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主要内容

原乡:荒唐的海外买家1成5物业转让税

来源: 大中报特约 原乡
上月25日,卑诗省房市新政:海外买家须加付15%房屋地产转让税。引起舆论哗然,当地房市震荡,房屋成交量立马下跌,不惜赔付定金撕毁交易者上升,更有聪明应对者欲以公司名义购房从而避税。随着海外资金往安省大多伦多转移的可能,有估计安省政府亦会步俾斯省后尘,对海外买家加税。对于政府这种举措,尤其在华社议论纷纷,莫衷一是。笔者以为还是应该清醒认识为妥。
 
坊间印象,在加国买百万以上豪宅者多为中国大款,曾有学生身份买千万豪宅的。大概因为中国的暴富者不是贪官就是爆发户,故有说法高房税有助于阻止中国腐败资金外流,乍一看似乎有点小道理。珠不知外国房子只是腐败资金外流的一个渠道,只要腐败或非腐败资金在中国不安全和没前途,它的外流是不可阻挡的,不入房市也会入其他的什么市。加国政府根本不在意资金腐不腐败,要不应主动配合中方送走腐败分子,并取消见者有份的海盗式分赃协议。陈水扁在美的赃款屋被美国政府拍卖后,其款返送台湾政府,这方面加拿大乃不及美国之万一。
 
另有说法,额外房税是阻止中国人买房,是对华人的歧视。有名气不小的华人组织头目,居然还义愤填膺地表示抗议。首先15%额外税是针对所有非公民外国买家,虽然华人在其中具一定的比例,但以此推断歧视来自中国华人的钱抑或歧视华人新移民,无明显理据。倒是加国本地学者的批评有点理论高度:加国的人权宪章禁一切理由包括国籍的歧视,对特殊群体征特别税,实质上有违宪嫌疑。因为在自由社会,购买者应享有平等的权利,即便外国人也享相等的人权。这不由得令大家想起了人头税。
 
来看看政府这条举措的理由,据说是为了抑制房价让民众能买得起房。三五十万的房子一般不入外国买家的眼,所谓外国人炒房基本是百万以上豪宅,15%额外重税既让外国买家心疼也使政府窃喜。政府使房市政治化的目的,就是为了捉襟见肘的政府财政,加大捞钱的力度。政府如欲使民众拥房,正面的做法应该是批地、创造工作提高居民收入以及控制利率。事实上政府把房屋当作一条鞭子,用以掌控民众和社会。对平民来说,若拥房就要辛苦工作来支撑房贷、保险及其他,拼命工作或打两叁份工是政府喜见的税源,房奴为银行、保险及开发商打工也是政府乐见的。这就是房地产成为社会支柱产业的缘由,政府通过适当调控可使社会稳定或繁荣。房地产与金融、保险、建筑及其他产业相关,它不可能一枝独秀,也会牵动其他产业,但它毕竟取决于一地的需求。当一地的需求饱和,或别的产业萎缩及吸引不了在地及外来居住人群,硬性维持或放大房地产就是泡沫的源头。本国的能源业不景、制造业不振,一味通过降息来刺激房产业,无疑将吹大泡沫。对于平庸的政府,看不清方向,玩新玩大的没有把握,自以为玩房产业比较温和不激烈,甚至人为推高房产业。经济环境萎靡,不开发新产业、不创造工作,配合一味保持低息,就是房价高企及民众买不起房的真正原因。
 
加税抑房价只是幌子而已,捞钱乃本意。政府根本无意亦无力打压房价,以本国的历史经验,仅当严重经济危机泡沫破裂时,如二十年前的穆隆尼时代,房价才自然下跌。自由社会由市场自行调节经济,政府只能顺势而为作些政策配合。有报,自卑诗 实行征海外买家房屋转让税15%,卑诗的温哥华、烈治文及本拿比房屋销量下降7成半,政府非但拿不到15%的厚税,连普通税都得不到,还负面影响不少相关行业。有专家认为,若外资撤走,楼市将下跌5成。真是鸡飞蛋打,哪有政府与外资过不去的。除了荒唐,真还找不出更合适的标签贴在这条举措上。
 

与本文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大中资讯网立场。评论不可涉及非法、粗俗、猥亵、歧视,或令人反感的内容,本网站有权删除相关内容。

请先 点击登录注册 后发表评论
You must be logged in to join the discussion

©2013 - 2024 chinesenewsgroup.com Chinese News Group Ltd. 大中资讯网. All rights reserved. 
Distribution, transmission or republication of any material from chinesenewsgroup.com is strictly prohibited without the prior written permission of Chinese News Group 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