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主要内容

碧海:自由党政府与选民之间的蜜月期接近尾声?

来源: 大中报特约 碧海
世界上大概除了父母子女那样的血缘至亲骨肉关系,或在特定条件特定时间和特定环境之下的男女爱情和夫妇关系之外,没有任何其他的人间关系是永久不变的,这也包括政府与选民之间的政治关系在内。话说在100天之前受多数加拿大选民疯狂支持,并当选执政的联邦自由党政府,两者之间的蜜月关系似乎已经开始冷却,并出现了终止的迹象。这可以从最近的两个民意调查结果中看出来。
 
选民对自由党在竞选期间向选民承诺的,也曾经受多数选民支持的,有关以高举外债进行基本建设以刺激经济的政策,似乎遇到了阻力和困难。这可以从第一个由《导航者》(Navigator)民意调查机构所做的民意测查看出。虽然现在仍然有78%的选民,支持的以举债途径从事国家的公共交通,廉价住屋,和与环保有关的基基本建设工程项目,但是如果把它与举债的幅度联系起来的话,情况就完全两样。
 
据《导航者》调查1211个选民的结果显示,如果政府因上述的基建建设而举债的幅度不超过100亿的话,有51%的民众支持这个方案,可是如果举债超过100亿的话,那么民众支持率就会下降到48%,而要是举债率达到200亿的话,这个基建工程的支持率就急降到36%。这对一再表示准备以举借远远高于100亿外债搞这个基建建设工程的自由党经济部长Bill Morneau而言,这个民意调查,无异是选民与自由党政府之间蜜月期已经出现裂痕的红色警号。第二个民意调查是由著名的《安格斯瑞研究所》(Angus Reid Institute)所作的调查结果。它显示,选民中间表示,现在的生活水准比一年前(大选前)要好的人数只有不足1/6,而却有超过2/6的民众,则感到他们的生活状况远比一年前的差。毫无疑问,这个民意倾向在西部的沙省和阿省更加明显。调查结果的民意也显示,更有3/4的民众担忧当前的经济状况,而更有46%的被访者表示,他们担心自己家中有人因此会丢失工作。这显然表明,加拿大选民虽然支持自由党政府,以举借外债的途径搞基本建设以刺激经济,但他们却不愿意看到一个因此而在国家财政上失去控制的政府,更担心自由党政府会因此用选民下一代的经济前途,来支撑起他们的短途的“政治业绩”和“经济成就”。
 
这项民意调查的第二部分,是有关自由党政府对上述民意的反应和表态。毫无嫌疑,自由党政府会对这些民意所表达的负面反应,归罪于上一届的保守党政府。自由党政府的经济部长表示,新上任的自由党政府必须负担由哈珀政府所遗留下来的“30亿年度赤字”。可是在经济部长指责保守党的经济数据刚一出台,第二天由联邦政府审计总长发表的年度经济报告却显示,上一届保守党政府不但没有留下任何财政赤字,还在去年十一月底的联邦财库,发现有10亿元的年度盈余。这个盈余数字,无异狠狠地打了自由党财政部长一个响亮的巴掌。至于把国际原油价格的急剧下滑的责任也推在保守党政府身上的论调,那更是不值一顾的令人发笑的“政治正确”伎俩。不但如此,自由党的有关税务改革的竞选承诺,也出现了许多漏洞。上述的民意调查显示,自由党的支持率正面临开始下滑的严重考验。但是要说自由党政府与选民之间的蜜月期即将进入尾声,最好是观察一下一直是自由党“铁杆选民”支持率的动摇状况。
 
虽然今年一月初的民意调查,仍然显示自由党的民意支持率高居三大政党之首,但是从自由党政府所宣扬,并已经在国会急速通过的“中产阶级选民减税计划”的结果和反应来看,特鲁多政府却无法感到宽心。这个民意调查显示,民众对这个减税计划的反应十分凄凉。只有低于7%的受访民众表示,他们的税率已经因为政府的减税政策而下降,而却有20%的民众感到,他们的税率不但没有因此下降,而且反而有上升的迹象。另有29%的纳税人则表示,他们根本没有感到自己的税率,有任何因政府的减税计划而出现的有利的变化。至于自由党政府计划以向加拿大东部地区铺设输油管计划,来抵消因国际油价下滑所导致的西部石油生产危机的计划,那更是一件万分困难的任务。主要的原因是,这个输油管计划,必将会严重损害加东各省的环境保护和自然生态。事实上最近已经有迹象显示,魁北克省的蒙特利尔市长已经表示,他可能会改变支持这个计划的态度。
 
自由党与加拿大选民之间的蜜月期可能已经接近尾声。今年暖冬期间上台的自由党政府与选民之间的蜜月期,可能已经被二月中破纪录的严寒冰封和取代。
 

与本文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大中资讯网立场。评论不可涉及非法、粗俗、猥亵、歧视,或令人反感的内容,本网站有权删除相关内容。

请先 点击登录注册 后发表评论
You must be logged in to join the discussion

©2013 - 2024 chinesenewsgroup.com Chinese News Group Ltd. 大中资讯网. All rights reserved. 
Distribution, transmission or republication of any material from chinesenewsgroup.com is strictly prohibited without the prior written permission of Chinese News Group 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