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主要内容

民调显示,大多数家长认为上网课耽误孩子成长

Most parents believe e-learning failed kids during COVID-19 pandemic, Ipsos poll finds
来源: 大中报 梁楚怡
 
 
 
(大中报/096.ca讯) 加拿大环球新闻日前发表了一篇Emerald Bensadoun的观点文章,她通过一项新的Ipsos民意调查了解到,经过两年的网课学习,大多数家长认为网课在COVID-19疫情期间让他们的孩子失望了,而且教育的中断将对他们的孩子产生长期的影响。

今天你也许关心的话题:
 
 
想要阅读与本文有关的话题?请点击本文末的链接!
 
专门为环球新闻进行的调查询问了1001名加拿大人,包括229名4至17岁儿童的父母,询问上网课对孩子的影响,并发现许多人对此表示担心。
 
只有41%的受访家长称上网课对他们孩子的教育有好处。60%的家长认为他们的孩子因为上网课而在成绩上落后,而67%的家长认为学习的中断会影响他们孩子未来的机会。
 
温莎大学教育学院助理教授Lana Parker 承认这些家长的说法可以理解的,她认为这是在疫情时期和危机时期需要的一个支点。

Parker不认为上网课可以取代面授教学,她说:"特别是对于K-12学习环境来说,当学生还年幼,正在发展良好的社交、认知、情感属性"。
 
她解释,学生学习的大部分方式是通过他们与老师、同学以及教材之间的互动来实现的,但在网络环境中,"很多东西 "都会丢失。

分享不同信息/观点,做明智判断/决策!请点击096.ca!



Parker 指出,无论网课环境多么出色,都很难培养学生之间的联系或关系,也很难有一个面授的课堂环境。
 
根据民意调查显示,69%的家长还提及他们的孩子的心理健康由于网课学习而受到影响,尽管Ipsos表示,将需要多年时间来全面评估这一疫情对心理健康的全面影响。
 
Parker 表示,错过极其重要的课后互动,如参与艺术和体育活动,以及失去社交环境,会对学生的幸福感产生不良影响。
 
她仍然对网课持乐观态度,因为她相信孩子们有令人难以置信的恢复能力。
 
但是,她更关注的是孩子们的社交、心理健康和人际关系,而不是一些更注重学术的东西。
 
Ipsos公共事务公司首席执行官Darrell Bricker感到惊讶的是,多达82%受访者希望在秋季优先进行返校面授学习。
 
Bricker 说:“这可不是一个美妙的体验。”
 
显然,父母认为他们的孩子不在学校里,“缺少一些东西”。
 
Bricker 表示,这就是父母们担心孩子们因为疫情而受到的伤害,而且影响深远。
 
女性更有可能希望孩子回到学校
 
一些加拿大人比其他人更渴望将他们的孩子送回学校。
 
在 "强烈同意 "优先考虑面授学习的必要性方面,女性明显比男性多,占45%,而男性只有34%。
 
Bricker解释,这是因为女性"不成比例地"承担着照顾家庭中孩子的责任,尽管许多人有自己的事业。
 
Bricker 理解女性是家庭中受疫情影响最大的人。
 
Bricker 表示,如果家庭中父母双全,那么生活被打乱的人多为女性,她们希望回到正常的轨道上。
 
家庭收入也是受访者决定是否继续网课教学的的一个因素。在年收入高于10万元的受访者中,86%的人非常同意孩子们有必要回到学校课堂,而年收入低于4万元的受访加拿大人则仅有77%。
 
同时,62%的受访加拿大人,其中有63%是家长,表示无论加拿大的COVID-19情况如何发展,孩子们都应该在秋天返校接受面授教学。
 
但尽管如此,75%的受访者以及其中75%的家长表示,他们认为网课学习仍应被视为学校秋季学期的一个选择。
 
 
他很惊讶少数家长认为网课学习是一件好事。
 
他很好奇,一旦网课不是唯一选择的时候,有多少家长愿意孩子们接受某种形式的混合教学模式,或者希望看到他们的孩子继续接受网课教学。


    

与本文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大中资讯网立场。评论不可涉及非法、粗俗、猥亵、歧视,或令人反感的内容,本网站有权删除相关内容。

请先 点击登录注册 后发表评论
You must be logged in to join the discussion

©2013 - 2024 chinesenewsgroup.com Chinese News Group Ltd. 大中资讯网. All rights reserved. 
Distribution, transmission or republication of any material from chinesenewsgroup.com is strictly prohibited without the prior written permission of Chinese News Group 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