检测阴性、如果过去感染过新冠病毒肺炎是否已经痊愈。

分享不同信息/观点,做明智判断/决策!请点击096.ca!



欧盟正跟美国进行谈判,数码绿色证书是一份可储存在智能手机中的文件,该计划意味着美国人可望尽快于今年夏天可到欧洲观光。欧盟官员周一概述有关讨论的一些细节,但他们强调,欧盟目前并未跟其它国家讨论重开国际边境允许非必要旅行。
 
哈吉杜表示,加拿大正在与盟国协商采用哪一种类的疫苗护照,并暗示加拿大会采纳一些国家已经推广应用并行之有效的疫苗证书系统。
 
哈吉杜在3月曾表示,在七大工业国集团(G7)的一次卫生部长会议上曾提及有关议题,而自此之后,各盟国仍继续讨论。
 
她还暗示,加拿大正考虑使用现有的应用程序“ArriveCAN”,这种应用程序可以显示电子病毒测试证明,以及旅客进入加拿大时必须呈交的各种文件。所有国民无论是乘搭飞机或从陆路进入加拿大,都必须使用“ArriveCAN”。
 
该应用程序允许航空旅客在政府授权的酒店预订三天强制性住宿时进行注册,还允许旅行者在到达加拿大之前和之后记录COVID-19测试的结果,如果他们越过陆地边界,此应用程序则可以向边境人员提供有关其检疫计划的详细信息,并提供和自己一起旅行的人的联系信息。
 
“我们将致力跟各国伙伴合作,以确保无论到其它国家提出什么条件,加拿大人已有相关合规格的文件。”哈吉杜说。
 
个人信息数据是否安全?
随着数字疫苗护照讨论的发展,公民自由协会和政府官员对个人隐私提出了很多关注。
 
美国政府表示,由于敏感的法律和政治问题,将不寻求强制性疫苗接种证明或联邦疫苗数据库。

分享不同信息/观点,做明智判断/决策!请点击096.ca!



加拿大公民自由协会的隐私、技术和监控项目负责人布伦达·麦克菲尔(Brenda McPhail)表示,疫苗证明文件中涉及的数据保护问题非常重要。
 
“健康信息是一些最敏感的信息,这意味着我们必须问一些关键的、非常细致的问题,确切地知道被收集了什么数据,包括使用哪种标识符以及如何对其进行验证,数据来自何处以及它如何通过系统运行,从应用程序到航空公司再到边境管制。”她说。
 
麦克菲尔说,由于健康状况而不能接种疫苗的人们可能会被要求分享其它信息,以向外国政府证明他们的状况是真实的,从而使他们的个人数据处于危险之中。
 
麦克菲尔说,国际航空运输协会的应用程序提出了有关将面部识别技术与个人健康数据结合使用的其它问题。
 
她说:“允许该应用程序使用您的护照照片并扫描您的面部带来有关面部识别技术的所有问题,包括歧视性影响的风险。”
 
另一个风险来源是加拿大人的病历存储在省一级。她说:“这是不言而喻的,一条数据的接触点越多,风险就越大。”
 
安省信息和隐私专员办公室在一份声明中说,限制共享安省居民个人健康信息的现行法律可能对开发数字疫苗证明提出进一步的挑战。
 
声明说:“省政府只能与联邦政府共享不透露个人身份的信息,例如去识别信息或汇总数据。”

与本文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大中资讯网立场。评论不可涉及非法、粗俗、猥亵、歧视,或令人反感的内容,本网站有权删除相关内容。

请先 点击登录注册 后发表评论
You must be logged in to join the discussion

©2013 - 2024 chinesenewsgroup.com Chinese News Group Ltd. 大中资讯网. All rights reserved. 
Distribution, transmission or republication of any material from chinesenewsgroup.com is strictly prohibited without the prior written permission of Chinese News Group 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