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主要内容

碧海:留学生对发展经济和提高移民素质的贡献

来源: 大中报特约 碧海
本月中,笔者再一次到已经离开了30多年的蒙特里尔市逗留了几天,当然离不了与亲朋戚会面话旧。但此行的主要任务,是为刚到蒙市的外孙女安排留学的居住食宿等问题。
 
一个二十左右的女孩子刚从中国到外国留学,不但地生人不熟,而且还得克服若干语言隔阂问题,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外孙女的家庭既非当官,也非经商,只是一个普通的工薪阶层,要供一个孩子到海外留学,可不是一个容易的经济负担。其实,在今天,越来越多的亚洲学生都想着到加拿大留学深造,并希望毕业后留下来。外甥孙女只是众多来自中国的年轻学子之一。不过,撰写本文的目的,不是为了家庭琐事,而是想评论一下留学生对加拿大经济发展和提高移民素质的关系。
 
毋庸解释的一个事实是,数目众多的国际留学生,对加拿大的经济收入,乃至移民素质,都有非常重要的正面贡献。简单的理由是,留学生在四年或更长时间里,要负担学费和各种生活居住费用。
 
加拿大每年有成千上万的留学生来这里求学。统计显示,到2015年底,全加共有留学生35万2千9百60人,比2006年增加了一倍。而2006年的留学生人数又比1995年翻了一番,或每隔十年增加一倍。如果这个趋势继续下去的话,今后几年的留学生人数将会向50万乃至更多的数额增加。
 
目前加拿大的留学生人数,已经占所有大专院校学生人数的大约1/6左右。可以想象,这对加拿大的经济发展是一个如何重要的推动因素。除此以外,如果加拿大也对留学生敞开移民大门,它将会对提高我们的移民素质作出非常重要的贡献。绝大多数人,对于留学生给加拿大的经济发作出正面贡献,比较容易理解。留学生来这里求学,是纯粹花钱的事。众所周知的事实是,本国大学生的学费,念学士学位的,平均学费大约是每年6373加元,但同样念学士兵学位的留学生的学费,是每年23,589加元,将近四倍。
 
据联邦政府的有关部门的统计,在2010年,加拿大留学生所支付的学费和生活费用总数,就高达80亿元,它至少为加拿大的税库增加了4亿5千5百万元的收入。而这笔学费,估计它还为加拿大的劳工市场,增添了8万一千份工作岗位。可见这笔收入对加拿大经济发展的重要性,所以哈伯政府也在2013年,特此花费了2千3百万经费,订立了一项在两年内在海外推销加拿大大学学位的特别《经济行动计划》(Economic Action Plan)。接着,海外留学生到加拿大留学的人数就开始显著上升。在此后的两年时间里,到加拿大留学的学生人数急剧上升了28%。
 
今天,加拿大留学生在这里所花费的学费和生活费用,已经高达每年120亿元,它为加拿大的经济发展注入了重大的经济血液。可惜的是,当时哈伯政府对大学生仍然执行着“毕业后必须马上离开”的政策。人们不知道为什么他没有实施放宽留学生移民加拿大的政策。因为此举对提高加拿大移民素质的道理,是显而易见的。
 
只要想一想,完成了四年或更长时间大学学业的留学生,不但已经熟悉了加拿大的生活习惯和社会知识乃至社会习俗,而且年轻力壮,更在语言和交流技巧上上几乎毫无问题,更勿论他们还拥有学校所培养训练出来的寻找工作的丰厚学识和经验,以及当地工商业所需要的转业特长。毫无疑问,这些优良素质,是加拿大所招徕的绝大部分普通移民所无法比拟的。要是加拿大对他们开放移民大门,这必然会是一件对提高加拿大移民人口素质有重大贡献的政策。说实话,这要比从中东恐怖分子祸害蔓延的地区,或从贫困落后的非洲和东南亚地区,接受或招徕大部分是“语言文盲”,而且还拖儿带女,一来到这里就要为他们负担所有的生活照顾和职业训练的难民,要容易方便有效和“有利”得不知多少倍。
 
可是在保守党政府大力打开留学生来加留学的大门以后,却不但没有同时放宽对他们的移民政策,对留学生所采取的基本政策一直和仍然是:“欢迎到加拿大求学,但在毕业以后请即刻回国”。特意阻塞了留学生争取成为加拿大合法永久居民的通道,而且还取消了某些以前被认为是“加拿大工作经验”的项目。比如,移民局还特别取消了留学生在求学期间经常从事的,餐饮业工作经验,可以作为“加拿大工作经验”的原有规定。对留学生而言,这可以说是特别欠缺人道的留学生移民政策。因此,当时加拿大的留学生,就变成了只是榨取金钱利益的第一流的金钱奶牛”Grade A cash caws”。显然,这种政策一定要加以改变,或即刻改变。
 
目前,新上台的自由党政府,已经显示出要改变这种策略的明显迹象。这显然是有利于留学生和加拿大的一项“双赢政策”,人们乐见其成。希望来到加拿大的留学生,不但是我们期待他们花费金钱,也应该欢迎他们成为能够为国家贡献力量,与我们一起共同建造光明前程的未来国民。
 
 
 
 

与本文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大中资讯网立场。评论不可涉及非法、粗俗、猥亵、歧视,或令人反感的内容,本网站有权删除相关内容。

请先 点击登录注册 后发表评论
You must be logged in to join the discussion

©2013 - 2024 chinesenewsgroup.com Chinese News Group Ltd. 大中资讯网. All rights reserved. 
Distribution, transmission or republication of any material from chinesenewsgroup.com is strictly prohibited without the prior written permission of Chinese News Group 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