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主要内容

在电动汽车电池产业上,加拿大拿出500亿元巨资豪赌真的有必要吗?(下)

Is it really necessary for Canada to make a huge bet of 50 billion EV batteries? (Part 2 of 2)
来源: 大中网/096.ca 王飞

上接:在电动汽车电池产业上,加拿大拿出500亿元巨资豪赌真的有必要吗?(上)

这并不是要贬低电动汽车本身。电动汽车是一项了不起的技术,在很多方面都优于燃油汽车。问题是对电动汽车进行慷慨的补贴是否合理,尤其是如此大规模的补贴。要知道,500 亿元补贴仅仅是个开始。还有那些消费者"激励补贴"的支出。此外,安装充电桩的补贴也不可避免。还有为处理增加的电网负荷而扩大电网的海量支出。除此之外,还有更多。

当然,从产业政策的角度来看,这并不合理。问题并不在于电动汽车是赢家还是输家,问题在于机会成本(opportunity cost)。我们刚刚投入 500 亿元启动电动汽车电池产业,这 500 亿元本可以用在其他方面,或用于减少债务,或留在纳税人手中。

被用于生产电池的资本和劳动力本可以用于其他生产用途,生产不需要补贴的产品,或者换句话说,为社会提供更多有价值的产品(以消费者甘愿为其买单来衡量)。而不是像电动汽车那样,在生产端和消费端,甚至日常使用端都需要补贴。

加拿大能占据先发优势吗?是的,加拿大将在全球电动汽车电池市场占据主导地位,赚取巨额垄断利润,足以抵消通常反对工业补贴的零和(zero-sum)论调。但我们无法占领全球电池市场,即使有 500 亿元的投资也不行。我们甚至不是先行者,因为中国在这一领域已经深耕了20年有余。就算加拿大是先行者,利润也会流向海外,因为我们投入这么多资金的母公司都是外国公司。

因此,玩补贴大战的话,加拿大并不是其他国家的对手,也就是足以让加拿大在这场游戏中不被淘汰。但玩这个游戏值得吗?一场谁也赢不了,谁也打不平的游戏。加拿大这500 亿元投资还没有强大到足以让其他对手甘心退场。

那么,我们最初的 500 亿元补贴为我们赢得的只是继续补贴下去的游戏,不会有哪个政客有壮士断腕的勇气砍掉这个行业补贴,因为这关系到如此多的就业机会。

不过没关系。也许这是一个环保游戏:让汽车不再使用化石燃料,转而使用电力,我们就能大量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同样,这也是假定消费者真的会同意,但问题是这样做有意义吗?

首先,这是一种成本高昂、迂回曲折的减排方式。据估计,电动汽车补贴是所有减排措施中最昂贵的。据估计,每辆车 5,000 元的联邦消费者补贴成本为每吨减排 355 元;如果算上省级补贴,这一数字将上升至 512 元至 857 元。考虑到生产电动汽车与说服消费者购买电动汽车之间的不确定联系,生产补贴的成本肯定还要高出许多倍。

为什么补贴的效果不好?部分原因是补贴用在了人们无论如何都要做的事情。即使你补贴的是一种浪费较少或危害较小的资源消耗形式,你仍然是在消耗资源。就电动汽车而言,这包括与开采和提炼所有这些关键矿物相关的环境成本,其规模是迄今为止无法想象的。未来,还包括回收所有这些电池的成本。更不用说与汽车相关的所有其他成本,如交通拥堵、无序扩张等。

即使是电动汽车所宣称的环保减排,充其量也只是一种臆测。这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为电动汽车提供动力的电力是如何生产的:如果电力来自核能或水力发电,那么确实可以实现减排;如果电力来自石油或煤炭,则不能实现减排。

这并不是说电动汽车不会成为解决方案的一部分。但是,我们对一项技术或一个行业下如此大的赌注还不够了解。我们对现在还不够了解,更不用说未来了。我们不知道锂离子电池,也就是三家工厂将获得补贴生产的那种电池,是否真的是未来可用的电池技术,而不是其他类型的电池。

我们也不知道电池作为一种零排放技术,从长远来看是否会优于氢能等其他形式。那么,为什么要补贴电动汽车而不是电动自行车?为什么优先考虑私人交通工具,而不是公共交通?

当然,气候变化是市场经济失灵的典型案例。但有关电动汽车的革命首先应该由消费者来主导,其次才是制造商,而不是由政府法令或政府补贴来主导。

一个简单的碳税,就应该让消费者转向碳密集度较低的交通方式,同时让他们根据自己喜好和经济能力,自行决定如何以及何时转向。

总之,有些豪赌最好不要轻易下注。(完)

与本文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大中资讯网立场。评论不可涉及非法、粗俗、猥亵、歧视,或令人反感的内容,本网站有权删除相关内容。

请先 点击登录注册 后发表评论
You must be logged in to join the discussion

©2013 - 2024 chinesenewsgroup.com Chinese News Group Ltd. 大中资讯网. All rights reserved. 
Distribution, transmission or republication of any material from chinesenewsgroup.com is strictly prohibited without the prior written permission of Chinese News Group Ltd.