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主要内容

刘晓庆在多伦多饿肚子?

Liu Xiaoqing’s discontent is a shame for Toronto Chinese community
来源: 原乡
在连难民都不会饿饭的多伦多,3月13日中国“巨星”刘晓庆(该称呼来自某场合的看板)居然称:“这么多天都没有吃饱”,在有总领事出席的欢送宴上才终于能吃了个饱。到底是刘晓庆借了领事大人的光,还是话剧《武则天》承办方获取了预期效益,或者是忍痛强作圆满,众多谜团悬绕在读者心头。遗憾的是,本文非乃争抢刘晓庆赴宴事件后继新闻的披露,真相到底如何,本该由承办方及相关方面向华众澄清。
 
想要不再提此事,让事件销声匿迹虽也是一种愿望,但事件已然发生,其影响又显然是负面的。多年前有对社区文化颇有贡献的团体,就因为聚庆会上让义工小演员吃它桌的剩菜饭,孰误会或粗心而未作交代,场面上虽勉强过去了但影响却留了下来,以致该有点规模的团体从此销声匿迹,这实在是社区文化的一种损失。刘晓庆他们来到此地,毕竟在做中华文化的传播,承办方有经济效益自然皆大欢喜。赔了或平账,社区同仁看在眼里心中自有公道,但无疑会对相关人等添加敬重。
 
刘晓庆何等样人物,她在多伦多饿肚子的奇闻,一定会传播到内地及全球每一个有华人的角落。为了承办公司中盛发展及相关方的名誉,也为了多伦多华人社会的声誉,有关各方有必要作出澄清,以免以诈传诈。坊间有传言令人半信半疑,说有人联系餐馆欲招呼刘和话剧团吃饭,与餐馆方讨价还价,把价格杀得趋向盒饭的水平,生意不成影响已在。刘晓庆在多伦多这么多天(一周)都没吃饱,这本是不可思议之事。有关各方不及时澄清,恐怕传说会越来越多,对承办方和有关方会造成伤害。
 
和话剧《武则天》一样,吃也是一种中国文化,尤其华人的待客之道更是中国文化的重要部分。可憾的是,刘晓庆在多伦多不理睬承办方,而被几家不同机构争请赴宴事件,几乎盖过了话剧《武则天》演出的实际影响,不知令人作何想。刘晓庆和话剧团在多伦多期间,如果合约规定该期间一切由承办方打理,那刘等应遵循承办方安排,但如刘等应人私下之邀赴宴那也是人之常情,承办人当不必过于小家子气。可是当宴会邀请人以公司名义借刘晓庆的名气大肆宣传,这就含有了商业意图和行为,就应当与承办人协商。即便刘和话剧团无合约约束,宴会邀请人也理应与承办人协商,这是起码的礼貌和行事之道。哪有抢客的道理。有关各方一个个当仁不让势在必夺的架势,乌鸡眼瞪着锱珠必较的哪有成熟商人的品味风度。问题在于,有关方该厚道些,别不出钱欲沾人便宜,更不该在客人面前闹笑话。其实真正感到丢人的,是整个多伦多的华人群体。在商言商,承办人要对付50多人的一个大团不容易,如票房不佳则很有压力。各方理应互相体谅,讲点本地的规则和习俗。当然刘晓庆本人也应入乡随俗。
 
因承办人不乐意刘等赴其他以商业公司名义的宴会,而引起演出可能被取消的风波,反倒使局外人知道了有话剧《武则天》演出的这回事,客观上起到了炒作的效果。不过刘晓庆在多伦多一周没吃饱的说法,到底真相如何承办人最清楚。以外界揣测在吃饭上,不管饱大慨还不至于,争议可能在是否管好。刘晓庆有气吃不好也许有可能,但当承办人足量热情招待,大概在吃上面不该有文章做。不管怎样,如果说话剧《武则天》演出堪称是多伦多中华文化的一件盛事,那承办人和其他介入风波的机构所得到的却只有负面的影响。走笔至此,忽然有种感觉:一地鸡毛。
 

与本文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大中资讯网立场。评论不可涉及非法、粗俗、猥亵、歧视,或令人反感的内容,本网站有权删除相关内容。

请先 点击登录注册 后发表评论
You must be logged in to join the discussion

©2013 - 2024 chinesenewsgroup.com Chinese News Group Ltd. 大中资讯网. All rights reserved. 
Distribution, transmission or republication of any material from chinesenewsgroup.com is strictly prohibited without the prior written permission of Chinese News Group 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