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主要内容

碧海:加拿大必须增加移民数量

来源: 大中报特约 碧海
除了加拿大,澳大利亚和新西兰以外,世界上绝大多数的国家,都担忧人口过剩。美国一向是靠移民立国建国的传统移民国家也由于人口的不断增长,而开始遏制移民人数。但是加拿大澳洲和新西兰,由于其人口数目仍然处于稀少的状况,而必须继续招徕大量移民,以达到发展经济和充实人口的目的。
加拿大的国土面积比美国略大,但却只有美国的1/10人口。至于与中国相比,我们虽然土地面积比中国更大,但却只有大概中国1/50份之一的人口。可见,加拿大是一个名副其实的人口稀少国家。而且,由于加拿大经济发达,国家有全方位照顾民众一生生活的福利制度,所以人们没有像中国人那样的“养儿防老”的传统思想,主流社会人口的出生率也就相当低下。

统计显示,加拿大的平均人口出生率是,平均每一个妇女只有1.55个子女,这显然远远低于人口的“自然抵消率”。如果没有外来人口作补充,从理论上讲,加拿大的总人口会不断的逐步的减少,其减少幅度也会越来越大。如果这种情况不加以改变,人口老化现象会急剧上升,并会在不久将来,加拿大变成一个“人烟稀少”的“蛮荒之地”。可见我们的国家是多么需要外来人口,以维持健康的人口增长速度。这也是为什么加拿大在历史上一直是,现在仍然是,在未来的一段很长历史时期,也都会是一个名副其实的,急需移民的标准的“移民国家”。

那么,加拿大到底需要多少移民?其实,这个答案早就具备。在过去很长一段历史时期,加拿大的人口学家,社会学家,经济学家以及其他方面的科学机构,早就已经对这个问题,提供了各项具体数据。

据“加拿大议会局”(Conference Board of Canada)最近发表的研究报告显示,加拿大目前65岁或以上老年人口所占总人口的比例是16%,但是估计在未来的20年会提升到24%。在加拿大现有人口出生率是每名妇女1.55儿童,以及人口寿命越来越长的情况下,学者专家所一致同意的一个结论是,如果加拿大要想从现在开始到2100年的84年时间里,让人口总数上升到一个亿的“健康标准水准”的话,那么目前每年招徕二十万,或大约1%人口总数的移民水准,必须相应提高,逐步增加到每年大约2%的人口比例。

是的,从个人的立场而言,人活得越来越长越健康是一个好现象。但是从国家经济发展的角度观之,则是一个必须严正对待的社会问题。因为人口老化令创造社会财富的人越来越少,消费者越来越多,社会福利负担越来越重。这个问题必须严正对付。而增加人口,或对加拿大而言,增加移民人口,是解决这个社会矛盾的唯一途径。专家估计,从短期的目标而言,到2030年,加拿大的移民人口水准,必须提高2/3,到达每年四十万七千人的水准。而从2030年以后的移民水准,更必须从现在的大约1%人口总数,提高到总人口的2.1%,才能够满足每年经济发展速度。以后,这个移民数目,还必须再从2030年的大约占总人口的2%,提高到2050年的2.3%的幅度,以创造足够的经济资源和财富,保持加拿大人口的高素质的生活水准。

专家估计,依据目前的人口增长和移民人数增加的趋势和速度,把加拿大的人口总数增长目标,定位在2010年(84年后)的一亿,是一个合理和必须的预测和计划。以这个人口水准,加拿大联邦政府每年必须花在照顾老年人的福利待遇经费,将会从占每年的12%的年度收入,降低到10%;与此同时,联邦政府每年拨到到省政府的保健医疗“转拨款项”(Transfer Payment),也将从35.5%下降到29.2%的水准。

在这个水准的全国人口,加拿大每年所建筑的居住屋宇单位,也将会从预计提供5千七百万人口的26万8千个单位,上升到提供一亿人口的43万2千个单位。这必然会成为刺激全面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从这个远大的加拿大人口增长的研究报告远景显示,目前加拿大的移民进口人数,实在不高。而人们斤斤计较于来自中东移民人数是否过量的主要原因是,第一,目前加拿大正处于经济发展低落的时期,第二,加拿大人十分关心移民素质,或他们的“道德品质”问题,是因为包括加拿大在内的是西方国家,年来不断受到来自中东地区穆斯林恐怖主义袭击的现实和长期威胁所致。其实,经济发展的“马鞍性”现象,是一个必然的过程,因此,对移民人数的要求和升降,也必然会只是一个“高低不平”的调节过程,但是它的整体趋势,必然会符合这幅增加移民总数的兰图。这也是政府在不同时期,推行不同移民政策的原因。

为了发展经济,增强国力,加拿大需要更多的移民。
 

与本文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大中资讯网立场。评论不可涉及非法、粗俗、猥亵、歧视,或令人反感的内容,本网站有权删除相关内容。

请先 点击登录注册 后发表评论
You must be logged in to join the discussion

©2013 - 2024 chinesenewsgroup.com Chinese News Group Ltd. 大中资讯网. All rights reserved. 
Distribution, transmission or republication of any material from chinesenewsgroup.com is strictly prohibited without the prior written permission of Chinese News Group 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