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主要内容

碧海: 系统不改革,多伦多TTC公交系统将永远是你我的包袱

来源: 大中报特约 碧海
在过去6年时间里,TTC票价上涨了36%,平均每年上涨大约6%,大大超过了2%的通胀率,这是无法接受的涨幅。从理论上讲,人们的工资收入与物价和其他服务性项目价格的逐年上升,本来就是一个无法避免的社会现象。只是物价与普罗大众收入之间涨幅的“你赶我追”现象,经常是处于收入增加赶不上物价上涨幅度和速率的情况。
 
为了遏制这种不利于民生的现象,民主国家的民选政府采用了一个物价和工资上涨的“公共标准”通胀率来作控制。那就是不管是商业机构的物价上升幅度,还是劳工阶层的增加薪水要求,都必须符合或遵循这个“通胀率”的标准。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够长时间保持两者之间你追我赶的平衡状态。
 
不过,这只是理论上的控制途径,在实际上这个标准很难保持平衡,或不断失去控制。因为不管是基于实际需要,还是“政治正确”的因素,这两者之间的竞争状态,不可能一直像天平称那样,可以随时在两边加减筹码,保持永久平衡的状态。因为在民主自由的国家里,政府只有道义上的职责和说服途径,而没有法律上的权力强制劳方或资方永远遵守这种规则。这也是普通的薪酬上升幅度永远追赶不上物价上涨现象的原因。特别是像TTC那样,由大工会控制和政府经办的公共服务机构,其办事效率低下,没有竞争机制,又由于大工会成员是由政府保护的特殊高薪酬和高福利待遇,所有国营的民用事业操作费用失控,成为纳税人的沉重负担,是必然现象。多伦多公共交通运作系统或TTC所面临的,车票年年大幅度上涨,服务水准年年下滑,也是无可避免的必然现象。
 
众所周知,TTC所面临的难题是结构性的经费不足。而公交局管理机制对付经费不足的最重要最直接的办法,则毫无疑问地是向乘客“开刀”—年年增加票价。但增加票价的必然后果之一是,对有车的市民而言,则尽量增加车辆的使用,而对于贫困的市民而言,则只能够减少使用TTC,或节省其他生活必需品的费用,继续使用这个公交系统上班。因此,每一次增加票价的结果,必然导致乘客人数的逐步下降。而乘客人数下降就会减少公交系统的收入。为了解决这个难题,公交局则继续增加票价....,这就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最后,TTC只能够向政府要求增加拨款解决难题。
 
是的,由于公交系统是民众的必需用品之一,省政府和市政府确实有担负起部分重任的职责。而且,多伦多的TTC,大概是加拿大全国各大城镇公交系统中,所收到的政府补贴最少的机构。目前,TTC所得到的政府津贴和补助是,每一张车票价格只得到政府的补助还不到一元(只有90分)的补助,而蒙特里尔的公交系统Metro则得到政府的1.16元的津贴,温哥华的公交局得到的政府补助则是1.86元。多伦多姐妹市镇Brampton的公交系统所得到的政府补助,更达到每一张票价3.08元之高度。这也就是说,多伦多TTC所面临的严重经费短缺的原因之一,是政府补助不足。当然,TTC这个管理机制本身所存在的结构性问题,也是重大的原因之一。
 
如上所述,TTC是由被称作“工人贵族”的大工会组织所控制的民用事业之一,其经营费用之高昂,工作效率之低下,是一个必然存在和无法避免的问题。众所周知,整个TTC系统员工的薪酬待遇,都是私营机构的雇主无法负担的最高等级。
 
举例来说,一个只需要小学文化程度的TTC售票员的年薪,都恐怕要比一个正规的大学毕业生的待遇还高。而且只要不犯重大错误,他们所持有的,更是终身保护的“铁饭碗”。所有这些,都不是任何一个私人机构能够负担的经营和操作成本。至于纳税人所付出的昂贵的TTC经营费用,是否得到应有的服务素质和服务,则更是有目共睹,令人失望的痛苦现实。尽管TTC一再承诺,增加票价就是提高服务素质的保证,但事实却一再证明,这个承诺从来也没有得到过事实证明。只要问一下任何乘客,多伦多公交局自认的“火箭式”(Rocket)公交系统的服务水准,所得到的负面答案,就可以知道事实真相了。
 
多伦多TTC公交系统也像所有的由政府经营的公共服务机构一样,其最大的致命弱点是,它们是整个官僚机制的一个组成部分。超高的经营费用,低下的操作效率是其最大的特点。而且它是整个政府管理系统的一个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从TTC的高级管理阶层,一直到最普通的底层员工,全部都享有纳税人所无法享受的高等工薪待遇和福利优惠。这是一个永远也无法解决的死结。作为一个升斗小民而言,对这种不合理现象固然可以大声抱怨,更可以像笔者那样在传播媒体上大发牢骚,为文鞭挞,但到最后还是只有忍受一途。
 
 
 

与本文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大中资讯网立场。评论不可涉及非法、粗俗、猥亵、歧视,或令人反感的内容,本网站有权删除相关内容。

请先 点击登录注册 后发表评论
You must be logged in to join the discussion

©2013 - 2024 chinesenewsgroup.com Chinese News Group Ltd. 大中资讯网. All rights reserved. 
Distribution, transmission or republication of any material from chinesenewsgroup.com is strictly prohibited without the prior written permission of Chinese News Group 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